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春秋之四——袁世凯称帝遗臭万年,蔡东坡护国流芳千古

凡旋聊历史 2023-10-10 12:27:09

北海公园

为实现其独裁专制的野心,袁世凯认为《临时约法》的内阁制对总统束缚过大。1914年1月,他悍然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决定由其亲信组成的"中央政治会议"代替国会行使立法权,制定新约法。5月1日,被称为《袁氏记法》的《中华民国约法》颁布了。《袁氏记法》规定,"立法院"为立法机关,"参政院"为总统咨询机关,所有参政由总统任命。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6月21日,由70人组成的"参政院"正式成立,代替了以往的国会,黎元洪出任院长。1914年年底,袁世凯利用约法会议对《大总选举法》进行了修改,总统一届任期10年,任届数没有限制,可指定三个新总统候选人。袁世凯的称帝野心初现端倪。民国四年(1915年)5月,袁世凯再请曾任清廷军机大臣的挚友徐世昌出任国务卿,北洋人戏称为"徐相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袁世凯像

一天,袁世凯的大姨太沈玉英问袁世凯:“你真的想当皇帝?”袁世凯不答反问:“你真想当皇后”?她答:“想”。袁世凯仰头大笑:“一个戏子也想当皇后”。沈玉英俯下身,抓住他的脖颈笑道:“你一个痞子,不也想当皇帝”?袁世凯听后哈哈大笑说:“那才算有理想有抱负呢” !沈玉英原是沪上苏州籍名妓,当时袁世凯落魄流落上海,身无分文,吃喝住全靠沈玉英。沈氏鼓励袁世凯投军,备酒弹琴为他饯行并资助盘缠。袁世凯倍受感动,留下一副对联: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音少;英雄落寞,百年岁月感怀多。他告诉沈玉英,等他日后出将入相时,她可以拿着这幅对联来找他。二人指天发誓,洒泪而别。当袁世凯立功扬名朝鲜后,不负旧情,立即把已用自己的积蓄赎身的沈玉英接到朝鲜,以大太太的身份出席各种社交场所,倍加宠爱。

袁世凯与他的一群姨太太

1915年8月14日,在袁世凯的授意下,鼓吹复辟帝制的“筹安会”在北京成立,君主立宪之说甚嚣尘上。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昭然若揭。面对袁世凯的帝制活动甚嚣尘上,黎元洪有所警觉。他对袁世凯进行的一系列帝制活动,采取了消极抵制的态度。首先他请辞兼任的与帝制有关的各职,试图从帝制活动中抽身而退。其次在参政院的演讲中声明,参议院会议决不涉及参议院立法职权范围外之事。第三辞去副总统、参政院长等职,请求回湖北原籍休养。袁世凯担心放虎归山,对已经绑在战车的黎元洪的所有请求一律不准。黎元洪无奈遂将居所由瀛台迁往东厂胡同。而作为袁世凯的心腹幕僚徐世昌也认为帝制实不可为,否则非但对不住国民,更且对不住隆裕太后宣统皇帝。

袁世凯手书

一天徐世昌往谒袁总统,徐世昌问袁世凯:“总统明见,到底是民主好,还是君主好”?袁反问“你说呢”?徐世昌道“无论什么政体都可行,但总要相时而动,方好哩”!语至此,望老袁脸色,尚未改容,他索性尽一忠告道:“筹安会宣扬帝制,惹起争议,是因为时候太早,才有此反抗呢!”袁世凯不禁变色:“筹安会无非是研究政体,并未实行,我想没甚大碍,那反对筹安会的议论,实在是无理取闹。况我本意,并不想做什么皇帝,就是总统这个位置,也未尝留恋,只因全国推戴,不能脱身。否则我57岁了,洹上秋水,随意消遣,可不好吗?”。言毕,便携去茶碗请徐饮茶。前清老例,主人请客饮茗,便是送客的意思。徐世昌居官多年,熟悉规则,当即把茶一喝,起身告辞。

袁府

从此,徐世昌缄口不言,作壁上观。徐袁之间的裂痕由此产生。不久,他辞去国务卿职务,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自号水竹村人,以便将来可以局外人之身份出来收拾残局,留下转圜的余地。袁氏麾下的“北洋之虎”段祺瑞也反对袁世凯称帝,曾五次劝阻,说此事关系国家安危及袁氏身家性命,是万万不能做的。结果三次被拒绝,两次吃了闭门羹。出于受袁世凯几十年知遇之恩,他辞去陆军总长职务,虽未公开声讨,但绝不参与。而手握重兵的江苏都督、袁氏麾下的“北洋之犬”冯国璋听闻袁氏父子在京策划帝制的消息后,十分惊讶。民国四年(1915年)6月,他亲赴北京谒袁,想了解内情。在谈及帝制问题时,袁世凯拒不承认,声称“我决不做皇帝,请你放心。若国人相逼,当挂冠航海,往游欧洲”。

冯国璋像

不久,北京"筹安会"通电各省,征询君主与民主,何者适合于中国?"筹安会"的这些书生竟敢如此放肆,冯国璋不得不又起了疑心。他去密电向总统府机要局局长张一麐询问。张一麐是袁世凯十余年的心腹幕僚,曾力谏不可强行帝制。不久,冯国璋得到了他的"事出有因"的答复。至此,真相大白,冯国璋深感受骗。从此,冯国璋与袁氏貌合神离。不久,在袁世凯爪牙的组织鼓动下,各类"联合会"、"请愿团"也纷纷粉墨登场,为恢复帝制大唱赞歌。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词,将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举行“国体投票”。1915年10月6日,各省推举国民代表一致“赞成”君主立宪,上书推举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假装推辞后,于12月12日接受帝制,正式称帝,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将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并拟定于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改用洪宪年号。

袁世凯衮服像

袁世凯称帝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在册封令下达后,黎元洪拒绝了各省督军、巡按使、镇守使、都统、巡阅使等纷纷以"东厂胡同黎亲王"、"武义亲王"、"黎亲王"等不同的称呼致电祝贺。袁世凯各种变换招数的册封形式,均被黎元洪委婉地拒绝了。袁世凯又封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张謇等四人为"嵩山四友",仿汉高祖时"嵩山四皓",但徐世昌并不买账。徐世昌在日记中大发感慨:人各有志。志在仙佛之乡者多,则国弱;志为圣贤之人多,则国治;志为帝王之人多,则国乱。这标志着徐、袁携手时代的结束。徐世昌此时一定异常失望,自己一向唯袁世凯马首是瞻,为之出谋划策,肝脑涂地。而竭力辅佐的结果,仅是如此,实非始料所及。

天坛祈年殿

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等宣告反对帝制,云南独立。蔡锷,字松坡 ,湖南邵阳人,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辛亥爆发后,他于10月30日在昆明发动武装起义,被推举为云南军都督府都督,时为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故史称为"重九起义 "。1913年10月,袁世凯调蔡锷至北京,任全国经界局督办,封为“始威将军”,委以参政院参政,加以笼络与监视。最初,蔡锷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他"宏才伟略,群望所归" 。但是,袁世凯专制独裁,倒行逆施,妄图复辟帝制,使蔡锷义愤填膺。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表面上装出不关心政治的样子,常去北京八大胡同,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以蒙蔽袁世凯,暗中却多次潜赴天津,与老师梁启超商量讨袁计划,并以养病为由转赴日本。

蔡锷像

袁世凯称帝后,蔡锷于12月19日从日本抵达昆明,与唐继尧一起组成护国军三个军,分别从四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护国战争爆发。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于1916年春,率4个梯团(旅)约8000人入川,在纳溪、泸州一带与号称精锐的北洋军奋战数月,虽没有夺占泸州,却牵制住了敌军主力,有力地配合了其它方向军队的行动,推动了全国反帝制运动的发展壮大。袁世凯命令冯国璋出任征滇军总司令,冯国璋以身体不好为由坚辞不就,并登高一呼,公开反对帝制,遂成为"北洋派中反对洪宪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鉴于全国讨袁运动风起云涌,民国五年(1916年)3月19日,由冯国璋领衔,山东将军靳云鹏、江西将军李纯、浙江将军朱瑞和湖南将军汤芗铭联合署名的密电,要求袁世凯必须“迅速取消帝制,以安人心”。这封密电成为了民国史上著名的“五将军密电”。

蔡锷手书

当"五将军密电"呈送给袁世凯时,他气急之下,几乎晕倒。帝制派见此电,亦个个瞠目无词,足见"五将军密电"对袁氏帝制的打击程度。袁世凯鉴于全国人民反对帝制斗争日益迅猛,北洋内部四分五裂,袁氏集团众叛亲离之势,深知已临灭顶之灾,便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3月28日,黎元洪邀请辞职引退的原国务卿徐世昌、时任参谋总长兼代理国务卿段祺瑞联名就滇黔息兵问题四发勘电。在黎元洪等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1916年3月31日,袁军泸州前线总司令张敬尧与蔡锷达成停战协议。经过数月征战,旨在推翻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以胜利而告终。民国五年(1916年)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称帝仅83天的袁世凯在内忧外患中死去了。欲知后事如何?期待下集分解!

河南安阳——袁林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