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海”到“出海”,深圳又一次领跑

微光看社会 2024-08-27 20:49:17

1984年,深圳经济特区在成立的第4个年头,迎来了邓公第一次视察。

在目睹深圳的发展变化后,邓公欣然提笔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不久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掀起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波“下海”潮。

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深圳,成为无数人“下海”的首选之地。

40年后的今天,深圳经济特区迎来44岁生日,早已从当时最高楼只有20层的边陲之地,蜕变成了被称为“奇迹”的国际化大都市。

与之一起变化的,是时代的风潮,“下海”已成历史,“出海”才是当下的主流。但不变的是,深圳仍然是众人向往的福地和乐土。

不久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要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深圳,作为把“开放”刻在DNA里的城市,作为先行示范区,早已先行先试,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大出海时代”。

01

“深圳智造”,迈向全球

今年1月,一艘搭载5000多台新能源车的巨轮,从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出发,驶向欧洲,最终抵达荷兰和德国港口。

这艘巨轮名为比亚迪“EXPLORER NO.1”(开拓者1号),是比亚迪首条滚装运输船,也是比亚迪“出海船队”的首船,更是中国制造的第一艘明确用于出口中国汽车的汽车运输船。

这一次的新年首航,可以说是开启了“国车自运”的新时代,成为了中国汽车出海的又一里程碑。

一个隐藏的小彩蛋是,如果细看比亚迪“开拓者1号”的航行轨迹,会发现与184年前从英国出发前往中国的40多艘战舰几乎正好相反:穿越马六甲海峡,驶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终进入欧洲的水域。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百年前,西方列强通过坚船利炮和鸦片贸易,强行打开中国的国门和市场。如今,中国制造、深圳制造强势出海,用创新和技术征服西方消费者,“智取”西方市场。

这让我想起了,第一次见到比亚迪总部基地里那面世界最大专利墙时的震撼。专利墙上挂着密密麻麻的相框,每一个相框内都是一项专利技术证书,众星拱月般围绕着居中的8个大字——“技术为王 创新为本”。

截至目前,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过4.8万项,成为全球唯一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车企。

与之相呼应的,是在今年5月份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比亚迪在包下一整个展馆的豪气,以及展馆门口宣传口号透露的王者风范:新能源汽车世界冠军。

作为科创之城,出圈海外的“深圳特产”当然不止这两年才异军突起的新能源汽车。

比如无人机。大疆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从2006年创业之初,其实就瞄准了海外市场,经过十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无人机行业独角兽,被称为无人机领域的绝对王者,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所占份额超七成,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

比如全景相机。影石Insta360,相比大疆大众知名度可能稍逊,但已连续五年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市占率第一,超过50%。这家2015年成立的后起之秀,是一家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公司。2023年营收接近40亿元,海外市场就占了约八成。

喜德盛、艾比森、欣旺达……像影石这样低调,闷声发大财的“单项冠军”深圳还有很多很多,2024年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足足有100家深圳企业上榜,全省第一。

就是一批龙头企业和领航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单项冠军”在近几年也加入这场出海大潮。各种全球顶级专业展会上,都能看到深圳展团的身影,更多的“深圳智造”迈向全球市场。

“不出海,就出局”,这句话可能有些夸张,但确实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

今年年初的深圳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支持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不断开辟国际市场‘新蓝海’,让更多‘深圳创造’享誉全球”。

和知名度一起狂飙的,是订单数量,是进出口数据记录。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深圳进出口2.59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9.6%,创深圳进出口同期历史新高,在同期内地城市中排名首位,占了全国十分之一。其中,出口1.65万亿元,增长32.1%,亦为同期历史新高,居同期内地城市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深圳进出口规模已经连续31年位居中国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不少人评价道:深圳出口,“杀疯了”!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深圳在服务者角色上的努力和创新。

深圳海关在促进民营企业出海方面,推出了“便捷通关”服务,预约通关后,海关就会和港口进行协作,货物到了港口码头之后快速地进行查验和放行。

就在上个月,“前海·出海e站通”在前海国际人才港5楼正式启用,为企业“出海”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不仅线上提供丰富的智能化信息服务,线下更有专人专窗提供定制服务。

正如一位创业者所言:“深圳市政府有一个特别好的点,就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基本上对企业不做太多干预,但是在一些关键节点上,扶持又不会少。”

02

跨境电商,深圳狂飙

在深圳今年亮眼的外贸数据中,有一项尤为突出,跨境电商。

今年第一季度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1100亿元,增幅超95%,规模创同期新高。

而今年年初,深圳市商务局披露,2023年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326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4%。

难怪业内会流传这样一句话,中国跨境电商看深圳。

据统计,深圳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数量超过15万家,在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Lazada、eBay等平台几乎占据了中国卖家的半壁江山,亚马逊的中国卖家也有三分之一来自深圳,庞大的卖家群体和市场规模奠定了深圳跨境电商的基本盘。

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抖音、京东国际、阿里巴巴等国内知名平台纷纷加大在深圳投入;东南亚虾皮、俄罗斯Ozon、非洲Jumia等跨国电商平台中国区总部已落户深圳。

从产品端,更能看出深圳跨境电商发展迅速的原因。

当前跨境电商的商品还是以生活消费品为主,涵盖了从服饰鞋包、家居家纺到电子数码、智能家居等大部分“中国制造”的优势产品。

其中有一个趋势愈发明显,自主品牌正在变得“越来越香”。

“最近几个月,我们卖得最好的产品是厨房小电器、室内生活电器、户外新能源、家庭宠物用品等类别的自有品牌产品,在国外非常受欢迎,从‘卖产品’到也‘卖品牌’。”一个跨境电商创业者如是说。

“传统外贸是等着别人给订单,企业没有定价权,‘全球买家’掌握了主动权。跨境电商让我们本土的一些企业找到了品牌出海的机会,成为了‘全球卖家’。”一位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提到,跨境电商的本质是“互联网+跨境贸易+中国制造”,企业产品过硬,政府做好各项服务保障,走出国门的国产品牌就会越来越多。

今年2月,《深圳市推动外贸稳规模稳份额稳增长工作措施》发布。围绕促进产业贸易紧密联动、持续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内外供需高效对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等七大板块推出24条举措。

究其根本,科技创新的城市标签、工业制造业的城市底色,无疑是深圳发展跨境电商最大的底气。

这里有完善的工业化体系和强大的供应链,“想要买到一整条产业链的所有零部件,夸张点说都不用走出一栋楼。”

这里有先天的物流优势,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枢纽城市,有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亚洲最大综合性口岸、中国第三大航空港,可谓海陆空,路路通。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人,不仅有专业人才,更有无数敢想敢拼敢闯的人。

“我们这儿的讲座排期都是满的。但凡与电商相关的讲座交流,都是场场爆满。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这种创新创意的冲动,这种创业去改变命运的强烈执念……这就是一座梦想之城。”

03

深圳故事,全球共赏

舞剧《咏春》剧照 王徐峰摄影

商品、技术、企业品牌……如果说这些方面的出海已经见怪不怪,那么当深圳再出招,以城市为品牌出海,阁下该如何应对?

去年的9月27日晚,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一场历时2个多小时的表演结束,全体演员多次冲台、多次谢幕,现场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包括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荷兰等40多个国家使节和外交官在内的观众,也高举手机拍摄、留影,停留在演出带来的浓烈情绪里,久久不肯离场。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以“舞”叙“武”,用跨越语言的故事载体和艺术表达,凝聚成了一股跨越时空、融通中外的无声力量,叩响了海外友人的心扉,赢得了满堂喝彩。

这是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海外首秀,也是“深圳故事”城市文明全球交流计划的重要环节。

“深圳故事”全球交流计划旨在通过讲述深圳的独特故事,向世界展示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新加坡,则是该计划的海外首站。

深圳一直被认为是世界观察中国改革开放最好的窗口,通过深圳,我们读懂中国, “深圳故事”城市文明交流传播计划,正是希望外界通过深圳,打开与未来中国更深层次交流的窗口。

今年,“深圳故事”全球交流计划又有了新动作。6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及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深圳故事”城市文明全球交流计划在巴黎香格里拉酒店成功举行。

《咏春》则将再度走出国门,于2024年10月4日-6日在法国巴黎会议宫连演4场。

为什么是《咏春》?为什么以创新和科技见长的深圳,会选择在国际城市营销上以文会友?

因为《咏春》拥有“破圈”之力,破传统文化传播“次元壁”,破观众共情“年龄圈”,破文化出海“国界线”。

都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已走上国际舞台,正在加快打造立体城市全球范本的深圳,希望且需要更多的面向世界的展示面。

而《咏春》既是深圳“文化绿洲”开出的一朵花,也是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展示的窗口。根植于中华文明、岭南文化沃土,《咏春》一招一式皆是“岭南风”,一步一拳尽显“国际范”。

更重要的是,《咏春》打出了深圳的精气神。

“英雄站在光里,而我们,愿是那束光”,致敬每一位坚守梦想,默默努力的平凡人,正是《咏春》最打动人之处。

“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城市精神,“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朴素语言,深圳40多年,由此拔地而起。开放、创新、包容、拼搏,《咏春》的故事内核就是深圳城市气质的集中体现。

舞剧《咏春》剧照 张曦丹摄影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李凤亮则从一个文化学者的视角出发,认为《咏春》已经变成了深圳城市文化传奇的一个传播符号。

“《咏春》是一个城市文化艺术品,同时由此触发,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文化营销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咏春》现象是现代城市深圳一次成功的文化营销,它既收获了市场的成功,具有较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取得了城市营销的成功,具有可持续的社会效益。”

以文化出海,带动城市品牌出海,深圳的创新和探索,深圳的不设限,必定会让“深圳故事”在全球遍地开花。

//

舞台上,《咏春》出海,扬帆起航。舞台外,深圳企业在海外“乘风破浪”。

出海新时代,深圳将继续以领航者之姿,带头冲锋!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