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开人性遮羞布!“杀猪盘”直击上流人士阴暗面,国产剧转性了?

曾琪说娱乐 2024-05-11 21:42:45

《新生》开播,热度确实无法忽视。

井柏然饰演的诈骗犯费可(fake),在剧里男女通杀,不管是优质霸总哥,海归富二代还是外企高管,无一不败在他精心设计的骗局下。

和网飞合作,所以制作还算精良,但不得不承认,它仍有很多国产剧的通病。

费可刚开场三分钟就死了,于是那些被他诈骗过的人收到吊唁信后,都理所应当地只身前往海岛别墅悼念他。

然后他们就被关在地下室,理所应当轮流开始讲出与费可之间的故事。

讲真,看到这开头差点弃了,很怕《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那两个小时带给我的折磨又重新上演。

为了快速推动剧情,每个人出场还附带自我介绍,简直是剧本杀大型现场。

好在,后续剧情还是跟上了。

第一位受害者:有矿叔。

费可在活动上乔装海归,谈吐得体,斯文贴心,瞬间俘获了有矿叔女儿的心,交往半年女生就想结婚了。

这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只是想以女儿为支点,撬动有矿叔这座钱山。

有矿叔也不是吃干饭的,当然不同意女儿嫁给一个还在创业的毛头小子。

不过见面后,发现费可还算老实,再加上他(编造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最关键,费可的爹所在的土矿部正是自己矿地的对口管理机构,指哪打哪。

于是就同意了,这期间他不是没怀疑过费可的身份,很谨慎地调查过,饭桌上也旁敲侧击了。

奈何费可的局确实天衣无缝。

他用着从别的骗局那得到的,摸得着的资源,堵住了有矿叔半信半疑的心。

给有矿叔看全英文的计划书,带他参观成熟的公司,租一个专业演员做妈妈。

最后顺利从有矿叔这里骗走四千五百万,同时害得有矿叔的女儿自杀。

看起来这骗局太顺利了是不是?

一个久经商场的老炮儿居然会被一个毛头小子骗得团团转。

无他,因为他抓住了商人的命脉,看起来无关紧要,实操起来,却能一击毙命。

打动女儿靠情感,而撬动有矿叔靠心理战。

其次霸总哥,这就有点隐晦了。

“他有种特殊的魅力,让人一见如故。”

看看这暧昧不清,还在回味的表情,dddd。

不多说,最后也是陷进了费可的情感旋涡,被骗了两千万。

费可编造的出国经历,是这哥的经历;费可的金融知识,是这哥手把手教的;费可招待老丈人和其他情人滚床单的房子,也是这哥的。

这哥被骗的可不止是钱。

就这,来吊唁的时候还带了礼金,一沓。

对了,他也不是一无所获,费可把他的猫弄丢了,又重新买了只一模一样的,后来他自己的猫又找回来了,所以他还收获了一只猫。

第三个公司高管。

也正是因为接近她,才让费可有机会给有矿叔看了计划书和公司。

同样也是因为情感诈骗,高管损失千万。

第四个学生妹,被费可情感控制,下药送人,用来置换资源了。

费可为每个人量身打造的骗局,确实环环相扣。

当然,剧里也有为了影视效果制造出很多巧合。

比如他跟各方斡旋,用的都是不同的手机,随身带这么多手机真的没有一个跟他发生亲密关系的人会发现吗?

按已有内容,五个受害人之前都在费可的骗局里擦肩而过,但是没有一个人想起来同对方搭个话,于是就让费可有了一骗再骗的可趁之机。

从头到尾,费可都是钻了情感需求的空子,空手套白狼。

这剧也成功地让情感诈骗再一次被大众关注。

上一次聊情感诈骗的还是周冬雨的《鹦鹉杀》,不过可惜将情感诈骗拍得稀碎,主创用“情感诈骗”骗到了每一个走进电影院的观众。

《后来的我们》超长售后,你没做到的,我替你做了。

虽说这剧主打的是反情感诈骗,但很明显,前文谈到的内容很少,仿佛所有受害者都是忽然被戴上了一顶“情感诈骗”的帽子,然后钱就长腿出逃了。

作为观众带入其中受害者的角色,我不禁会想,自己究竟是真的会上当受骗,还是编剧为了剧情发展顺利,而让所有人都深陷在费可的情感里,难以自拔到愿意花费千万。

就像看无脑商战剧时会怀疑,难道所有配角都是降智的吗?

但是情感这个东西,并不客观,所以我不能以我的个人经验去主观判断。

纪录片《和陌生人说话》中,曾经采访过有如此遭遇的女生。

她独立,警惕,也深谙网络的危险,在网上交流时,她会刻意地“端着”。

她跟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都对网络上的情感诈骗不屑一顾,自信不会掉进陷阱。

但是,人不是上了机油,充了电就能自动运行的机器。

人会觉得疲惫、孤独 ,需要情感的填充。

如果对方是油王、普男当然会一眼pass,但是如果对方真诚,自卑,因为情感受过挫,现在只想找个普通人共度余生呢?

不扯远的,如果对方能每天给自己的情绪兜底呢?恐怕绝大多数父母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当对方展示出的软弱,能与自身达到共鸣时,戒备自然消散。

“人都在维持表面的体面。”

当对方不带任何目的出现,我们真的能一眼辨真伪吗?

从受害者角度,这是正常的恋爱流程,毕竟周围通过网恋结婚生子的也不在少数。

接下来,谁会质疑恋爱过程中给对象转账发红包的行为?

等待我们的不是一个单一的人,而是一个已经被锻炼出SOP,深谙心理的老手。

极其懂得如何触及你的内心,你的感情空白,利用你的情感骗取你的信任和依赖。

南京的单亲妈妈,在互联网认识了一个音乐老师。

对方干净有才,对自己温暖关怀,正好填补上离婚伤耗的情感空缺。

图源|bilibili@温度计工作室 下同

她们不是没有怀疑过,奈何诈骗犯塑造的身份真实周密,构建了她们最想要的未来。

从来没有人关心过她单身抚养孩子的不易,也没有人关心她独自还七十多万房贷的艰辛。

再细致一点,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她暴雨天骑电瓶车送孩子上学的狼狈。

女性离婚带娃已经劳形苦心,难道她还没有拥有爱的权利吗?

可恨的是诈骗犯,为何总是受害人在遭受道德审视。

离异的方女士,通过婚恋中心花20万高端定制了结婚对象,结果对方是团伙合作的婚托。(脑海里自动匹配播音腔)

已婚状态的普通男性,被包装成精英男。

还是那个问题,她并不是一开始就相信的,只是感觉对方很诚恳踏实。

图源|bilibili@央视频 下同

一来二去的聊天过程中两人逐渐熟悉起来,慢慢的,对方开始跟她畅想未来,表达出对方女士的爱慕和关心。

趁着这股劲,他陆续开始跟方女士借钱。

基于即将结婚的信任,方女士借给他了。

逐渐,你便能摸索出一条比较鲜明的脉络。

受害者都觉得自己有足够的防范心理,对方一开始也只是以普通人的身份陪伴在自己身边。

态度诚恳,给予自己足够的情感需求共同构造以后的生活。

看似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恋爱流程而已。

可亲密关系到一定地步,就成为了物质收网的节点。

也许我们曾经被骗的经历,在别人的上帝视角里都是“怎么可能会上当”。

这无非是因为我们已经做了预设,对方是个骗子,所以才会用不可思议的态度来面对诈骗行为。

尤其是情感诈骗这个复杂的类目,我们不能站在上帝视角,让所有人都断情绝爱,变成孤岛。

很多人听到情感诈骗受害者的自述后,第一反应是被害人因为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罪有应得。

这跟“受害者有罪论”无二异。

就连“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也会变成一根刺。

他们此刻才是真正的孤立无援。

对于那些受害者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咽不下吐不出的苍蝇?

接触的真实新闻案例纪录片越多,越能体会到普通人的情感需求。

因为情感需求存在,希望找到情感共鸣,共鸣到一定程度就会通过钱来泥塑感情。

钱不是重点,感情才是。

让她承认被骗,简直比骗她还难。

曾经情感的创伤,父爱的缺失,亲人的分离……只要被骗子捕捉到,就是下手的好时机。

这就是诈骗犯的突破口,而女性通常是情感诈骗的下手目标,男性也有,不过仙人跳较多。

对于这类情感诈骗,大众依旧单薄地用“杀猪盘”来形容。

将人比作无脑的猪,将培养感情的过程比作养猪,时机成熟,开始“杀猪”。

杀猪,猪饲料,这些词依旧是充满恶意,这也是潜意识的物化受害者。

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同情其他的受害者,唯独对情感诈骗的受害者,百般挑剔。

因为想也知道结果,表面上说着理解同情,背地里嘲笑她们贪,傻。

对于受害者而言,这就是双重的煎熬。

大众谈起诈骗犯将人性玩弄于股掌之间,仿佛还有丝崇拜的意味。

《新生》更新的过程中,我把原小说《费可的晚宴》也看完了。

原小说费可患癌去世,受害人视角的故事并不真实,他们其实也所隐瞒。

好比有矿叔就是因为自己贪,才逼女儿嫁给费可。

女高管已婚出轨费可。

他们也想从费可身上得到点什么,强化了悬疑,却弱化了人性。

最后费可归还受害人被骗钱财来粉饰他的犯罪行径,再加点深埋心底的爱情来渲染。

所有人就当无事发生一般,各自安好来凑一个大团圆结局。

我本以为剧情会照着原小说的路数发展,但是没想到有所改动。

这一次,所有的遮羞布都被撕开。

这一次,镜头对准了犯罪者。

这是我看完那么多社会新闻后,私心很喜欢《新生》的一个场景。

现实生活中的镜头,都在逼得受害人说出“后悔”,从而告诫大众,轻信感情的下场。

但是为什么很少有镜头能对准诈骗犯,让他们说一说玩弄别人情感,骗钱敛财才是犯罪行为?

我想到西班牙电影大师布努埃尔的《朦胧的欲望》。

这部经典作同样书写的是情感诈骗的凶险,绅士马德奥被女骗子宫缇达引诱入局,不光被卷走无数财物,还遭受了她的折磨、凌辱以及虐待。

甄嬛国际版

而大师手笔的奇绝之处是,宫缇达的骗子身份在出场不到半小时后就已告破。

电影剩下的大半,描绘的不是骗子如何操纵受害者步步深入,反而是明知对方不是善类的受害者,如何愿者上钩。

答案其实就在谜面上:“欲望”。

令人欲罢不能的根源可能是肤浅的情欲、爱欲、物欲,也可能是更深邃、切骨的情感需求。

一位诈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骗子自述,有许多受害者压根不是傻,而是明知如此而亦为之。

他们的生活太过孤独空寂,于是甘愿主动入局,去交换骗子提供的情感价值。

《人民日报》

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人性揭露:

犯罪在暗处,却比我们更懂得“慰藉”人心。

正义在明处,我们却惯于用嘲讽与责怪,继续打击受害者的脆弱。

在欲望面前,没有人能做到永远的清醒。

或许我们反而要向骗子们“取取经”:

直面人性固有的脆弱与需求,我们给予彼此的情感能量足够强大,心灵留下的可乘之机才会越少。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