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亿美金还没给一半,泽连斯基不忍了,一口气揭了美国2个老底

南斋孤风中 2024-11-20 21:14:32

截至2024年11月19日,俄乌冲突已持续1000天。

双方军民伤亡超过160万人,超过600万乌克兰人流离失所。

经济损失超4000亿美元。

对一个只有40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每3个乌克兰人中,就有1个人不得不离开家园。

美国对乌克兰援助减少

2022年,美国每月40亿美元军援,相当于每天撒下1.3亿美元。

这些钱够买30辆主战坦克,或者100架先进无人机。

但到了2024年,这场大雨变成了断断续续的小水滴。

援助已经缩水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援助疲劳。

一开始慷慨解囊,但时间一长,自己也开始精打细算。

美国国内反对声音越来越大:我们为什么要给这么多钱?国内还有那么多问题要解决!

第二,注意力转移。

中东战事爆发后,乌克兰不得不和其他危机地区“抢夺”西方的关注。

花钱的地方多了,自然需要精打细算。

而且,战场上的形势,也像过山车一样起伏。

开战时,俄军差点拿下基辅,但被乌克兰人顽强打退。

后来乌克兰反攻,一度收复了很多失地。

但到了2023年,战事陷入胶着。

俄军控制着乌克兰近17%的领土,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黑海战略要地。

国际局势也在悄然改变。

金砖扩员,从原来的5国扩展到11国,GDP总量已超过G7。

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用本币结算。

沙特考虑用人民币卖石油,俄罗斯卢布和印度卢比的交易量暴增。

印度,既不得罪西方,又从俄罗斯买便宜的石油。

2023年和俄贸易额达500亿美元,比战前增长近3倍,为国民省下了大笔能源开支。

以上种种,让美国不得不小心,一旦陷入战争泥潭,得不偿失。

终于清醒了

面对美国冷落,泽连斯基终于清醒了。

两年前的泽连斯基,就像个热情的追星族。

穿着军绿色T恤,对着镜头求援,各国议会轮流视频连线。

当时的他,以为只要有诚意,就能赢得所有人的支持。

可是两年战火,把这个喜剧演员烤熟了。

他看透了美国的真实面目。

拜登政府的支持就像退潮的海水,从齐腰深慢慢退到了脚踝。

国会的援助,从随便拿变成了精打细算。

现在,特朗普扬言:“24小时内结束战争”。

就是一个忽悠小孩的玩笑话。

但美国显然低估了泽连斯基。

这位曾经的演员已经在战争中,变成了一个老练的玩家。

泽连斯基不留情面,直接表态:

“乌克兰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就算是美国,也无法强迫我们坐在谈判桌上乖乖听别人的话。”

这话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让人想起1966年,戴高乐把北约赶出法国时说的话:

“法国不是美国的后花园!”

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

1975年南越总统,临逃亡前还以为美国会来救他,结果只等来了一架直升机。

1979年伊朗国王,躺在美国医院里等死时,才明白所谓的“永远的朋友”有多脆弱。

美国援乌好处

11月16日,泽连斯基一下子拆穿了美国的2个老底。

一针见血指出:美国通过援乌获得不少好处。

第一,现代战争经验。

乌克兰就是一个巨大的军事实验场。

美国坐在实验室外,通过高清摄像头,观察着每一件武器,研究着俄军的战术,分析现代战争的打法。

坦克怎么打?

无人机怎么用?电子战怎么搞?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活教材。

要知道,这种经验在和平时期,花多少钱也学不到。

第二,美国趁机清空军火库存。

把快过时的武器都卖给了乌克兰,顺便还能订购新装备,让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一石二鸟,这笔生意真是太划算了。

越南战争时,美国同样在战场上测试新武器,收集情报,研究苏联装备的弱点。

不同的是,那时美国要付出军人的生命代价。

而现在,他们只需要付出美元。

泽连斯基不再用“为了民主自由”这样的漂亮词藻,而是直白地点出:

这就是一笔生意。

现代战争的第一手资料

今天,美国正在乌克兰战场上,收集着可能影响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军事数据。

通过乌克兰战场,看到了未来战争的模样。

他们,已经在为下一场戏做准备。

美国,台上说的是道义,台下算的是利益。

连“援助”这个词,也藏着赤裸裸的生意算盘。

反观中国,信息难免会有延迟和失真。

虽然我们有俄罗斯这个“内部消息源”,但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二手资料,终究不如亲临现场。

美军趁机完成了武器库的更新换代。

把旧库存清空,换上了最新产品。

等到新装备真正派上用场时,它们的威力可能会让对手大吃一惊。

历史上类似的例子不少。

二战时,美军通过观察英国对德作战,提前适应了现代空战。

越战期间,苏联则通过观察美军作战,改进了自己的武器系统。

如今,又在观战学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谁掌握了现代战争的第一手资料,谁就掌握了未来战场的主动权。

1937年的西班牙内战。

当时,德国和苏联都派出“观察员”,实际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收集情报。

德国空军的空战条令,很多就来自西班牙战场的经验。

这次俄乌战争,美军的角色与当年颇为相似,只是观察手段更先进了。

1973年的中东战争,更是典型。

美苏双方,都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了重要启示:

苏制武器,如何对抗美制武器,电子战如何影响战场。

这些经验为后来的军事发展,指明了方向。

机构林立,政出多门

泽连斯基还说:

“美国两党共批准了超1700亿美金的各项援助,但现在还没有给到一半。”

“我不能说得那么详细,因为美国情报机构和国防部等不同机构之间,一定会有不同的报告。”

1700亿美元的承诺,就是一张漂亮的支票。

但只兑现了一半,剩下的在各部门间打太极。

二战时,当时珍珠港被偷袭,就是因为海军情报部门、陆军情报部门和联邦调查局各自为政,手里都有情报,却没人把它们拼在一起。

今天的美国,还是老样子。

美国的政府机构,就像一个大型企业的不同部门:

情报局像市场部,国防部像生产部,国会像董事会。

但问题是,这些部门不是在开会讨论。

每个都说自己最重要,结果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

越南战争时期,五角大楼说胜利在望,情报部门却报告战况堪忧。

伊拉克战争前,国务院说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情局却坚持相反观点。

泽连斯基的话拿着一把小刀,戳破了美国体制的软肋:

机构林立,政出多门。

每个人都想往自己的方向开。

民主党想往左转,共和党要往右走,最后可能哪儿都去不了。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当时肯尼迪总统就面临类似困境:

军方主张打,情报部门劝谈,国议院摇摆不定。

幸好肯尼迪力排众议,才避免了核战争。

但今天的美国,似乎比当年更难达成共识。

美国的承诺和美国的行动之间,总是横着一条“部门”的鸿沟。

这种体制弱点,在和平时期或许是种制衡,但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美国的民主流程,是一个设定好的复杂程序。

在军事行动这种重大决策上,总统虽然是三军统帅,但并不是想怎么指挥就怎么指挥。

方向盘在总统手里。

但刹车、油门、变速箱分别被国会、五角大楼、最高法院等机构把控着。

就算换了特朗普来当总统,这个问题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毕竟,这不是换个司机的问题,而是整辆车都太老旧了。

这,也是马斯克要改革的原因之一。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