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时期,毛主席的头发是否一直长发遮耳?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8-08 04:05:00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这首《沁园春·长沙》,是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在去广州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自1911年来到长沙,毛泽东在这里开始了在长沙长达12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一、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毛泽东与一批志同道合的学友成立了新民学会。“五四”运动时期,他又组织领导了湖南的“驱张运动”。1920年9月,毛泽东与何叔衡在长沙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并在次年出席中共一大。之后,他在长沙建立了中共湖南支部,开展工农运动。直到1925年9月,他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才离开了长沙。

在离开长沙前夕,毛泽东来到橘子洲,面对湘江美丽秋景,联想到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抒发了一位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2007年2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长沙市委、市政府在橘子洲矗立起一块毛泽东的艺术雕塑。雕塑是以毛泽东1925年在广州时拍的一张照片为基础,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它高32米,长83米,宽41米,最引人注目的是毛泽东一头飘逸的长发被风吹起,艺富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与橘子洲风景区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突出表现了伟人青年时代胸怀大志、风华正貌的气概。

雕塑落成后,长沙市民发现,雕塑上的毛泽东,留着“有点酷的飘逸长发”,很多人颇感意外。因为之前大家看到的毛泽东雕塑,要么是领袖在向人民挥手,要么是披着大衣气度非凡,像这种留着飘逸长发的造型,在全国都比较少见。

据雕塑的创作者之一的谢立文说,“设计成现在这个样子,是正常的。以往大家看到的毛泽东像都显得很规矩、严肃,我们在创作这座青年毛泽东雕塑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要和以往的形象区别开来。因此在查阅了大量主席年青时的照片后,决定真实还原当时主席的发型,配合《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飘逸旷远的意境。”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扮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外特征:顶着一个顶部压得扁平,两侧鬓角上方高高凸起的大背头。从主席青年时候留下来的照片可以看到,这个发型,是非常接近历史的。

二、

历史上,不同的发式曾是区别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标志,也是不同身份的象征。

史前时期,人们都是披发的,后来汉族地区开始出现了发辫,就是将头发用绳带束起来,而很多少数民族却依然保存“披发”的习惯。于是,“束发”还是“披发”,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重要区分。

自从儒家从伦理的角度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毁”的观点后,保护头发成为当时人们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去掉头发的“髡刑”,也成为刑罚的一种方式。在特殊情况下,人们还会“割发代刑”,以示惩罚。三国时的曹操,就曾“割发代刑”。这也表明古人们对头发的重视。

清军入主中原后,头发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清朝统治者意识到发式等民俗对于保存民族心理的重要性,为了增加统治力度,在入主中原之后,颁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随着剃法令的实行,清朝不仅统治了人们的身体,也使控制了人们的心灵。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蓄头发也成为太平军反抗清朝的一个标志。他们每攻占一地,发布的第一道公告往往就是“蓄发令’,要求人们重新留起头发。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也规定官军民一律剪掉辫子,有不遵者,以违法论。剪不剪头发,也成了革命与否的标志。这也说明在清末民初那个年代,发型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也成为政治性的表征。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陶菊隐,辛亥革命那年正在长沙明德中学读书。据他回忆说:“剪辫子是光复后最早形成的一种风气,大家认为不剪辫子就是甘心当亡国奴的明显标志,于是在学校中剪掉同学的辫子,当街剪掉路人的辫子。施者每每引以为乐,受者亦或啼笑皆非。有些遗老和顽固派害怕没有辫子见不得皇帝,就把辫子盘在头顶上用帽子遮盖起来,或者索性把头发全部留起来,改作道士装,借以躲过一劫。”

三、

当时的毛泽东,也受此风气影响,在湘乡中学搞了剪辫运动,不但剪了自己的发辫,还和另一位同学一起剪了十多个同学的发辫。

对于剪掉辫子,有人兴高采烈,有人垂头丧气,有人哀号连天。毛泽东认为:剪辫子是一种社会改造工程。旧习俗一朝要革去,在社会中产生的震荡的确不小。

剪掉辫子后,很多青年留起了欧洲军人式短发。这种发型的特点是头颅两侧及后面剃得极短,从双耳及颈底向上的头发剃光,大约露出1英寸的头皮,头顶则精心蓄长发,梳理为分头或背头并抹上发油保持发型,看起来非常干练。

还有一些年青人,则在发型上学习起了日本。当时的日本流行的都是更适合东方人发质的板寸,因此很多留学过日本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如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何应钦等,都留起了日式小平头。

毛泽东却并没有“随大流”,年轻时期的他,选择的是带鬓角的长发。

这种带鬓角的长发,特点是沿发际线垂直留出有锐利线条感的直线,鬓角下方修整成90度直角,长度至耳下,能塑造突出的面部棱角,体现阳刚之气,很受年轻时的毛泽东的喜爱。

井冈山时期,有一次毛主席便让自己的勤务兵曹庆维给自己理个发。曹庆维胆子也大,给毛主席剪了一个中分式。从那以后,这个发型也陪了毛泽东很长的一段时间。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访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给毛泽东拍过很多照片。在这些照片上,都可以看到毛泽东留着的是这种“中分头”。

直到40年代后,毛泽东才更换了自己的发型。他的新发型以斯大林的发型为模本,是一种“背头式”。但毛泽东的新发型较之斯大林要蓬松得多,这也导致他的两鬓头发无法后梳,只能任由轮廓向两侧伸出。从正面看,鬓角的轮廓线条被修得更圆顺,没有斯大林发型的那种切割感。

从那以后,毛泽东的这种发型,也迅速成为中共领导人的标准发型。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刘少奇、周恩来和朱德等领导人,都选择了和毛泽东同样的发型。

1945年晋察冀画报社出版的《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近影集》,是已知的第一本公开出版的毛主席个人影集,共发行 5000 册,上面便记录了毛主席发型从中分慢慢过渡到大背头的时光。

四、

1958年,杭州理发师钱水桃接浙江省委书记江华和省公安厅警卫处处长伍一的通知,让他马上整理行装到武汉,给所有到会的中央首长理发。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的秘书罗光禄马上把钱水桃接到武汉东湖宾馆,钱水桃这才知道,他要服服的人是毛主席。

得知是给主席理发,钱水桃的心情十分紧张,害怕理不好会影响主席的光辉形象。主席好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和蔼地说:“钱师傅,你先坐一会儿。我的头发有不少时间没理了……到我这里来工作习惯不习惯?”

钱水桃看得出来,主席和自己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是想消除自己紧张的心情,于是集中精神,仔细地研究主席的发型。他发现主席当时的头发比较长,两鬓的头发一直把耳朵盖住,于是大着胆子向主席建议说:“主席,我想给您的发型改一改,您看怎么样?”

主席听到钱水桃的话,很随和地说:“好,你看着办吧。”说着便捧起一本书,边看书,边和钱水桃闲聊起来。钱水桃也拿出看家本领,为主席理发,重点是把毛主席鬓角的头发剪短了一些。

过了一会儿,钱水桃理完了。他壮着胆子对主席说:“主席,好了。您看喜欢不喜欢?”

主席放下手中的书,抬起头对着镜子仔细照了照说:“哟,年轻了起码10岁,蛮好的,蛮好的!”

从此以后,毛泽东一直保持着这个发型。这个发型也很快为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所接受、所熟悉。这个发型也陪伴了毛泽东的后半生,后来天安门城楼上挂着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留的也是这个即庄重又独特,更能体现伟人精神气质的发型。

主席这个发型的特点在于它的鬓角和后脑勺剪得很短,这两部分更接近板寸的处理方式,而其他部分则留得较长,齐刷刷向后梳去。

选择了这个发型后,毛泽东非常满意,经常梳头。他曾对手下工作人员说过:宋代苏东坡曾说,‘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可见古人就已经发现了梳头的养生保健价值。

五、

李银桥是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知晓很多毛泽东鲜为人知的生活片段。他在《红墙警卫》中就回忆了毛泽东梳头保健的故事: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后来的渡江战役中,毛泽东几乎每天都是通宵达旦地工作。在东北战场的紧急关头,毛泽东已经两天三夜没合眼了。李银桥用尽了办法想劝主席睡一会,可怎么也不管用。

一番软磨硬泡后,李银桥终于使主席“让步”,他搬来一张躺椅,说:“主席,您躺在椅子上看文件,我给您梳头,这样既不影响您工作,又可以休息。”毛泽东赞许地说:“好,好,这个好。”

就这样,毛泽东躺在椅子上批阅文件的同时,李银桥一遍又一遍地为他梳头。不知不觉,毛泽东就睡着了。

自此,李银桥和其他工作人员给毛泽东睡前梳头的做法,一直坚持了下来,毛泽东非常乐意接受这一解乏催眠的好方法。

总的来说,毛主席发型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最初腐朽落后的辫子头,到求新求变的中分的求,最后再到成熟的一大背头,不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部近代史么?

参考资料:

中新网:《理发师回忆:毛主席发型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文摘报》:《“主席发型”的变迁》

4 阅读:13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