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朋党之争——牛李党争,宰相轮流做,你方唱罢我登场

逍遥游说史 2024-08-11 23:32:31

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有党争,往往都是王朝统治的后期,他们为了自己所在朋党的利益与敌对方进行争斗,比如汉朝有党锢之祸、明朝有阉党和东林党之争等,唐朝也有党争。唐朝的党争是由一次科举考试引爆的。

唐穆宗时期,围绕着一次科举考试,唐朝官僚队伍内部发生了一次纠纷。

唐穆宗

这次科举由右补阙杨汝士和礼部侍郎钱徽主持。考试前,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和翰林学士李绅都给钱徽写过信,嘱咐他照顾自己的亲属。等科举考试发榜之后,段文昌和李绅都十分意外,他们的亲属没有一个考中的。相反,考中的分别是宰相郑覃的弟弟郑朗、宰相裴度的儿子裴譔、中书舍人李宗闵的女婿苏巢,还有杨汝士的弟弟杨殷士。

主考官显然是没有把段文昌和李绅放在眼里,把名额给了官更大的人的子弟了,这让段文昌和李绅极为愤怒。段文昌向唐穆宗检举说:“这次科举考试中录用的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都是靠关系才考上的。”于是,唐穆宗派人向翰林学士们询问这次科举考试究竟考得怎么样。李德裕因为李宗闵曾经上书弹劾过自己的父亲,就很痛恨李宗闵,翰林学士元稹也和李宗闵有些嫌隙,所以唐穆宗在问他们的时候,李德裕、元稹和李绅都说段文昌说得对,那些人确实没有真才实学。唐穆宗听了翰林学士的话,就下诏重考,已经录用的郑朗等4人取消资格,并把主考官杨汝士、钱徽和李宗闵都贬到地方任职。

这样一来,朝廷官员因为这次科举考试有人利益受损,有人得利,矛盾激化了。李德裕与李宗闵本来关系就不合,到这时更是水火不容。为了打击对方,两个人都拉帮结派,组成自己的小团体,互相对对方进行百般攻击。古时候,官僚为自己的利益组成的小团体称为朋党,李德裕与李宗闵之间的争斗也被称为朋党之争。因为李宗闵团伙中的牛僧孺地位和李德裕不相上下,李宗闵死后团伙由牛僧孺领导,所以两个团伙之间的朋党之争又被称为“牛李党争”。

牛僧孺刚开始在朝廷担任户部侍郎,很受唐穆宗的器重。当时有一个大臣为了升官向很多人行贿,事发后他的行贿名单被朝廷得到。行贿名单上列满了朝中的大臣,其他大臣的名下都写送了多少钱,只有牛僧孺的名字下写着:“某年某日,送给牛僧孺一千万钱,牛僧孺不收。”唐穆宗看到后非常高兴,对身边人说:“我果然没有看错人。”牛僧孺因此被任命为宰相。

牛僧孺

当时李德裕在朝廷政绩卓著,大家都认为宰相应该由李德裕来做,可牛僧孺却做了宰相。李德裕不仅没能做宰相,还被下放到地方任职,8年也没有升迁。李德裕认为是牛僧孺排挤自己,对牛僧孺怀恨在心。李宗闵趁机和牛僧孺联合,共同对付李德裕,将李德裕的同党都赶出了朝廷。

唐文宗年间,李德裕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负责在四川抵御吐蕃和南诏的入侵。李德裕去之前,四川屡次遭到南诏的侵犯,民不聊生。李德裕到四川后走遍四川的山山水水,查看地形、整顿军备、训练士卒、修建工事、囤积粮草,使四川的边防局势有了很大的改观。

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率领所部向李德裕投降,李德裕趁势占领维州(今四川里番县),并请求朝廷允许他带兵进攻吐蕃。唐文宗召集大臣共同商议李德裕的建议,其他大臣都赞同李德裕的建议,只有牛僧孺反对。牛僧孺对唐文宗说:“现在唐朝和吐蕃和好,不能背弃合约。另外,吐蕃实力强大,一旦开战,对唐朝百害而无一利。”唐文宗被牛僧孺说动,下令李德裕把维州归还给吐蕃。吐蕃在唐朝和吐蕃交界的地方以极为残忍的手段将悉怛谋等人杀害,李德裕眼睁睁看着悉怛谋等人被杀害却无能为力,对牛僧孺更加痛恨了。

后来,牛僧孺因为对反叛的藩镇姑息迁就让唐文宗十分不满,被迫辞去宰相到地方任职,李德裕被升为宰相,而李宗闵当时也在朝中担任宰相。李宗闵和李德裕在朝中各自带手下,互相排挤,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当时,河北地区有地方割据势力反叛唐朝,朝廷又有朋党之争,唐文宗很发愁,认为朋党之争比河北的反叛更难对付。唐文宗常说:“消灭河北的叛贼很容易,可想要根除朝廷中的朋党太难了。”李宗闵和李德裕斗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两人都被贬出了朝廷。李宗闵被贬为潮州刺史,潮州距离长安八千里。而李德裕被贬出不久就靠行贿宦官又当上了宰相。

唐文宗死后,唐武宗即位,李德裕更受信任,牛僧孺、李宗闵及其手下都被贬官到了边疆。不过唐武宗死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的厄运来了。唐宣宗向来就讨厌李德裕,上台后马上就将李德裕免职,把他贬到海南岛,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又被召回朝廷。不过李宗闵还没回到朝廷就死在了自己被贬官的地方,牛僧孺回到朝廷后很快就去世了。李德裕一直没有被调回朝廷,最后死在了海南岛。

唐朝的党争既有传统士族与庶族斗争的一面,又混杂了大官僚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争斗中两派又援引宦官作靠山,得势后便大力排挤政敌,从而演变为掌权而进行的互相倾轧,结果进一步加深了统治危机,加速了李唐王朝的灭亡。

李德裕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