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同时也是一位闻名遐迩的美食家。他的一生,每到一处,均会留下一段与美食相关的佳话。
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九月,苏轼不幸被贬官到岭南。同年十月,苏轼经过一番艰辛的旅途之后抵达惠州。
在惠州生活期间,苏轼游历山水,纵情诗词,同时还品尝到了诸如羊蝎子、谷董羹、玉糁羹及煨玉芋等当地美食。
一、《食荔枝二首并序·其二》赏析在所有的岭南食物中,苏轼对惠州的荔枝情有独钟。出于对这一食物的喜爱,苏轼特地为它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食荔枝二首并序·其二》,全诗如下:
《食荔枝二首并序·其二》——北宋·苏轼
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枝一株,郡人谓之“将军荔”。今岁大熟,赏啖之余,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诗前小序详尽地说明了创作背景:惠州太守东堂下的荔枝树硕果累累,苏轼品尝之后对它赞不绝口,于是邀请府中官吏前来共享。因为树高难及,他还找到当地的猿猴爬上树去采摘。
饱食荔枝之余,苏轼欣然提笔,以诗歌颂扬了惠州之美。在这首诗中,苏轼笔下的罗浮山是一派四季如春的景象,当地的卢柑、杨梅等水果,出现了相继成熟的盛景。
但是最令苏轼陶醉的仍是荔枝的美味,他夸张地表示,如果能让他一天吃上荔枝三百颗,他就甘愿长居岭南,不再返回京城了。
后人对这首诗多有调侃,笑言一颗荔枝即便小也有二十余克,大者更可达四、五十克,三百颗荔枝重达十几斤,一日三餐如何能够吃得下呢?
然而,也有明智之士指出,苏轼这首诗,乃是用夸张的手法赞美荔枝,正如李白“白发三千丈”的名句,显然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
另外,又有粤语区的朋友提出了一个疑点,他们认为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诗句,或者是源自“一啖荔枝三把火”的误听。
因为在粤地的谚语中这句话的发音,与苏轼的诗句很相近,故有此推测。至于事件真相,其实早已经深埋于历史长河之中。
二、诗中的争议点公元1094年,朝堂上新党势力正盛,苏轼再遭台谏攻击,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被贬惠州。当时他携幼子苏过、爱妾王朝云,跋山涉水来到这片陌生而偏远的土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惠州,苏轼首次深入体验了岭南的风土人情,这份独特的经历,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此时让我们回想苏轼来到岭南的十几年前,当时他曾经从朋友王巩的口中,听说过岭南的风情。还为王巩小妾一句“心安之处,便是吾乡”,写下了一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彼时的苏轼认为,岭南乃是蛮烟瘴雨之地,毒虫肆虐,经济萧条。常人至此,无异于九死一生,而王巩之妾竟能随其共度难关,实属不易。
因此,当苏轼被贬官到惠州之时,他的内心实则充满了忐忑与不安。对于普通人而言,背井离乡除了生活上的种种不便,首当其冲的便是语言障碍的问题。
苏轼作为四川人,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体系,初到粤语区与人说话,自然是“鸡同鸭讲”。比较幸运的是,苏轼在南下途中偶然遇到了一名顾秀才。
两人一番交谈之后,使苏轼对岭南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作诗。其诗如下: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以记之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鲜。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与顾秀才的对话,让苏轼对惠州有了一番全新的认识。从此他开始认为,当地桂花飘香、荔枝鲜美产,实为“宜居之地”。
能与苏轼畅谈惠州风物者,非“惠州通”莫属,或者这位顾秀才本就是岭南当地人。显然,正是顾秀才的介绍,激发了苏轼对荔枝的兴趣。
因此,我们可合理推测,顾秀才在提及到当地的荔枝时,极有可能引用了当地谚语“一啖荔枝三把火”,劝说苏轼:荔枝味美,但不可多食。
苏轼不通粤语,顾秀才讲话又有口音。于是前者误把这句话听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颗”,心中暗自惊叹:荔枝之美味,竟然让当地人一天狂炫三百颗!这东西到底是有多么好吃啊。
于是苏轼下定决心,到了惠州后要一尝究竟。然而,如果说诗中的千古名句,完全源自苏轼的误解,也显得有一些片面了。毕竟,苏轼当时在惠州生活了一共两年零八个月。
其间苏轼在当地修桥铺路,开荒种地,与惠州百姓打成一片。以苏轼的聪明,只怕早就学会了方言,所以他不可能一直搞不懂那句谚语本来的意思。
苏轼之所以“将错就错”,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名句,更多是为了表达对荔枝的极度喜爱之情。
不过,关于“一啖荔枝三把火”与“日啖荔枝三百颗”两句话谁先谁后的问题,在学术界尚有争议。
有人认为,是先有了苏轼的名句,后被粤语区的百姓误传;也有人认为,惠州原本并无此谚语,正是苏轼的名句流传后,百姓根据荔枝易上火的特性,创造了一个新的谚语。
无论如何,“吃荔枝上火”的说法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了,而其源头很可能正是苏轼的这首《食荔枝二首·其二》诗。
结语在苏轼品尝岭南荔枝之前,中国的医药典籍之中并无“吃荔枝会上火的”记载。因此个人认为:“一啖荔枝三把火”的谚语,很可能是“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误传。
中医认为荔枝性温,过量食用的确容易导致口腔溃疡、脸部生疮等问题,加之其纤维和果酸含量较高,易引发消化不良,故而才有了“上火”之说。
前人为了提醒后人吃多荔枝的“副作用”,于是就借用了苏轼的名句,让这一告诫更加生动传神。
苏轼爱吃荔枝,就说“日啖荔枝三百颗”;李白爱饮酒,就说“会须一饮三百杯”,张翰爱吃莼菜、鲈鱼,于是就有了“莼鲈之思”,官不做也要回家去吃,其实这些都只是文学上的夸张。
荔枝、美食、鲈鱼、莼菜,这些都很好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需控制食欲,适量享用这些美食。
千万不要把这些大诗人、大词人、大文学家的艺术表达当成了现实,毕竟暴饮暴食,会损害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苏东坡新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作者:李一冰,2020.05;
《食荔枝二首·其二》,作者:苏轼,北宋;
《苏东坡在惠州的悠然岁月》——《惠州日报》,作者:侯县军,2024.01.30;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作者:苏轼,北宋;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作者:苏轼,北宋;
吃货[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