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一妻两妾和四个儿子,后来都怎样了?

读书悟道君 2024-10-04 12:42:39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身为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写了最后一封家书:

大姐:

我部这次与日寇浴血奋战,伤亡惨重,为我从军以来历次战斗所未有。眼见官兵如此伤亡,我心中十分沉重。今后战斗必更加严重,生死存亡,难以预卜。请大姐再勿为我挂念,只要把孩子们照顾好,教育好,我即感激之至。现派人送去伍仟元和为今后家用,望查收。

信中的这位大姐,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第一任妻子高艺珍。她对韩复榘不仅从一而终,而且在韩复榘被枪杀后,她历尽人间疾苦,顶着“逃兵家属”的罪名,依然把孩子们培养得十分优秀。

高艺珍出身书香门第,伯伯是民国时北师大古文字教授高步瀛,但她本人并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知晓更多的仍是“出嫁后,公嫂敬,丈夫穷,莫生嗔”的《女儿经》。

她比韩复榘大两岁,在生活上对韩复榘始终保持宽和的态度。

韩复榘有赌博的恶习,时不时有债主找上门。两人成亲时,有人来高家讨债,高艺珍二话不说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撸下身上带得首饰替丈夫还了债。

婚后不久,韩复榘本着“人走债消”原则,决定去闯关东,投奔他的大哥韩复森。高氏也决定嫁鸡随鸡,夫唱妇随,开启了跟着丈夫闯天涯的生活模式。

结果大哥没找到,盘缠也花光了,无奈之下,韩复榘只好入了清兵营,而高艺珍则安居在辽宁新民县。

清军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的管带是冯玉祥,当时冯急需找一位“司书生”,最好是做过“帖写”的人,而韩复榘父亲是前清的秀才,自己也算是半个文化人,因此成为冯的最佳人选。

1911年,韩复榘跟随冯玉祥参加滦州起义,先是被捕后被遣送回乡。1912年,冯玉祥的舅舅陆建章做了袁世凯的左路备补军统领,冯玉祥因此东山再起,成为前营营长,之后韩复榘再次投靠了冯玉祥,此后一直追随冯十几年,成为冯“十三太保”的成员之一。

1916年,韩复榘得到冯玉祥的提拔,当了连长,他第一时间把高艺珍接到身边随军。此后,韩复榘带军在外攻城略地,成为山东省主席,率领山东军民进行抗日,高艺珍基本都在丈夫左右,为他分担着战场外的压力。

在高艺珍40岁之后,韩复榘先后又娶过两任小妾。娶徐水仙时,他说高艺珍是小脚,带不出门,而徐水仙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是一个在红尘里翻滚的风情女郎。

嫁给韩复榘后,徐水仙更名纪甘青,进门后看不起高艺珍,处处与其作对,最后韩复榘只好安排高艺珍住进山东省府东大楼,而纪甘青则住在省府后面的小公馆。

由于韩复榘军务繁忙,三五日不回家是常事,纪甘青耐不住寂寞便与一个勤务兵通奸,被韩复榘知道后,最后几乎被禁足于深楼。

第三任名叫“红菊花”,原名叫李玉卿,本是正派人家出身,兵荒马乱,家道中落,李玉卿逃难到济南后,无以为计,走上了娼妓之路。韩复榘娶了“红菊花”后,她才改回原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山东处在日军南上北下的路之中,是要害之地。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韩复榘不可能像过去军阀大战那样,为保存实力朝秦暮楚。

为了家人安全,他把高艺珍送到了曹县,此后二人再没见面。

日军进攻山东时,韩复榘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在德州日军血战韩部三个师,导致韩损失过半,而老蒋又调走了他的炮兵,在军事上极为不利,之后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主动放弃了济南,不战而退,使得黄河防线迅速崩溃。

1938年1月11日,韩复榘被老蒋以临阵退缩的罪名枪杀。韩复榘死后,韩家基本散了,二太太纪甘青原在宁夏躲避战乱,后来到武汉收了韩复榘的尸体,此后与高艺珍有过几次见面;三太太李玉卿把自己生的儿子丢给高艺珍,也走了。

此后的高艺珍独自一人带着四子一女过起了四处流浪的生活。在高艺珍最无助的时候,原西北军将领闻承烈出手相助,把高艺珍一家接到了西安生活。

1949年,北平解放,高艺珍租住在北京灯市西口的富强胡同,当时家里经济十分困难,为了省房租,高艺珍想到了张学良曾送给韩复榘一处宅院。

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当时北京市 敌产处理委员会写了封信,信中陈明缘由,希望人民政府能将那套房发还给她。

当时的负责人是董必武,两周后高艺珍就收到了答复,房子可以发还,依据是:韩复榘不属于奸逆,也不是战犯,他的财产应当予以发还,高艺珍喜极而泣,她终于摘掉了“逃兵家属”的帽子。

在高艺珍的艰辛付出下,韩复榘的四个儿子中三个儿子都成材了。长子韩嗣燮因父亲之死受到刺激,病逝于精神病院;次子韩嗣燠长大后曾在武汉大学就读,解放后考入军政大学,并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复员后在兰州电力技工学校任教;三子韩嗣烽先是考入了四川的国民党中央军校,解放后在西安从事运输工作;最小的儿子韩嗣煌考入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又出国留学于奥地利,后回国定居。

1957年,高艺珍病逝于北京,享年67岁。

高艺珍的一生是辛勤付出的一生,韩复榘活着时,她围着丈夫孩子转,韩复榘死后,她围着困苦的生活和孩子转,她脚是小,但意志强大,走得慢,但每步都留下了足迹。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