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平鸽
8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的重大节日,我作为一名参加过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老兵,在我写《他们从战场归来 —十堰籍参战战友风采录》文章时,无不为我的战友所经历的风雨,无私的奉献、取得的业绩而感动。择此喜庆之际,谨献上一礼:“参战战友谭荣登从士兵到大校永恒的记忆 —十堰籍七九年参战战友风采”一文。
——题记
我们十堰房县籍1978年2月一起参军的600多名战友,有幸分配在43军129师,都参加了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截止2020年底前,我们十堰房县籍幸存的战友都退休了。从此以后,战友们相互联系来往增多,通过一次次的网络联系、联谊会,无不打开各自封存多年记忆的阀门。
在初次庆”八一”战友小聚会中,我才知道战友谭荣登是我们十堰籍参战战友在军中职级是最高大校的之一,后来我们战友都尊称他在部队时任的官职谭司令。
谭荣登司令做人低调,后经我多次与他沟通交流,于今天“八一”建军节通过微信,才知晓他生于1960年12月,军旅38年,1978年2月入伍,1979年入党,历任某集团军司令部副处长、处长、副旅长、副师长、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
一、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生死考验记忆
谭荣登,1960年12月出生于湖北房县军店镇双柏村谭家湾。1978年2月,他离开家乡走出茫茫大山,应征入伍来到河南唐河一二九师,成为一名光荣的炮兵新战士。与大山的朝夕相处,养成了他大山一般沉稳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入伍不久,他就掌握了炮手、瞄准手的基本操作技能。
当年底,正值最为紧张的时刻,军营里弥漫着战争的气息,部队连续放映战争影片,层层进行思想动员。没想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简直就是迎面而来。那个时期,我们又亢奋又忐忑,还有几分好奇,当然更多的是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可以说,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是融在我们这一代人血管里的基因。不久,部队南下,他也随团队开赴广西前线,全程参与了自卫还击作战,并荣立三等功,成为一名真正的战斗骨干。
图片:谭荣登刚当兵时的风采
他注重在艰苦的环境和苛刻的训练中磨砺自己,注重在严格的管理中锻炼自己,由于作战勇敢和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
他不仅为国防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也给他留下了从士兵到大校永恒的记忆:
图片:谭荣登刚当兵时风采
二、“火速归队”的人生转折记忆
1981年3月,参军服役满三年的他,回到房县老家休探亲假,并且已经做好了年底复员的准备。
可是才过了九天,一封部队发来的“火速归队”的加急电报就经村干部之手转到了他家。
一向封闭的小山村顿时像炸开了锅,乡亲们议论纷纷:“是不是国家形势吃紧,又要开战了?”“看来是又要打仗了?”“他上次参战能活着回来是命大,这次可不知会不会有这么幸运了……”
甚至还有的乡邻得知他又要上“战场”的消息后,纷纷拎着鸡蛋、点心、瓜果等前来家里“送行”:“参军报国既是谭家的光荣,也是他们村的光荣,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们呢……”。
图片:谭荣登打仗凯旋时的风采
其实,乡邻们之所以这样说,也并非有意,而是大家都知道一旦上了战场,幸运不会总光顾到一个人身上,回不回得来就很难说了,所以从内心深处既是对他和家人表示同情,同时又有为他“壮行”的意思!
他记得父母接过电报后,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因为他们知道部队的规矩一一军令如山,只是眼含热泪说不出话来,立即就帮他收拾行装,全家人一起送他到十里外的县城购买车票返回部队!
一路上,他心里直犯嘀咕,到底是什么紧急的任务催得这么急呢?尽管绞尽脑汁猜测不出具体内容,不过一路上他还是不由自主地去猜、去想,演习、比武、考核? 真的又要去参战?思前想后也没理出个头绪来。
经过近两天的行程,汽车、火车再换乘汽车,第三天早上6点多终于赶到了部队驻地。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团指挥连有线兵还在马路上练长跑;再经过团部、一营门口,一切如常。
他越发疑惑了,因为从战友们训练的情况看,并不像要有战事发生的样子。如果部队真要有大的行动,早就忙着备战物资了,哪还会有如此的平静?
正想着,不觉就到了他们火箭炮营门口,也根本看不出一点部队有行动的痕迹。倒是战友们见到他归队很是奇怪,都问他,假期还没到,你怎么就回来了?
这时排长董正才发现并大声叫我:“哎呀四班长,你可回来了,再不回来明天就要换人了!赶紧去连部销假……”。
到了连部,连长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终于让他弄清楚部队发电报催我“火速归队”的真正原因。原来,为了保留训练骨干,扩宽干部培养渠道,上级分配给每个连队一个优秀班长名额,参加统考后择优录取进入武汉军区炮兵教导大队培训提干。
他所在的火箭炮营十一连党支部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推荐他参加考试。但由于上级要求上报人员名单和参加考试的时间都非常紧,所以只好发了个“火速归队”的电报催他归队。
幸好他回来得及时,否则,人生转折的良机就会与他擦肩而过。这可是他左思右想、千想万想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好事啊!听了连长的一席话,他是既兴奋又感动,平时说话还算流利的他,在那一刻竟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在他看来,一句简单的“谢谢”,根本不足以表达对组织的感激之情。
他记得上学时老师说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对他而言,这种“机会”却来得太沉重太突然,也颇有些“戏剧”色彩!
他一个从大山里面走出来的孩子,在部队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当遇到进入军官队伍,这样对个人来讲事关重大的大事时,部队却对一个正在休假的普通战士表现出极大的“耐心”,直到等到最后用“火速归队”的电报把他催回!
也许,这件小事对于部队来讲算不得什么,但对于他一个普通战士来讲,实现了他人生前途美好的重要转折,怎不使他终身难忘!
三、从士兵到大校的无悔记忆
谭荣登战友火速归队后,经考试一录取一培训一提干,一路走到退休,从一名士兵到大校,他为军队建设不懈奋斗和无私奉献三十八年,不仅为国防建设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而且也给他留下了从士兵到大校的无悔记忆:
一是,在部队大有作为,不断进步
他从1985年部队精简整编后,调了不少地方换了多个岗位,职务也不断得到提升,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副师职领导干部,先后担任了炮兵排长、警工排长、团司令部参谋、自行榴弹炮连连长、师机关参谋、某集团军司令部军务装备处处长、副旅长、副师长等。无论身在哪个岗位,也无论组织让他做什么,他都始终铭记连队“火速归队”的知遇之恩和使命感、责任感,坚持做到绝对服从命令听指挥!
他觉得,作为军人,就是一粒待命的子弹,只要祖国需要,随时等待去完成一次自身的血色绽放!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不管在什么岗位,他都忘不了当年在炮兵团的生活经历,营区里的小路,训练场上的月光,老班长循循善诱的脸庞,连队干部惜才如金的话语,还有那些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战友。特别让他怀念的是班务会,一样的年轻人,一样的单纯和天真,一样的直来直去,发现优点,指出缺点,纠正错误,总结经验。
以后在各级领导岗位上,能够一二三四地总结分析,有条不紊地布置检查工作,都是在班务会上打下的基础,班务会就是领导干部的第一个学校。
那个时代,物质并不丰富,然而,人的情感却不贫乏。一个战士的点滴优点,一个战士为部队做出的点滴贡献,都会得到鼓励、扶持和放大。
他的炮团,既培养了他的能力,也提高了他的境界,还铺垫了走向成功的道路。每当想起老部队,他总是在心里洋溢着温暖的感恩之心。他把对老部队的深情厚意深深的埋藏在心底,第二故乡唐河和炮团的人生经历激励着他的斗志和工作热情。
每到一个岗位,他都是脚踏实地在做事,按照组织的分工努力工作,并且做得也算“有模有样”。
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1996年他任集团军军务装备处长时带领攻关小组,对部队武器装备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论证,总结的管理经验在全军推广应用,他荣立了三等功。
任职期间,他先后进入装甲兵指挥学院、陆军指挥学院、通信指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培训,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
在某摩步旅担任副旅长期间,由于他勇于探索,科学带兵,在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指挥员,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和战役演习,个人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此外,他还负责完成了所在集团军部队的组织沿革编撰工作。
二是,大显身手,荣为奥运做贡献
2008年7月,他有幸被遴选为奥运之火在古都安阳传递的一名光荣的火炬手!《解放军报》、新华社等媒体对我的传递过程进行了报道:“第17棒火炬手、安阳军分区副司令员谭荣登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手擎火炬,向欢呼的人群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又迈着军人特有的正步向前传递。”
三是,坚定跟党走,多经历风雨,勇毅前行
我从他的成长进步轨迹来看,有很多因素,这里面有家乡人民的嘱托和亲人的期盼,又有自身的努力,更有组织的培养和战友们的帮助。
我由衷的想到我这位战友谭荣登,他是幸运之星,他是爱党爱国爱民忠诚之星,他是感恩之星、共产党员楷模之星…
他在38年的军旅人生中,自始至终使他难以忘却和给予他不懈动力的:正是他经历了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生死考验并幸存;正是他经历了老部队发出的“火速归队”的加急电报实现了人生转折;正是他经历了三十八年的峥嵘岁月,从战士到大校,不断地增强他为国而战的不屈精神和铁心向党跟党走的坚定决心!这三个正是,总的诠释了我的参战战友谭荣登从士兵到大校永恒的记忆 ……
战友谭荣登和他妻子
作者
作者简介:
和平鸽(况俊峰),中共党员,十堰市税务局退休干部,军旅生涯十一年,税务历程三十二载,三次立功,多次受奖,荣获十堰市国家税务系统改革标兵、党员标兵、十堰市茅箭区首届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一九七九年参战老兵,在部队先后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校(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