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讲究“本分“”的一加,这次发布新品不再温和,而是选择更“暴躁”的方式:不仅在营销话术上主动对标Redmi ,而且在新品的发布价格上,更是选择了压榨自己利润空间,大有自己即使赔本的心态,也要誓死成功二进宫“性价比市场”。
这一次,主动大打手机价格战的一加真的能成功击败Redmi吗?
面对一加的“挑衅”,目前作为国内性价比手机的“大哥”Redmi 却气定身闲。2 月 13 日上午,Redmi 总裁卢伟冰微博表示将 K60 系列 512GB 版本的价格降低至 2999 元,并且之前所有已购 512GB K60 提供保价服务。12+512GB 与 16+512GB 两个配置版本均有 300 元降价;购买其他版本 K60 的用户也能获赠一只 Redmi 手环 2。
好戏还在继续。在随后仅仅一个小时之后,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就发布微博,在宣布一加 ACE 2 销售火爆的同时,表示「产品不好降价也没用」,内容火药味十足,评论区也普遍将其理解为对 Redmi K60 系列降价的直接回应。
卢伟冰的微博中似乎也早已预料到这种情况,称会被友商说成是被逼加价,他说这非但不尴尬,还表示 Redmi 已经身体力行将极致性价比维持了多年,欢迎更多有友商入局。面对友商的主动攻讦,Redmi 的回击不可谓称之为大格局,游刃有余地接下了一加的出招。
而且事实上,一加 ACE 2 销售并没有李杰说的那么火爆。一开始大打价格优势的一加 ACE 2 在市场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一路飙红”。有微博博主统计电商平台的销量数据,得出 K60 系列已经销售 46.78 万台,而对应的一加 ACE 2 首销只拿到了累计 3.21 万台的成绩。这一次,一加好像又收获了“薛定谔的成功”。
即使一加有决心将性价比做到极致,甚至如刘作虎所言硬件综合利润率可以为 0%,对于原本就利润微薄的高性价比手机来讲改变仍然杯水车薪。此时 Redmi 供应链多年耕耘管理以及大规模出货带来的优势,会在产品硬件规格上得到最直接的体现。
在一加今年旗舰新品一加 11 上,一加选择采用了一块技术停留在两年前的三星 E4 材质屏幕,相比目前旗舰手机主流选择的 E6 材质屏幕有着两代的技术差距 —— 这一差距落到用户实际体验上,最直观的参数是峰值亮度相比同代旗舰产品的不足,也不支持低亮度下更加护眼的 DC 调光。
这些都是在微博口水战背后,实实在在地影响着用户购买决策的因素;即使一加设计师今年再次端出「品味」这种相对形而上的概念来讽刺 Redmi,电商销量数据仍然在忠实地呈现着用户「用脚投票」的选择。
在销量上,Redmi 的地位仍然无可撼动,而一加在这个领域仍在探索,在品牌定位的反复摇摆不定中,价值观逐渐割裂。曾经被刘作虎称为不懂营销的一加,在陷进高性价比手机这样竞争激励的红海之后,也多次试图用营销来补齐产品力本身的短板。这才是一加当前的真正困境,而不是选择不要温和走近这个赛场,主动打价格战就能收获成功。
并且,主动大打价格战并非是一个好事,相反是一种露怯的做法。如果一加在自家产品要做好都有困难的情况下,而选择去攻讦自己的对手。个人认为,这不是挑战旧格局,而是鸡蛋碰石头,伤害的最深往往又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