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博物馆开馆:最初的“中国”为何会被取代?

钦明评历史 2024-11-12 05:39:23

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

陶寺的宣传语是“最初的中国”,而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二者究竟有何区别?

陶寺遗址博物馆

陶寺遗址是尧舜之都

陶寺遗址的绝对年代是距今4300—3900年,也就是尧舜时代,晚期进入了夏纪年。

陶寺是同时代东亚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石峁,也是夏朝之前第三大“城市”,次于良渚。

陶寺因此也被认为是尧舜都城(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只是没有官方认定),最初的“中国”由此而来。

这里发现了最早的侧影工具“圭”——木胎漆绘圭尺;以及最早的观象台遗址,可以准确测出20个节气。

这一发现和文献中舜“圭表测影定地中”的记载完全吻合,更加印证了陶寺是尧舜之都。

陶寺遗址也被认为是24节气的起源之地,最早的“天下之中”。

然而随着陶寺遗址的衰落,“中国”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天下之中”也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

那就是嵩洛地区。

陶寺观星台(复建)

从陶寺到二里头

“地中”的变化或许与夏王朝的建立有关。

考古发现,陶寺晚期发生过一场革命,城市遭到严重破坏,有学者推测可能是夏启攻灭伯益。

启取得政权建立夏朝,夏先是在嵩山周围的阳城、阳翟建都,后来建都洛阳盆地的“二里头”。并且将“嵩洛”定为新的天下之中。

据《周髀算经》载:“日中立杆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日晷一尺六寸。”也就是说,夏至日的日影一尺六寸之地为“地中”。

然而后世却将“一尺六寸”改为了“一尺五寸”。

周礼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

经过现代实际测量,一尺六寸对应陶寺所在区域,一尺五寸对应嵩洛地区。

清华简《保训》记载了一段周文王临终前告诫周武王的话,其中提到“舜测影得中”和“微追中测影”。其中“微”即上甲微,商族的首领,成汤的六世祖。上甲微认为舜测得不对,于是追中测影,最终认为嵩山才是地中。

上甲微很有可能是受到夏王朝的“指使”,为论证政权的合法性,重新测定了“地中”,而从时间上看,上甲微生活的时代与二里头建立的时代,几乎一致。

上甲微是成汤六世祖,距离成汤120—150年比较合理,目前“夏商周断代工程”认定的夏商交替时间是前1600年,上推150年就是前1750年,这正是二里头建立的年代。

在夏朝重新确定“地中”之后,后世基本沿用,商朝早期的两大都城(西亳偃师商城、亳都郑州商城)基本位于同一纬度,而且都属于嵩山范围,日影也是一尺五寸。

直到商朝中后期的殷墟时代,商王朝才远离“地中”。

而殷墟的纬度与陶寺非常接近,日影长度应该相差无几,这是不是巧合?

但可以肯定的是,商朝时期主流的观念中,“地中”仍然在嵩山地区。

这也是为什么周灭商后要在洛阳盆地建立“成周”。

周人观念里的“天下之中”

据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天王簋铭文记载,周武王灭商后第12天曾率领四方诸侯登上“天室”祭祀文王,并沟通“上帝”。

乙亥,王又(有)大丰(礼)。王凡三方,王祀于天室。降,天亡又(佑)王。衣(殷)祀于王丕显考文王,事喜(傣)上帝。文王德在上,丕显王作省,丕肆王作赓。丕克乞(迄)衣(殷)王祀。丁丑,王飨大宜。王降。亡得爵复觵。唯朕又(有)蔑,每(敏)扬王休于尊簋。

天王簋

天室就是嵩山的太室山。

《逸周书·度邑解》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夜不能寐,周公问是何故,周武王说因为还没有“定天保”,其意就是还未在“地中”建都,未获得上帝认可。

随后周武王又说“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途,北望过于有岳,鄙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其曰兹曰度邑。”

文中提到的“天室”就是嵩山,周武王认为伊洛平原是“有夏之居”,距离“地中”嵩山不远,适合建都。

显然,周人确实是夏的一支,不仅坚守夏人的“地中”观念,而且准确无误地知道夏朝定都在什么地方。

后来成王继位,周公继承武王遗志测影定“地中”,营建成周洛邑,就是由此而来。

青铜器何尊铭文记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乂民。’”

其中的“廷告于天”就是天王簋铭文中周武王在“天室”祭祀文王和上帝的那次活动。

随着周公测影和周王朝营建成周,嵩洛作为“地中”的观念得到强化,之后几千年不再改变。

萌发于陶寺的“地中”,最终被嵩洛所取代。

结语

某种意义上来说,陶寺遗址确实是“最初的中国”,虽然陶寺的“中国”地位在进入夏朝后被取代,但“地中”观念在此诞生,并影响后世数千年,这是陶寺的伟大之处。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