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再到菲舍尔:成长型投资的思想谱系

基歪财说 2024-04-28 20:42:44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价值投资可以说是投资界的主流思想。它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由著名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这位被誉为"华尔街教父"的投资巨匠认为,投资的关键在于寻找市场上被低估的股票,也就是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只要耐心等待,市场就会纠正这种低估,股价终会回归其内在价值,从而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格雷厄姆的学生沃伦·巴菲特后来将这一理念发扬光大,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投资"体系。他强调要像买企业一样买股票,看重的是企业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前景。巴菲特的投资业绩无人能及,他也因此被奉为"股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价值投资"几乎成了股市投资的代名词。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种新的投资理念开始崛起,那就是"成长型投资"。这种理念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一批以菲利普·菲舍尔为代表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那些增长快速的新兴企业。他们认为,对于这些公司,传统的估值方法并不适用。因为它们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未来的成长潜力上,而非当下的资产和利润。

菲舍尔在他的著作《怎样选择成长股》中提出,要想找到优质的成长型公司,关键要看三点:一是公司是否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二是公司是否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三是公司所处的行业是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三点后来被称为"菲舍尔三原则",成为成长型投资的理论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经济的崛起,成长型投资开始大放异彩。一大批科技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虽然起步时规模不大,但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前沿的技术,实现了跳跃式的高速增长。投资者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持有这些"明日之星",往往能获得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超额回报。

以美国股市为例,过去20年中表现最好的股票,几乎清一色都是科技类的成长股。像亚马逊、谷歌、苹果、Netflix、特斯拉等,它们代表了新经济时代最耀眼的明星。投资者如果在它们的早期就能慧眼识珠,并长期持有,回报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成长型投资虽然诱人,但风险也不可忽视。因为成长型公司往往处于新兴行业,商业模式尚未完全验证,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大。而且,由于它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未来,因此股价对预期变化非常敏感,波动性很大。一旦增长预期落空,股价可能会大幅下跌。

所以,成长型投资对投资者的眼光和判断力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把握行业趋势,评估企业的成长潜力;又要擅长甄别真正的"成长股"和昙花一现的"概念股"。更重要的是,要有长远眼光和足够耐心,愿意陪伴企业一起成长,分享它长期增长的果实。

总的来说,成长型投资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投资哲学。它不再满足于"捡烟蒂",而是希望投资于那些代表未来的创新型企业,分享时代发展的红利。它更加强调前瞻性思维,敢于布局新兴产业,同时也更能容忍短期波动,追求长期价值的实现。

当然,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成长型投资,其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挖掘并分享优秀企业的长期成长收益。它们只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上有所不同。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无须教条地选边站队。我们完全可以博采众长,吸收两者的精华。既要重视企业的基本面,寻找"幼苗"型的投资机会;又要放眼长远,布局"参天大树"型的优质资产。在动态变化的市场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开放的思维模式,这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