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空城计》的第四阶段迷雾,将会是什么?

如风聊情感 2024-06-30 00:21:59

小时候看《空城计》,觉得诸葛亮就是神人,是智慧的化身,总是压司马懿一筹,危难之时,还如此镇定自若,简直不要太帅。

这是我初读《空城计》的第一印象。

大一点,学了营销学之后,就开始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能如此设计,并且成功呢?哦,他这套是利用了司马懿狐疑的性格,换成夏侯惇、张飞这样鲁莽性格的将帅,肯定计谋失败,所以任何计谋设计,首先得考虑对象是谁。

这时的我,觉得《空城计》在我这里,已经到思考的尽头了。

可自从读了《矛盾论》之后,越来越觉得“空城计”虽说假,却假得精妙。司马懿再笨,再喜欢犹豫,总可以派个侦察兵先去查看一下吧,明明可以活捉诸葛亮,但为什么要撤兵呢?因为司马懿明白,只有诸葛亮活着,他司马懿在魏王那里才有利用价值,诸葛亮一死,狡兔死走狗烹,他也就得死。

这时的我,觉得《空城计》是说明矛盾的对立面,最好的例子。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一对矛盾体。你生我生,你死我死。相互之间,互相对立,却又互相联结和依赖着。

这应该到终点了吧!

突然,我又发现哪里不对。互相依赖?司马懿可以说依赖诸葛亮,你生我生,你死我死。但诸葛亮却不依赖司马懿活呀,你死正好,我照样生,可能还活得更好。于是我拿起《矛盾论》,又读了一遍“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书中说,互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具有同一性。

诸葛亮和司马懿什么情况下能相互转化,相互同一呢?诸葛亮和司马懿真的是一对矛盾体吗?还是敌我关系,要消灭对方?敌我消灭和矛盾对立又是什么关系呢?

我又有了新的思想迷雾。思想的尽头是永无尽头啊……!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