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国人眼中很搞笑的印度人,却被欧美人所接受?

惜香聊历史 2024-06-14 13:14:43

印度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从上到下都透露着搞笑的基因。印度军队有浮夸的摩托车载人表演,宝莱坞电影演着演着就给你跳一段舞,在短视频里我们经常看到印度人喝着恒河水,洗着牛粪澡,吃着街头的“绿色”食品。印度人说话的口音自带喜感,经常被广大网友制作成搞笑视频,所以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就给印度人贴上了搞笑的标签。

苏纳克

但是当我们跳出印度,往西方看一看,又发现印度好像挺牛逼。英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印度裔首相——苏纳克,这件事在英国表现的倒比较平静,但是印度人狂喜,纷纷表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反向“殖民”成功。

另外谷歌CEO是印度人,微软CEO是印度人,IBM的CEO也是印度人,怎么回事?印度什么时候偷偷安排了这么多人?原来印度才是真正的隐藏大佬,在欧美偷家成功。

其实中国和欧美看到的都是真实的印度,只是看到的层面不一样。印度是一个典型的“二元体制”国家,在西方人眼中印度是“世界第一民主大国”,但客观上印度也是“世界第一贫困大国”。

印度街头

印度19世纪初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被英国统治了一百多年,直到1947年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才脱离了英国,独立建国。印度是在甘地等人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争取的独立,它没有经过暴力革命,将殖民者的影响和利益驱逐出国土,完全重构国内的政治秩序和利益分配秩序。

所以印度基本上仍然继承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国家建构,一方面,既得利益者没有动力去推倒重来,另一方面,经过英国一百多年的统治,印度上层社会都是接受英式的教育,他们从内心已经认可这套体系。

甘地

印度在官方政治体制上完美继承了欧美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所以欧美对印度有天然的亲近感,符合欧美国家所谓“民主、自由”的价值体系,印度在中国人眼中还饱受贫困、种姓等难题的困扰,而在西方人眼中他们却是“世界第一民主大国”。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印度人能够融入欧美国家,被欧美所接收。

大家都知道印度的IT产业非常发达,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甚至被称为印度“硅谷”。如果我们从印度IT产业的发展史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只是在做欧美的配套产业,向欧美输出廉价服务。

美国在2000年发生了严重的“互联网泡沫”,危机之下投资美国IT企业的资本纷纷出逃,但是大笔已经投下转化为沉没成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海底电缆等,要求这些资本必须去寻找要素价格更低的投资地。

环顾全球,接受多年英语教育的印度脱颖而出,成为了西方IT产业外包的首选地。在此过程中,大批印度人润到了美国去,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这么多科技公司的CEO选择印度人的原因,印度的IT产业早就和西方深度绑定。

印度超前的第三产业并非对发展战略做出的主动选择,而是国际资本在寻找投资标的的过程中,选择了印度,利用印度便宜的人力资源和西方接轨的政治制度,他的第三产业才得以腾飞。我们这里以IT产业举例,其实不光IT产业,印度还为西方在制药、财务、咨询等行业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结语

简而言之,印度的精英群体不仅能够取悦西方的意识形态,而且能够大量向西方输送英语流利的员工,虽然他们的英语口音自带喜感,但不妨碍印度人觉得自己的英语很标准,正宗继承于大英帝国。

说个题外话,我们为什么在西方主流舆论中很少看到有抹黑印度?一方面,印度裔慢慢地在西方也开始进入社会上层,他们开始控制社交媒体,另一方面西方也在主观上认同印度。

欧美世界看到的印度只有那10%服务于西方世界的印度人,剩下的90%他们选择性屏蔽。那10%印度精英确实符合西方的价值观,但是在印度底层对女性的歧视,对低种姓的歧视,甚至还有采用私刑等,美国人视而不见。当有人向美国总统拜登提出印度的人权问题时,拜登回答“应由印度人民决定”。

美国人提出的所谓人权问题也好,民主问题也好,只是服务于他们利益的工具。有利于美国就是民主,不利就举起大棒批判你。所以我们不能妥协于西方的舆论体系,要有独立的思考,这很重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