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进容易卖出难!多年收藏的古玩珍宝,在年轻人眼里成了破铜烂铁

千亦评文化 2025-01-17 04:08:38

只要生活经历大不相同,那么产生代沟是不可避免的。别说暮年老人和青壮年有代沟,就算是90后和00后,那也是两个时代的人。

年轻人更自信,也鲜少经历过被“社会”的毒打,看待一件事情往往更注重现实意义。就像一个大学生吐槽,他父亲收藏的所谓古玩珍宝,花了很多钱,最后卖不掉就是破铜烂铁!

这些铜镜,大学生颇有微词,当初上高中的时候想换个电脑,但父亲却说旧电脑还能用,别浪费钱买新电脑,然后转手就买了铜镜。

他吐槽道:“爸,你买这些玩意又卖不掉,不是浪费钱吗,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父亲回答:“谁说卖不掉,只不过古玩不是大白菜,需要经营的,之前不是就有一件传世的方弦纹镜卖了两千块钱吗?”

大学生更不屑了:“不就卖了这一块嘛,其他的到现在还在家里放着,变不了现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父亲沉默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和儿子沟通。

几年后,随着铜钱市场的火爆,铜镜也迎来了春天。这位老藏家收藏的铜镜马上成了香饽饽,传世的熟坑没有法律风险,品相也不错,一下子就升值了十几倍。

就比如一件汉代的铭文铜镜,当初6000元买的,一波涨价到最低六七万了。

这时候大学生又急了,让父亲赶紧卖掉,他父亲却不慌不忙,愣是又放了两年,最后成交价破了六位数。

这时候大学生才有点儿明白了,但还是改不掉年轻急躁的毛病,催促着父亲把剩下的全卖了。

父亲语重心长地跟他说:“古玩行业,确实是买进容易卖出难,并不是想卖就能马上卖的,没有耐心就搞不了收藏。”

当初,老藏家也是性子毛躁,收了很多古董,但长时间变不了现,一气之下砸了一堆瓷器。

后来渐渐想明白了,自己还是被“暴富思维”影响了,搞收藏的目的就是挣钱,然后钻进“快进快出,低买高卖”的怪圈里出不来。

把古董当股票玩,结果一地鸡毛,被骗了一大笔,自己还砸掉了一些精品。

这玩意就应该当个纯粹的爱好,千万不要当成“发财”的手段。否则各种假货做局、拍卖诈骗、专家套路甚至法律风险,都如影随形。

只有静下心来,以“留为千古作好玩”的心态去欣赏、传承,最重要的是去伪存真、去残求精,把眼力练出来。有时候不用强求,财富自然而然就来了!

年轻人的收藏(图源网络)

父亲问大学生:“你当初死缠烂打,跟我要了8000元买了一双球星联名款运动球鞋,是为了以后能卖几万元吗?”

大学生回答:“当然不是,我买球鞋就是单纯的喜欢那个球星,这个限量款以后买不到了,没准真能升值呢。”

父亲又问:“那你上大学的时候打零工,挣了2万块钱,都拿来买那什么日本动漫卡牌,也是为了以后能发财?”

大学生无言以对,突然理解了父亲的意思。父亲收藏古玩其实和自己玩球鞋、卡牌、手办玩具一样,都是爱好而已。

至于以后能不能升值赚钱,那完全看缘分。碰到圈子里喜欢的同好之人,高价转让也是顺其自然。

碰到不喜欢这些玩具卡牌的00后,那也是印刷品工业品,“废品”一堆!

我们之所以强行把这些东西和金钱绑定,只不过是受到各种炒作的“洗脑”而已。

然后互相鄙视嘲笑,用“外行”的视角去看待内行的收藏,无外乎给自己找点可怜的优越感。

“审美”是个轮回,也许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古玩了,但是等年纪上来后,又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对古玩文物自然而然的又关注起来。

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都是真正的文化精髓!不要用“能不能卖出去”来粗暴地衡量一件藏品,而是扣心自问:这些收藏,真的给自己带来快乐了吗?

1 阅读:11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