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应当警醒!被中国教育舍弃的珠算,日本将其视若珍宝

墨忆史谈 2024-10-24 18:04:29

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珠算,曾为原子弹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有着2600多年的悠久历史。

然而,现在的国内学校鲜少能见到珠算,反倒是日本将它编入了教材之中。

被中国教育遗弃的珠算,难道真的要被日本偷走了吗?

被踢出课堂的文化瑰宝

2001年,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取消珠算。2012年,部分全国性会计比赛也相继取消珠算项目,大中专学校会计专业也不再学习珠算。珠算,为何会被放弃?

对此官方给出了具体理由,因为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落后于计算器,且其繁琐程度也容易给学生学习造成负担。取消珠算教育,既能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也能让学生得到“减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珠算一直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小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不仅如此,珠算也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见证了源远流长的历史。

珠算的起源最早可追至西周时期,那时的算法分筹算和珠算,石子是用来进行珠算的计量工具。虽然两种算法是并行发展,但因为珠算未形成独立体系,故而人们都普遍用木枝做筹算。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出了位擅长计算的计然,他依靠出色的计算能力帮助越国跻身“春秋五霸”。此时国人已经具备计算能力,会在脑内模拟筹算,故而这种算法被称为筹心算。

计然正是筹心算的代表人物,除他以外,汉武帝时期提出“盐铁官营”的桑弘羊也有着出色的心算能力。而随着朝代更迭,市场经济的大繁荣,又促使筹心算迎来了一场大革新。

直至唐朝,中国沿用的算法主要为筹算,在计算时没有相对应的识记口诀。然而中唐“安史之乱”后,各行各业的计算需求愈发变大,也因此促进了算法的新一轮变革。

这便是珠算,它借助算盘为计量工具,处理复杂计算的能力远高于筹算。于是从中唐往后,由珠算衍生出的各种算法成为我国的主流计算方式,慢慢融入大众的生产生活之中。

珠算的诞生是为了简化复杂的商业交易,这一技术的成熟,要归功于程大位编撰的《算法统宗》。基于这本数学巨著,珠算在新中国成立后“身价”飙升,成为我国小学生的必学课程。

作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九十年代以前,珠算在中国教育占据着非比寻常的位置。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珠算,为推动珠算传承,国家方面也不断推出新的政策举措。

1952年,我国出台《小学珠算教学大纲》,1963年又提出“珠算讲授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 上世纪八十年代,珠心算将珠算技术带入新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那时的珠算可谓人气爆红,一些地区为选拔人才会举办珠算考试,甚至科研人员在进行大项目的数据计算时也会用到珠算。然而,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珠算的影响力逐渐变弱了。

1986年,我国《小学数学大纲》中对珠算的要求降低为“学好加减法和乘数是一、两位数的乘法”,1992年又变为珠算只学“加减法”。2000年,珠算用到的算盘直接沦为计算工具。

现实生活和技术发展的变化,使得珠算在中国教育体系的存在感不断降低,直至2001年完全脱离课堂。国人普遍觉得,计算机已经能解决所有计算问题,效率也比算盘高出许多。

即便珠算在我国有着2600多年的历史,但当今很多人已不知算盘是何物,算盘课更是完全从校内外课堂中销声匿迹了。然而,被中国教育遗忘的珠算,在日本却是火得一趟糊涂。

令人警醒的日本“珠算潮”

大约五百年前,珠算被传入日本境内,在17世纪成为日本各阶级民众的必修技能。譬如“寺子屋”的私塾教育,用算盘教日本人学会读、写、算,使珠算逐渐在日本形成一种固定潮流。

虽然珠算在日本的发展史很短暂,但日本人对珠算的学习热情很高,甚至有祖孙三代都去珠算班学过珠算。此外,一些媒体和报刊也积极宣传珠算,很多日企也将其作为招聘条件之一。

再上溯至国家,日本教育部为推广珠算,规定日本学生必须从小学三年级起学习珠算。据统计,日本单是私立学校就有4.3万人在学习珠算,为珠算开设的补习班更是超过了5万所。

2012年,日本全国珠算联合会理事长梶川真秀在《关于日本的珠算教育》中,明确提出日本小学3-4年纪要有珠算加减法的课程。可见为推行珠算课程,日本从上到下都在倾尽全力。

不同于我国,日本希望让珠算得到全民化普及,从而作为一项技能被永久流传下去。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日本积极开办各类珠算竞赛,譬如每年8月8日举办的全国性珠算比赛。

这场比赛又被成为“算盘日”,参赛者人数限定为500人,年龄范围从8岁横跨到60岁。通过号召各路珠心算高手同台竞技,既可实现推广珠心算的效果,也能让人们充分享受珠算。

有日本官员认为,练习珠算让日本人的左右脑潜能被充分开发,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他们看来,珠心算不单纯是一项必须学习的技能,更是培养日本国民算数技能的一种手段。

当然,在日本不留余力的推广珠算时,我国也在努力使珠算重归公众视野。2013年,我国珠算作为第30项非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便是一个不得了的突破。

又比如我国开设的“珠算博物馆”,作为全国珠算文物史料的聚集地,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推行珠算文化的交流活动。借助这种方式,珠算即便不能回到课堂,也能得以继续传承。

时至今天,对于珠算是否应该回归我国课堂,国人观点仍存在分歧。但从日本对珠算的热衷程度来看,我国仍有必要加强对这一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防范西方国家将其据为己有。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