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静语悟人 2024-10-21 09:49:28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当不再分辨善恶的时候,真实的你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从幼年到如今,你是否思考过,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探寻那个真正的自己?

01

人生犹如一段历程,生命也是一场有尽头的旅行。

我们在这过程中常常过得并不是事事顺心,缺乏快乐,满心不满。

或许有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自己身为企业高管,生活无忧,有房有车。

更有温柔且富有的伴侣,聪明伶俐的孩子,日子过得舒适惬意,又何必自寻烦恼去寻找真实的自我呢?难道是脑子糊涂了?

若你这样想,或许确实该恭喜你,因为你已然拥有了众人羡慕的一切。

但我们也应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当下所拥有的,仅仅是此刻的拥有,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或许源于外部因素,由于外界的巨大变动,使得我们所处的环境改变,进而走向衰落。

我们以为拥有的优秀伴侣,也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突然离去。

即便是我们认定会永远陪伴自己的孩子,也可能在某天离家原走。

所以,说到底,我们究竟拥有什么呢?这些假设难道不会发生吗?在这变幻无常的现实中,我们自己到底拥有什么,又能够长久拥有什么呢?

甚至可以说,我们连自己都无法真正拥有,因为太多人表面上爱自己、珍惜自己,却做出一些不计后果、不管代价的鲁莽行为。

于是,在某个瞬间,我们可能就会失去一切,而这一切原本就不属于我们。

02

面对如此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答案该从何处寻找呢?答案就从认识自己开始。

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让你的心灵回归成长的状态,这是一种本真的状态,超越自我,超越现实,并且保持这种状态。

并不是要我们回到幼稚无知的状态,而是要我们保持对万物的好奇,享受生命所带来的成长与收获。

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的痛苦在于,拼命追逐物质的满足,从未感受到物质带来的幸福。

我们中的许多人看到别人追求房子、车子,便也盲目跟风。

付出巨大代价刚刚拥有了房子和车子,却又立刻渴望更多的物质财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填满内心的空虚。

我们甚至都没来得及好好感受房子的温暖与舒适,就又被迫为了还清房贷和车贷而拼命奔波。

于是,当我们年老体衰时,发现房子已陈旧不堪,车子也无法行驶,甚至自己连做事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才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突然变得毫无意义。

它们虽然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们的存在,甚至从未真正意识到它们的价值。

这时候,我们不仅会觉得自己的一生虚度了,还会满心懊悔与不甘。

说白了,年轻时我们觉得拥有了整个世界,但到老才发现,自己一直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也在不断地抛弃自己。

懂得认识自己的人,能够在忙碌且浮躁的社会中,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正如我们会发现,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瞬间、细微的生活片段,往往更能带给我们心灵的触动和满足,也能激发更强大的情感力量。

03

我们要清楚,财富是无穷无尽的,欲望的沟壑永远无法填满。

当然,我们更要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基本的衣食住行所需的经济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不然怎能饿着肚子谈理想?

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之所以穷困潦倒,或者即便腰缠万贯却依然不快乐,原因并非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获取幸福感的心灵早已被尘埃蒙蔽。

就像这面心灵的镜子,再也映照不出生活中的美好与惊喜,他们要么抱怨命运不公,要么埋怨社会不平,要么依靠不断增加的消费来满足自己无法满足的欲望。

穷就归咎于外部因素,于是更加不快乐,即使富足了也常常感到痛苦,以为幸福只能用金钱来换取。

他们从未思考过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从未真正认清自己的需求。

一个连自己都无法认识清楚的人,又怎能做出正确的事情来取悦自己呢?

培根说:“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放下浮躁之心,全然活在当下,不执着于过去的成就,不忧虑未来的未知,回归求知的心态。

如此,才能享受生命带来的宁静,淡化生活中的得失,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

8 阅读: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