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里,王安石,大概是最“怪”的一个了。
他怪的地方很多,首先,他脾气很怪,执拗得很,号称“拗相公”。
其次,他的个人形象很奇怪。
与王安石同时代的苏洵说王安石:
“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
又说:
“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一般来说,读书人都是干净的形象,可王安石一个闻名天下的文人骚客,竟这般邋遢,就连自己的衣袍,都从来不换。
林语堂在写《苏东坡传》时这样描述王安石:
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人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
而王安石之所以这么邋遢,这么不讲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他是一个工作狂,把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因此顾不上这些生活小节。
在大宋,王安石就像一个孤勇者一样,走自己的路,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他走呀走,走得很多人无路可走。
011021年,王安石出生在一个满溢书香的家庭。
父亲博学多才,是朝廷命官,但为官清廉,秉公执法,说一不二,就连顶头上司,他也不给面子。
但他这样的为人,在人际复杂的官场,只会越过越穷,所以家庭并不富裕。
在官场,王安石的父亲铁面无私,可是回到家里,却和蔼可亲,上敬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对年迈的老母,却大方无比;下慈子女,不管子女如何淘气,他也从不打骂,总是悉心教导。
很小的时候,王安石就随着父亲宦游四方,读书游历,增长见识。
他从小聪明好学,年仅几岁,就能诗能文,是很多人眼中的天才人物。
在那个时代,读书人最大的目标,就是通过读书进入官场,金榜题名,毕竟当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观念深入人心。
那时候的王安石,也不能免俗。
他努力学习,想通过读书来获取功名。
他一心通过读书求功名,反而忘了书中最根本的东西。
父亲和舅舅都批评他的治学之志不纯,只知寻求“为人之学”,不务“为己之学”。
然而,锋芒毕露的王安石,并不在意这些。
那时候的王安石,年少气盛,读书之暇,舞文弄墨,伤春惜春,自以为了不起,毫不在意别人的嘲笑和讥讽。
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用自己所读之书,去求得自己所求之名。
至于修身立命、修己安人的大道理,都不重要。
在时代的洪流中,此时的王安石,只能随波逐流,还没真正思考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所处的环境造就的,自己若是找不到人生真正的追求,环境就会用自己观念充满他的内心。
021035年,南方边境发生叛乱,有关战事的消息,四处传来,临川城里,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激情。
少年的王安石,心中也涌现出一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有一天,王安石在书房读书,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王安石放下书本,长叹一声,来到窗前,但见窗外愁云惨淡,送来军情的信使,正打马而过。
王安石忽然发现,自己一直都沉浸在个人的小小天地中,寻仇觅恨,无病呻吟。
从今天开始,他要开始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了。
他发现,世人大多都在争名逐利,熙熙攘攘,只不过是被名利裹挟着前进。
悲哀啊。
于是,王安石终于明白了,他不能在名利的猪圈里,做一只争名逐利的猪。
他给自己确定了一个伟大的目标,那就是修养德行,建立自我。
从此,他拒绝参加那些毫无意义的聚会,拒绝参加一切娱乐活动,埋头苦读。
可是要建立自我,这是很难的,越是读书多,越是发现自己越无知。
但又有什么关系,人生啊,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为了读书,他常常废寝忘食,不仅自己变得邋里邋遢,就连书房的墙角跟长虫了都不打扫。
可是这样的读书环境,也很快就失去了,王安石的父亲重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没了,而一家人还在等着用钱,王安石最小的弟弟,还在襁褓之中。
这一困境,让王安石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可他不能痛苦下去,他必须扛起身上的责任,扛起家庭的责任。
为此,王安石决定投身科举,求取功名,只有这样,他才能照顾家人。
他说:
仕初有志于养亲,学遂不专于为己。
人生总是事与愿违,但做自己这件事,总要到生活里去修。
031042年,王安石高中进士,金榜题名。
晏殊和王安石是同乡,就约了王安石小聚,此时的晏殊,身居高位,很是欣赏这个年轻人,离别之际,他告诫王安石:
能容于物,物亦容矣。
此时的王安石,不以为然,他觉得晏殊是在教导他顺应世俗官场的生存法则,离开后,还对同伴说晏殊:
格局未免太小,境界实在太低。
其实晏殊是在告诉王安石,要有容人之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王安石有了官职,正式进入仕途,在扬州任职。
初入官场,王安石还很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肯轻易折损,他觉得:
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
王安石决定,坚守己道,行“内圣外王”之道,绝不汲汲于富贵,在世俗的浑浊之中,坚守自身。
可是,才进入官场,他就发现,官场上尔虞我诈,官官相护,很多人尸位素餐。
王安石决定,无论外在怎样,一定要守住自己,不能被环境腐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既然还人微言轻,那就先做好自己。
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勤勤恳恳地读书,此时的他,读书,已经不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求“道”。
他读书,读的也不仅仅是儒家经典,而是诸子百家,无所不读。
由于经常熬夜苦读,王安石形容憔悴,不修边幅,还常通宵达旦。
有一天读书达旦,醒来已经大天亮,跑去上班,见上司韩琦。
看见王安石这样子,就觉得他是沉迷于酒色,爷爷放纵,还劝王安石说:
“你现在年纪轻轻,不要荒废了学业,切不可自我放弃。”
王安石什么也没解释,但二十五岁的他,失望地对朋友说:
韩公非知我者。
王安石与韩琦还发生过分歧,他不认可韩琦的观点,脱口而出:
“如果这样做,即是俗吏的作为!”
韩琦不以为然,回答道:“实不相瞒,我便是一俗吏!”
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大家立场不同,选择不同,无所谓对错。
04年轻的时候,王安石是一个实干家。
别人当官,都拼命往京城跑,毕竟天子脚下,机会更多,可王安石却一次次请求出任外地。
1047年,王安石再次走马上任,那一年,旱情严重,沿途所见,惨无人道,无数人都在忍饥挨饿。
实干家王安石决定,一定要兴利除弊,为民做事。
他认真思索,提出自己应对灾害的建议,将之陈述给上司。
他的建议,得到了支持,为了能够顺利实行,王安石亲自上阵指导监督,他跑遍了县里的所有乡镇,实地考察。
每天天一亮,就踏上征途,夜色深沉,他还在路上奔波。
考察完成,他亲自带领人们兴修水利,不辞辛劳。
在他的治理下,县里盗贼绝迹,人们夜不闭户。
等到事情都走上正轨,他又开始读书。
很多事情,都有一个结束,然而,做自己这件事,没有尽头。
此时的王安石,虽然只是一个小县令,但经常思考天下大事。
他去飞来山,写了一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等他回到京城,朝廷发现了,王安石是个人才,希望他留在京城,可王安石多次辞谢朝廷召试,请求外调。
为什么呢?
王安石的理由是,他家太穷,无法让全家人留在京城生活,担负不起高昂的生活费用,所以请求外调。
其实,他大概是想远离政治中心。
属于他的时间,还没到来。
他努力做事,希望对得起自己所拿的俸禄,可是有时候,还总是遭到诽谤。
在《游褒禅山记》里,王安石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倘若尽力了,大概也可以无悔了。
051054年,在文坛大佬欧阳修的推荐下,王安石被破格任用为群牧司判官。
惹得无数人羡慕,但王安石自己,却并不喜欢,他依然想要远离京都,去外地任职。
可是,在欧阳修的劝说下,他还是当了这个群牧司判官。
这个工作,工资更高,很多人都争着抢着,可王安石却不断上书,请求外任。
他不在乎物质的享受,只要一书在手,便可藤床稳卧,其乐无穷,他的目标,不在这些东西上面。
当这个官,最让他难受的,就是朝廷这种低效无作为的官僚生活,大家得过且过,到时打卡,定点下班。
他没法心安理得地这样度过,在外面,他还可以是实干家,可是在这里,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在京三年,王安石请求了三年,请求外任的地方,数十个了,朝廷看重他,想好好培养他,一直没答应。
王安石没办法,亲自送回官印,朝廷依然没有答应。
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请求,终于在1057年得偿所愿。
欧阳修器重王安石,想将王安石培养成新一代的文坛领袖,可王安石,志不在此。
他也写诗作文,而且越写越好。
可是他最大的目标,依然是行“内圣外王”之道,他心中有抱负,但不仅仅是写诗作文。
到了外地工作,应酬不多,王安石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钻研学问。
他就是很多人眼中的怪人,他个性执拗,别人叫他出去喝酒,他一概拒绝,不通人情,不愿苟同世俗。
王安石不爱洗澡,或者觉得洗澡浪费时间。
所以,他的好友定期约他出去洗澡,这个活动,被称为“拆洗王介甫”。
他的这种形象,让人觉得他不近人情,不通世俗。
因此,在官场上,王安石很不受欢迎。
他的特立独行,他的为人清高,不合时宜,那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做法,让很多人都疏远他,孤立他。
人生在世,随波主流,你身边会有很多同行的人。
但若你特立独行,逆流而上,你身边,很多时候只有你自己。
061063年,王安石的母亲去世,他回家奔丧。
此时的王安石,四十多岁,人到中年,失去至亲,痛苦不堪。
此后几年,王安石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继续研究自己的学问,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
终于,机会来啦。
1067年,神宗继位,这位新皇帝,也想励精图治,进行政治改革,让国家更加强大,于是,他需要寻找一位志同道合的大臣,与自己携手并进。
他找到的这位大臣,就是王安石。
他问手下的人,王安石在何处?
韩维说:
在江宁。
神宗说:
朕召之,他肯来吗?
答之:
安石素有经世之志,并非甘心老于山林者。
这位皇帝陛下,就希望手下人代为传话,可王安石是什么人?他进退出处,都秉持正道,不是呼之即来者。
既然这样不行,神宗打算给王安石一个官职,以利诱之。
可王安石不吃这一套,直接上书辞了。
1068年,神宗又是一纸诏书,把王安石召进了京城,成了翰林学士。
从此,王安石的人生,好像开挂了一样。
1069年,他又被提拔,成了参知政事。
王安石开始了他人生中最激情燃烧,最艰苦卓绝的奋斗的岁月。
他推行新政,开始变法。
希望国家和社会变得更美好,但这一变,把王安石推到了人生的风尖浪口。
新政的推行,遭到了大量的反对,苏辙、苏轼等人,纷纷上书反对。
为了新政顺利推行,他打压这些反对的人,但不是出于私人恩怨,而是因为所求不同。
新政要顺利推行,就应该有更多的拥护者。
慢慢也就发现,成年人的世界里,很多事情,无关对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07为了推行新法,朝中怨声载道。
就连王安石的很多朋友,都反对王安石的做法,可是,他觉得对的事情,根本就不会顾及他人的反对与赞同。
他一意孤行地前进着,手段雷霆。
他也越走越孤单。
当然,王安石的变法,也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地方,但受限于时代,受困于时代,他的变法,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苦难。
然而,无论这样,这是一个勇者。
孤勇者。
他采用保甲制,十家为一保,这一保内,如果有人犯法了,知情不报,全部都要受罚。
所以,人人自危,互相监督。
作奸犯科的案子虽然减少了,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极其冷漠。
变法开始没多久,王安石就被任命为宰相,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即便成为宰相,王安石自己的生活,也是简朴得要命,还懒得要命,即便当了宰相,也不洗澡,邋遢得要命。
有一次,在朝堂上议事,神宗皇帝看到,一只虱子在王安石的鬓上爬来爬去,便忍不住发笑。
他不仅邋遢,而且他的生活,也很简朴。
当宰相后,有一次,一位年轻人来拜访他,被留下来吃饭,本以为会是一场盛宴,可是就过三巡,才发现宰相王安石的饮食,实在太简朴,烧饼,米饭,蔬菜,一点点廉价的猪肉。
王安石的变法,出发点都是好的。
可是,那个时代,是一个封闭的时代,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时代。
所以很多新的东西出来,会遭到反对。
而在推行过程中,很多东西被下面的人扭曲得不成样子,弄得百姓怨声载道。
神宗皇帝,也开始慌了。
可是,王安石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完善,继续推行。
他就是这么执拗。
为了推行新法,他对反对的人不问缘由,一律零容忍的态度,而对支持新法的人,他都不论资格,能用则用,就连品德不好,他也不管。
反对的人越来越多,朝中很多正直的人,都隐退了,王安石也曾怀疑过自己,自己明明一心为国,得到的却都是反对,是不是做错了?
他也想隐退不干。
任何一个时代,只有随波逐流的人,才不会遭遇反对。
而那些想活出自己,跳出限制的人,总是被会时代拉着扯着。
081072年,王安石连续上书六次,要求暂时解除身上的职务。
可是新政,都是王安石在主持,他要是离开了,这事可就不好干了。
于是,神宗皇帝一直不松口。
1073年,一场大旱,让局势大变。
与新政相关的负面消息越来越多,有人反应,为了能缴纳免役钱,人们拆房卖屋,流离失所。
在新政下,很多人家破人亡。
神宗的改革之心,也没有最初的激情了,随着反对之声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激烈,王安石被罢免了相位。
可神宗心系变法,希望王安石留在京都任职,充当变法顾问,王安石虽然心系变法,但仍然请求外任。
他同时也答应神宗,要是变法需要,他随时可以回来。
没多久,王安石就被请回来了,没有他,新法无法推行。
王安石再登相位,可是仅仅一年,就因为各种原因,王安石再次被罢免相位。
此时的王安石,不到六十岁,痛失爱子,一直追求的事业,也失败了。
短短三年,他在人生的旅途上,起起落落,他两次位极人臣,又两度被罢免。
王安石也想退隐了,他以老病为由,请求退休。
更主要的是,他厌倦了仕途。
他真的厌倦了。
在王安石执拗地上书五次,请求退隐,神宗拗他不过,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
1078年,王安石辞去了所有职务,完完全全退出官场,成了一名闲云野鹤的隐士。
不当官了,他依然是名动天下的学士,依然是天下读书人的领头人。
他隐居在钟山脚下,读书作文,偶尔钻研佛经。
宛如一高人。
09隐居后,王安石不问政事,他在半山筑园,取名半山园。
园子中间是屋子,屋外是清澈的水池,旁边一座人造小山,小山上种着数百种植物。
还写诗说:
今年钟山南,随分作园囿。凿池搆吾庐,碧水寒可漱。
他亲近山水,与自然为伴。
有人劝王安石,再建一高墙,把园子围起来,可王安石不愿。
这就是他理想的家园。
渐渐地,他和山下的农夫相熟,一见面,王安石亲切地称农夫“张公”,农夫高兴地回一句“相公”。
有一天,两人再次相遇,招呼过后,王安石哈哈大笑说:
“我做宰相这么久,只和你一字不相同呀!”
有一次,他遇见一农家老太太,正要去城里买药,王安石恰好带了那种药,就给了老太太,老太太回送他一团麻线,说:
“请相公带回去给相婆。”
他笑着答应了。
历经人间富贵,他终是洗去铅华,成了一个安静平凡的老人。
自由自在地生活,平平淡淡地喜悦。
他喜欢下棋,可是棋艺不精,总是输,每当快要输了,别人劝他认真思虑,他说:
“本来是为了适性忘虑,反而苦思劳神,不如算了吧!”
输了棋,被罚作诗一首,王安石便随口吟来。
他和孙子孙女玩,孩子们不爱读书,他就说,不急不急,还小呢。
他会坐禅,会参禅。
他推行新政,苏轼一直是反对派,可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王安石还写信去营救,说:
“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
后来,苏轼去拜访隐居的王安石,两人相谈甚欢。
在他还是宰相的时候,只要有苏轼的诗文出版,王安石总是会买回来细读,他不认可苏轼的政治才能,但却欣赏苏轼的文学才能。
苏轼被贬黄州时,有访客从黄州来,王安石问:
子瞻近日有何妙语?
有一次,苏轼见到王安石,连衣服都来不及换,赶紧出来见王安石,觉得失礼了。
可王安石说:
礼岂为我辈设哉!
后来,王安石劝苏轼,不如定居江宁,比邻而居,这样就可常常相见。
后来,苏轼离开,王安石对身边的人说: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1086年,王安石病逝。
赢得身前身后名,是非毁誉,任人评说,有人喜欢他,有人讨厌他。
但王安石活着的时候,就不在乎别人的评价。
他只做自己想做之事,只做自己该做之事。
10有关王安石的,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王安石脸上有黑褐色的斑点,有人建议他:
“您脸上有黚,不妨试试用芫荽的汁液擦洗,可以去掉。”
他说,我这是皮肤黑。
人家说芫荽可以去黑,他说,老天生就的黑皮肤,芫荽又能奈我何?
还有一次,家里的仆人说王安石爱吃獐子肉,王安石的妻子不信,一问才知道,原来吃饭的时候,獐子肉离王安石最近。
王安石的夫人说,你在他面前放一盘别的菜试试。
第二天,仆人另外放了一盘菜,王安石依旧埋头苦干,连桌子上有没有獐子肉都不知道。
今天再看王安石,他除了是一个诗人,除了是一个文学家。
但他身上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作为一个逆流而上的孤勇者、改革家。
面对那个强大的世俗,他不同流合污,而是特立独行,面对这个世界,他坦然做自己,当别人一心想着怎么做官,他想着做自己,当别人想着怎么做人,他也想着做自己。
在那样一个,人人都充满束缚的社会里,人人都顺着大潮流,他却逆流而上,做一个孤勇者,不被理解?没关系。不被赞同?没关系。
他就做自己。
其实,一个人,只要做自己,本身就是一束光。
这束光照亮的,是那些同样想做自己的孤勇者。
文|不有趣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