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在具体的作战中,身在后方的总指挥与前线的指挥员之间,往往会出现一些想法不一致的时候。
例如,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期间,陈锡联上将曾给肖全夫少将下达过一道开火命令,但阵前的肖全夫却拒绝向苏军开火,惹怒陈锡联:“连我的命令你都不听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战在即珍宝岛位于中苏交界处,整体的位置处于我国境内,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从天空俯瞰珍宝岛,外形酷似一个金元宝,因此得名“珍宝岛”。这座岛屿的归属问题并无争议,一直以来都属于中国,即便是苏联,也在1964年明确表示过,珍宝岛属于中国。
可惜好景不长,这件事过去没多久,苏联的态度就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推翻自己不久前的承诺,宣扬起“珍宝岛属于苏联”的无理论调。领土问题神圣不可侵犯,我军自然不可能让步,面对中国的警告,苏联不仅没有意识到错误,反而变本加厉,不断在珍宝岛搞摩擦。
1969年,苏联入侵珍宝岛,事态不断升级,甚至不惜陈兵百万,还大肆宣扬要利用手中的核武器,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第一时间消除中国核反击的能力。这样的态度简直可以用嚣张至极来形容,因为当时中国也拥有核武器,却依然遭到如此高调的“核威胁”。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面对侵略时也绝对不会畏惧。毛主席当时的态度是,你一定要打核战,那就陪你打核战,原子弹固然威力巨大,但鄙人不害怕。毛主席还说,共产党当年就是靠打游击发展起来的,未来完全可以再进山里打游击。
而且,苏联如果真的敢打大规模核战,毛主席也不害怕,局势如果真的发展到那一步,他就带着中国人民进入苏联领土生活,难道苏联还会在自己的领土上放核弹吗?毛主席早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核威胁,当年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也曾如此叫嚣,事实证明他们只是纸老虎罢了。
所以,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中亚军区,在军事上给我国边境巨大压力时。我军也没示弱,积极调兵遣将,与苏军对垒,严阵以待。苏联和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新中国已经打赢了美国,这一次面对苏联的威慑,照样敢战!
1969年1月下旬,沈阳军区就已经正式接到了中央军委下达的备战指示,整个东北都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其实当时何止是东北,又何止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都在关注珍宝岛,毕竟苏联这次入侵的是一个拥核国家,核大战随时都可能爆发。
此次冲突虽然由苏联而起,但一向爱好和平的中国还是没有放弃谋求和平的努力,主动减少了对珍宝岛的巡逻,尽量避免继续发生冲突。然而,如此善举却没能换来和平,反而让苏军认为我军是示弱之举,态度愈发嚣张,一场自卫反击被迫发起。
自卫反击3月2日夜里,鉴于当时的战局发展,我军派出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侦查分队登上珍宝岛,借着夜色的掩护,顶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悄然在珍宝岛上布置好了雷坑。一切准备完毕后,所有人就留在了岛上,在严寒之中安静的等待着黎明的到来,时刻准备与入侵的敌人交战。
次日上午八点多,苏军派至岛上的几辆装甲车,以及70余官兵与我军的巡逻队遭遇。苏军发现我军以后,立刻摆出了战斗队形,我军也不示弱,在对方开枪以后奋起反击。一个又一个战士中弹倒地,却并未击垮我军的信心,反而越战越勇,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这一战不能输。
最终,我军取得了受伤14人,苏军被击毙31人的战果。捷报肖全夫少将的耳中,令他倍感振奋,同时也开始积极部署接下来的作战方案,肖全夫认为,苏军这次吃了大亏,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提前备战,有备无患。
正如肖全夫将军所料,苏军战败的消息传回以后,立刻惹怒了高层,随即在此后的多天之中,陆续派出数十辆坦克、数百门火炮,以及150辆装甲车。这样的入侵频次和入侵兵力,对比之前有了大幅度提升,意图大举报复的态度显而易见。
随着局势紧张,我军迅速调过来两个师的兵力,以防敌人突然发起大规模入侵。而就在此时,苏军的三辆坦克出现在江汊子,远远的观望我军在此地设立的防区。
这种行为,明显是赤裸裸的挑衅,远在北京的陈锡联将军接到报告以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直接将电话打到肖全夫那里,给他下达命令,让他立刻出击迎战,务必要将前来挑衅的敌军全歼。
将军的考虑想想也是,新中国的开国将帅,无不是从战争中一路走过来,哪里会忍得了如此挑衅的敌人呢?但陈锡联更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位开国上将下达给肖全夫少将的命令,肖全夫却并没有立刻执行,反而坚持不向苏军开火,惹得陈锡联火气更盛:“你难道连我的命令也不听了吗?”
这句话若是放在平时,自然不算什么,但这句话出自一位将军之口,就已经非常重了。可肖全夫将军闻言还是不肯让步,几乎是梗着脖子拒绝向苏军坦克开火,令见多识广的陈锡联也有些不解,语言放缓后,肖全夫这才开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肖全夫认为,自己处于中苏冲突的最前沿,对敌人的意图最了解。而且,他此时有便宜行事的权力,这才拒绝向苏军开火。他之所以如此坚持,那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猜测,敌军坦克此次前来挑衅的目的,并非是一时闹热,很可能带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对此,肖全夫深思熟虑了许久,终于想到敌军此次前来的目的,很可能是想利用坦克激怒我军,诱使我军开火,从而探查我军火力的配置。彼时,我军在前线布置了许多大炮,位置十分隐蔽,被苏军所忌惮,肖全夫猜测敌军此举是火力侦察的说法,被陈锡联接受。
随后,肖全夫将军下令按兵不动,又另外找来一个加强步兵连,让他们带上手里了迫击炮,分别到不同的方位,向着那几辆苏军坦克胡乱开几炮。一来,迫击炮的威力已经足以逼退这几辆坦克;二来,用这样的方式迷惑敌人,让敌人无法摸清我军的火力配置。
就这样,敌人在迫击炮的炮火中狼狈而逃,没能侦察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此后苏军再入侵时,我军则不再客气,全力反击,最终取得一场胜利。
那么,此战结束以后,陈锡联后来对肖全夫是什么态度呢?若是放在国民党军队之中,此战即便获胜,日后恐怕也会受到处罚。但陈锡联的胸襟却远非国民党军官可比,他事后与肖全夫谈及此事时,还笑着夸奖肖全夫做得对,若是听了他的命令,这一战还未必能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