43年根据地姑娘大量外逃嫁汉奸,有人建议制裁,杨成武如何决定?

酵子说军事 2023-07-09 10:45:36

1943年,抗日战争的第六个年头,对于聂荣臻、杨成武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来说都是极为困难的一年。

实际上,自从1940年之后,晋察冀的局面就一年比一年困难。

从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渡过黄河东进,到1940年秋天“百团大战”爆发,这几年虽然八路军和日军的战斗十分激烈,但还不至于如此艰难。

杨成武依然记得,1937年秋天他率领八路军115师独立团挺进晋东北,在山西、河南交界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由于当时局势比较混乱,八路军发展很快。

国民党败退之后,留在当地的抗日武装,少部分被打散的国民党基层官兵,还有大量爱国学生纷纷加入八路军,国民党遗留下来不少弹药,也都被粮弹奇缺的独立团笑纳。

加上独立团先后打垮和收编了几支和日寇眉来眼去的地方武装,杨成武的队伍仅仅两三个月就从千把人发展到作战部队7000多人,拥有7个县的抗日根据地,独立团也扩充为独立师。

1939年聂帅检阅部队,左一杨成武

1938年这一年,杨成武已经是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晋察冀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时年24岁,他的部队连续打败和消灭了投靠日本人的孟阁臣、赵玉昆等地方武装之后,基本上完成了对晋东北和冀西北一片的整合。

到这时,杨成武已经拥有和日寇进行山地运动战和小规模攻坚战的资本了,于是在1939年、1940年之间,一分区相继取得了大龙华、雁宿崖、黄土岭、东团堡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日寇损失惨重。

1940年秋天,为了克服国内甚嚣尘上的投降风险,八路军调集105个团,40多万人的庞大兵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这时候一分区已经一下子能拉出6个团上万人的兵力参加战斗。

到了1941年,杨成武的一分区开始面临巨大的压力,因为华北日军已经把他的部队作为重点打击对象。

所有的华北鬼子高层都知道,晋察冀一分区的实力最强、对日军的威胁最大,甚至敢追着“皇军”的屁股打,如果“皇军”少于一个大队的兵力和一分区遭遇的话,那么这个大队基本上不可能完整地回来了。

1941年4月,冈村宁次接替多田骏出任日寇华北方面军司令,八路军真正的劲敌出现了。

鬼子头目冈村

冈村不同于多田骏的骄狂自负,他长期研究八路军的作战思想,很懂得“以华制华”,即收罗大批汉奸和伪军,给他们发高额的军费,让他们去想办法对付八路军。

冈村明白:要想把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的老百姓分割开来,靠日军是做不到的,这种活只能由汉奸来干。

他在分析了好几天晋察冀根据地的山川地形特点之后,决心采用“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办法对付下面的各个军区。

因为一分区的核心地区位于平原稀少,高山和丘陵密布的冀西山地,这里物产匮乏,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宽裕,冈村想到了一个并不简单,却很直接的办法,就是“封锁”。

这一招可打中了杨成武的死穴,因为一分区在之前的百团大战中武器弹药消耗得很厉害,鬼子不和八路军正面作战之后一分区的弹药根本得不到补充,一时间出现了枪多弹少的奇葩局面。

比这更麻烦的是粮食也出现了危机,鬼子绕着整个一分区的根据地挖了几百公里长的“封锁沟”,人出不去,东西也进不来,原本依靠冀中和晋中地区粮食补给的一分区立即闹起粮荒。

杨成武在指挥战斗

冈村宁次确实非常厉害,因为他的封锁策略在一分区乃至整个晋察冀根据地都造成了连锁的恶性循环。

“百团大战”之后,晋察冀边区的军政机关人数都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1941年边区的脱产人员有59万,按每人每年耗五石小米的最低标准算,光粮食就要296万石;而1940年整个边区的公粮收入只有160万石。

为了养活机关和作战部队,1941年整个边区的税收增加了一半多,农民本来就要给地主交租,这时的负担更加沉重。

除掉税收,农民还要承担每年根据地分摊的后勤支前任务,比如抬担架,做被服等,1941年4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宣布,农民每人每月提供勤务的时间不超过五天,但是原来发放的报酬被取消。

饿肚子还没有收入,这样一来,边区群众开始对政府的政策产生意见,而且他们用于生产的时间就更加有限了。

为了减轻群众的压力,几个军分区派出去运粮的队伍也越走越远,有的甚至要跑到保定、石家庄那里去拉粮食。

八路军的运输队伍

很快,鬼子也知道了八路军在自己的地头上收粮食的情况,他们针锋相对地组织了一批特务部队,伪装成老百姓,推着大车走在路上,车上堆着大量的麻袋,实际上麻袋都是空的,后面都是机枪和轻武器。

既然八路军敢打“皇军”的运输队,“皇军”自然也敢打八路军的运输队。

一旦和八路军运粮小分队遭遇之后,日军先是不动声色地接近,等到双方只差几十米的时候突然把麻袋扯掉,用重机枪对八路军猛烈开火。

八路军上了几次当之后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也没有拉回来多少粮食,就在这时,另一个雪上加霜的情况发生: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彻底切断了对共产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不仅各地的国民党军队调转枪口向八路军、新四军开火,而且接受蒋介石命令的各路国军陆续“曲线救国”,几十万人纷纷投敌,开始光明正大地进攻八路军、新四军。

这样一来,本来已经疲于奔命的日寇得到了很大的喘息之机,1941年他们平均每天和八路军交战50多次,从1941年5月开始打到这年的8月,晋察冀边区及下属各分区均受到严重损失。

一分区的核心根据地位于狼牙山区

杨成武的一分区机关也在花塔山一带遭到日军的合围,总算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掩护下,杨成武等人兵行险着,从一条人迹罕至的山沟里冲了出去,这才没有被敌人包了饺子。

一分区虽然损折了不少人员和装备,但其他几个军分区的情况则惨烈得多,晋察冀根据地总的面积大量缩水,人员损失数万。

到1942年5月,华北的各路日军再一次集结起来,向以冀中为核心的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

这次规模空前的“扫荡”史称“五一”大扫荡,日寇发动扫荡的时机也非常狠毒:刚好抓住了1942年华北发生春荒,晋察冀边区所剩无几的元气被饥荒折腾得差不多的时候。

在此之前,冈村宁次所属的情报部门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通过渗透到边区内部的一批汉奸和民族败类,把边区的党、政、军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

当时,冈村手上的资料已经详尽到了包括晋察冀边区八路军团以上部队的驻扎地、隶属系统、团以上指挥部门、行政公署的驻地及主要军政干部住在哪个村,武器弹药制造所以及仓库、被服、粮秣库、印刷所、金融机关、教育设施的所在。

日寇收编的“皇协军”

只能说,这一次大“扫荡”是日寇在抗战中的最佳表现之一,许多针对八路军山地战术的克制性战术第一次被运用就打得我军猝不及防。

“五一”大扫荡的后果相当严重:冀中根据地几乎全部被日寇所占领、冀南根据地也已经被啃得十不存一,聂荣臻只好把几万大军从冀中撤到冀西。

可是冀西的情况本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了,几万人来到冀西之后缺吃少穿,局面非常被动。

为了接济冀中过来的部队,一分区的粮仓很快见底,只好把没剩多少的小米和鸡蛋都给伤员吃,包括杨成武在内,其他人每天只能吃喂马的黑豆。

再到后来,为了不跟老百姓抢野菜吃,一分区上下所有人把易县这一片山上风干了的柿子、栗子、红枣全都搜刮干净,再加上黑豆、啃完的玉米芯子、麦麸一起磨成粉,每天吃三顿糊糊。

秋天到了,能吃的榆树叶是留给群众的,一分区只好去摘别的树叶子,加点盐做成野菜汤的样子,对付对付充饥。

杨成武与妻子赵志珍

1943年的春节,一分区的大部分人只能吃玉米糊糊,有限的白面都挤出来给了冀中的部队包饺子,眼看大家拼死拼活了一整年,到头来连顿饺子都吃不上,杨成武心里非常难受。

由于饥饿的折磨,加上频繁的战斗,一分区将士们的体力消耗很大,人一旦体力弱了之后抵抗力下降,上到机关,下到各个主力团、县大队、区小队,各种疾病流行。

曾经有的团九成的指战员都患有各种疾病,以肠胃疾病为主,还有因为缺乏维生素导致的夜盲症、口舌生疮、骨质疏松等。

这边八路军巴不得有些喘息的机会,那边冈村宁次却偏偏不肯给这个机会,1943年上半年鬼子隔三差五地到一分区周边“扫荡”,并且占了不少便宜。

这让冈村知道:原本生龙活虎的一分区,如今已经被折腾得只剩下一口气了。

趁你病要你命,1943年9月,鬼子以一分区为重点,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百日大扫荡”,杨成武无力抵抗,只好选择转移,连曾经的一分区司令部驻地都给鬼子修起了炮楼。

到处“扫荡”的日寇

可以说,晋察冀的抗日局面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比起军事上的失利,更加要命的是群众基础的瓦解。

连作战部队的日子都苦成那样了,老百姓的日子真的是不言而喻,就在这时,冈村控制下的华北日伪政权疯狂发行纸币,导致整个边区都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日寇的策略是:沿根据地各县的农民,如果当伪军的,每个月可以领到12块钱的伪币,如果以前是八路军的,每个月发30块钱伪币。

他们还动员不少叛徒到边区的群众中间宣传:带边区的妇女到封锁沟外面投靠伪政权的,每个人给三块到十块钱的“中间费”。

那么,当八路军每个月有没有收入呢?答案是:几乎没有钱!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那一两块钱发了也等于没发。

因为穷得叮当响,一分区的中层党政干部都娶不起媳妇,而跑到封锁沟外面嫁给伪军或者汉奸的妇女,一次性能拿到30-80元伪币的“卖身钱”。

根据地的妇女

在这种情况下,“中间人”开始大行其道,大量的边区妇女在所谓“中间人”的带领下跑到了日占区。

当时担任晋察冀分局秘书长,建国以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对此事专门做了调查,并且向分局做了汇报,这不是一分区单独存在的问题,而是整个边区都在发生同样的事情。

这样的情况真是让人情何以堪!很快有人向锄奸科提出建议:要分区的锄奸队把“中间人”发现一个干掉一个,阻止这种恶性局面。

时任锄奸科科长的是杨德才(即杨卓,1961年开国少将),他向杨成武汇报了这个建议,并且表示此事比较复杂,因为边区的“中间人”有很多也是普通的农民。

杨成武沉思一会之后发问:“我们根据地能养活这些人吗?”十分清楚问题答案的二人陷入了沉默。

又过了一会,杨成武无奈地说:“当然不成,没粮食,养不起她们,为什么不能放她们一条活路呢?她们在根据地无人可嫁,我们还管她过去嫁什么人吗?”

1944年底,杨成武(右一)陪同美军观察员杜伦在冀中

此时杨成武在苦熬,整个边区都在苦熬,但幸运的是华北的鬼子也像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1943年下半年,日寇在太平洋战场上连续遭到惨败,其通往南洋的海上运输线被美军切断,为了扭转这一败局,日本不得不将华北的野战兵团陆续调往华中,于1944年春发起了规模空前的豫湘桂战役。

1944年底,杨成武奉命带领精干人员承担恢复冀中抗日根据地的重任,当他回到冀中时才发现,整个平原的抗日环境已经恶劣到容不下一套八路军的军装。

但对于杨成武来说,最困难的时候终于过去了,而能够坚持到现在的一分区每一个人,都是对抗日事业最忠诚的同志。

向在最艰难的岁月中为了国家独立、民族生存誓死抗争的伟大英雄们致敬。

62 阅读:8475
评论列表
  • 2023-07-10 23:28

    最困难的时候才知道谁是最忠诚的

    张绍辉 回复:
    老百姓要活下去
  • 2023-07-10 20:59

    这才是艰苦卓绝的真实抗战史,绝对不是抗战神剧所表达那么轻松容易。

  • 2023-07-11 17:55

    抗战结束后大规模惩办汉奸

    lm 回复:
    任何时候叛徒卖国賊危害最大,必须狠狠收拾
  • 2023-07-09 22:04

    还是动武解决问题

  • lm 4
    2023-07-13 09:43

    冈村宁次是有阴招的,炮楼封锁和扫荡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

  • 2023-07-15 11:56

    人往高处走 绝大部分人是不讲什么气节理想信仰这些空的东西的 讲的是现实

  • 2023-07-10 10:24

    到底抗战14年还是八年

    lm 回复:
    从15年开始就改成14年抗战了
    笑着揭开伤疤 回复:
    但是被侵略了。
  • 2023-07-11 23:59

  • 2023-07-24 14:08

    挺不过去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