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肖晓琳:退休5个月,在美国儿子家逝去,临终26字遗言太深刻

青琰纪录 2024-11-20 16:20:52

她以“铁面美女”的形象深入人心,创办的《今日说法》更是家喻户晓。

2017年肖晓琳光荣退休,退休后的她奔赴美国与儿子团聚。

可谁能想到,仅仅五个月后,她就在儿子家中悄然离世。

而她临终留下的26字遗言,更是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她究竟遭遇了什么?那遗言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家庭与理想

1962年,肖晓琳在长沙出生。她的父母都是湖南大学的老师。

在父母的影响下,小时候的肖晓琳梦想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

然而,初中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校园广播体验,让她对播音员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开始向往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拿着话筒,在广播里、在电视上,把各种信息传递给大家。

于是,一个崭新的梦想在她心中悄然萌芽——成为一名播音员。

从那以后,她积极地参加各种主持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

她知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清晰标准的口音是必备条件。

为了让自己的播音水平更上一层楼,她还努力地纠正口音。

那股认真劲儿,让周围的人都能感受到她对播音的热爱。

随着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肖晓琳的播音潜力和素养逐渐展现出来,她也越发坚定了要走播音这条路的决心。

1977恢复高考后,肖晓琳的成绩好的惊人,这个成绩完全可以让她选择北大之类的名校。

但肖晓琳不顾来自各方的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报考北京广播学院。

就这样,肖晓琳遵循着内心的热爱,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播音之旅。

进入大学后,肖晓琳开启了“学霸模式”。

她的生活简单得像一条直线,从宿舍到教室,再从教室到图书馆,三点一线,循环往复。

她放弃了那些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也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谈一场浪漫的恋爱,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

因为这份努力,她获得了为《铁臂阿童木》配音的宝贵机会。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可肖晓琳却不一样,她一心只想锻炼自己,甚至不在乎有没有工资。

在大学期间,肖晓琳还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里躺了整整一个月。

生病的日子孤独又难熬,再加上家人的担心,这些因素让她在毕业后选择回到长沙广播站工作。

那时候的长沙电视台才刚刚建立,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但肖晓琳带着满满的热情投入其中。

她积极地参与电视台的各项工作,从制作到主持,从幕后到台前,每一个环节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她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很快,她成为了长沙市电视台的第一批播音员。

正是这段经历,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她后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业蒸蒸日上

即使工作已经如此忙碌,肖晓琳也没有忘记自我提升。

1987年,她成功考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

在研究生学习了一年后,肖晓琳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大机遇。

当时央视要推出一个特别节目,急需专业人才,肖晓琳凭借出色的能力被央视看中。

进入央视后,肖晓琳负责主持《观察与思考》。

肖晓琳深知责任重大,在工作的时候,她总是全神贯注,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专业的气息。

也正因如此,她获得了“铁面美人”这个别称。

1995年,肖晓琳获得了赴美留学的宝贵机会。

在国外的两年时间里,她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两年后回国,面对众多的节目邀约,她选择了《社会经纬》这个栏目。

在接触这个栏目后,肖晓琳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普法。

她决定要做一个真正能让老百姓了解法律、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节目。

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今日说法》。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肖晓琳每天都要面对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案件,这些案件大多沉重而复杂。

但无论是多么令人揪心的案件,她都始终保持严肃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虽然在工作中肖晓琳总是一脸严肃,但在私下里,她深知一个节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协作,所以对同事们都很关心。

每次进演播室之前,肖晓琳都会把稿子背得滚瓜烂熟,在录制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口误或者错别字。

《今日说法》成功播出后,以其新颖的形式和对贴近生活案例的精彩分析。

这个节目迅速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成为了法制宣传领域的一面旗帜。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强度的工作让肖晓琳感觉有些力不从心,精力大不如前,她知道是时候退居幕后了。

在肖晓琳考虑为《今日说法》寻找接班人之际,撒贝宁来到央视参加面试。

那时的撒贝宁,年轻且充满朝气,但他那股子灵动劲儿,与《今日说法》严肃的风格格格不入。

当时台里很多领导都觉得撒贝宁不够严肃,无法撑起节目的庄重氛围,可能会让节目失去原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但肖晓琳却不这么认为,她在撒贝宁身上看到了一种能够将法律知识以一种更亲民、更易接受的方式传递给观众的能力。

肖晓琳坚信,《今日说法》不能仅仅是一个严肃刻板地讲解法律条文的节目,它需要有新的活力注入,而撒贝宁就是那个关键人物。

于是,肖晓琳不顾众多领导的反对意见,坚决地选择了撒贝宁。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无疑是一场冒险。但很快,事实就证明了肖晓琳非凡的眼光。

撒贝宁登上《今日说法》的舞台后,以自己独有的风格,将原本可能枯燥的法律内容演绎得生动有趣。

他的主持风格既有对法律的尊重和严谨解读,又不失幽默和亲和力。

在他的带动下,观众们不再觉得法律是那么遥不可及、晦涩难懂,而是发现法律就在身边的每一个案例中。

此后,《今日说法》真正成为了一档家喻户晓、深受喜爱的法制节目,为大众的法律普及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之后的日子里,肖晓琳还参与了众多栏目的制作和主持。她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001年,她凭借出色的表现拿下了“金话筒奖”,这无疑是对她多年来在主持行业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留下遗言

在央视工作的那些年,肖晓琳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把大量的时间都奉献给了这份事业。

她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让她几乎无暇顾及家人。于是,家里的事情,大多都落在了丈夫的肩上。

肖晓琳的丈夫一直她事业最坚实的后盾,毫无怨言地承担了家庭的大部分事务。

为了能让肖晓琳安心工作,甚至放弃了评优升职的机会。

忙碌的工作更是让肖晓琳对儿子的陪伴少得可怜。

儿子在学校里的情况,比如他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在班级里有没有好朋友、参加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她都知之甚少。

直到有一次,儿子忍不住向她抱怨,肖晓琳才猛然意识到。

自己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对亲情的疏忽已经让儿子受到了伤害,这让她心里满是愧疚。

后来,领导准备给肖晓琳升职,但她拒绝了。

她觉得自己已经亏欠家人太多,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她开始认真考虑退休的事情,希望能在退休后好好陪伴家人,弥补过去缺失的时光。

2017年2月,肖晓琳在发表退休演讲后正式退休。

考虑到儿子在美国留学,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前往美国陪伴儿子。

他们满心期待着一家人团聚的温馨生活,然而,刚到美国,肖晓琳就突然感到腹部绞痛难忍。

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医院,检查结果却让所有人都陷入了绝望——结肠癌晚期。

肖晓琳被这个噩耗打击得不知所措。

尽管在家人的安慰和鼓励下,她决定勇敢地面对病魔。

但由于病情发现得太晚,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她的身体每况愈下。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肖晓琳放下了所有的事情,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陪伴儿子上。

她珍惜和儿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和儿子一起聊天、散步。

她努力弥补着那些年因为工作而缺失的亲情,希望儿子能感受到她深深的爱。

2017年7月,肖晓琳在美国家中离世。

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她留下了26字遗言。

“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这遗言是她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她希望大家不要像她一样,因为忙碌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体。

结语

肖晓琳的一生,是辉煌与遗憾交织的一生。她在事业上的成就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求知之路,为法制宣传做出了卓越贡献。

然而,她也因过度投入工作,付出了健康和亲情的代价。她的26字遗言,是用生命换来的警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都在为梦想狂奔,可不能忘记,健康是承载一切的基石,亲情是疲惫心灵的港湾。

她用自己的经历给世人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学会在事业与生活间找到平衡,珍视健康,呵护亲情。如此,才不会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丢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徒留遗憾。

【参考文献】

中国新闻网-2017-07-13——《央视主持肖晓琳去世 好友:出镜风格永远雍容尔雅》

澎湃新闻-2017-07-13——《央视主持人肖晓琳去世 曾参与创办《今日说法》》

中国新闻网-2017-07-13——《央视主持肖晓琳两周前病逝 遗言:不要忽视健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