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进口食品何时休?

镐京笔 2024-04-11 16:42:55

2024年的跨年夜,浐灞海购的负责人郑译韬与同事们坐在西安跨境电商产业园的二楼办公室里,面面相觑,沉默寡言,本来打算大干一场的几人,正面临着海购平台上的进口食品销量远不及预期的现实冲击。

办公室的桌子上,摆放着好几袋紫皮糖,一袋是俄版的,其他几袋都是来自国内不同的生产地,而这些所谓的“国版”,实际上就是俄版的仿品。

乍一看,几个版本的包装基本没什么差别,一模一样的外形,一模一样的文字,但每一版的味道都不尽相同。

从国内网购平台到实体商店,500g的紫皮糖被卖到了8元-25元的不同价格,价格差距悬殊,真假难辨。

当然,不仅只是紫皮糖让几人如此束手无策,在他们的商品展柜里,摆着琳琅满目的从欧亚国际选购的食品,这其中,却有着超过一半的商品都已被国内仿造,像俄罗斯肠、椴树蜂蜜、伏特加、阿索尔提葵花子酥、Rahat麦子糖、乌兹别克斯坦巧克力糖果……

诸此种种,让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市场。

被高仿冲击

俄罗斯克德夫(KDV)集团生产的紫皮糖颇受国内消费者欢迎,而且国内仅上海一家经销商。产品市场好,仿制品随之出现。

不过,只要稍作辨别就可探知真假,郑译韬对这些早已耳熟于心。

例如,纯正的紫皮糖是俄罗斯克德夫(KDV)集团产品的,条码都是46开头的,如果买的是69开头的条形码,就是国产紫皮糖,基本产地在山东、河南或者河北等地。

另外,凡是从国外进口来的产品,都需要更换包装或贴上带有中国标识的标签(内容包含原产国、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代理商、进口商、生产日期等),否则不符合海关规定。“如果没有相关的中文标识,大概率就是假货或是不合规的进口品。”

辨别方法还有很多,但消费者并没有过多的意识去了解这些。大多消费者只看重价格或口味,并不在乎到底是正版还是仿版。

甚至有些不明真假的消费者,往往会把假的当成是真的,真的当成是假的,损害真正卖正品的跨境电商的利益。

郑译韬表示,“平台大数据初期显示的有几款产品卖得特别好,而当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去打通这条线,准备大批量做的时候,发现国内假的已经出来了,甚至口味比原版的更好,更符合中国人的需求,甚至价格也只有正版的一半。”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忍了呗。”郑译韬无奈地感叹道。

造假为何猖獗?

说出“忍”这个字眼,也并非郑译韬面对问题选择了直接退缩,而正是做出了太多维权努力却无果的真实感受。

仅通过三点,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其一,造假商的“文字游戏”。

对于国内的“康帅傅”“粤利粤”“大白免”“大个核桃”来说,消费者只要稍微认真看看汉字,就可以辨别一二,同样的文字游戏,对于进口食品来说,造假商们仅是将产品的英语、俄语改几个字母,国内的消费群体大多是看不出来的。

在销售渠道上,国内的山寨商品最多只能出现在三四线城市或是农村地区的小卖部、小超市里销售,这些山寨品基本进不了稍微大一些的超市。而高仿进口食品的渠道就相对宽泛一些,大小城市基本都有铺货点。大多市民的品牌意识相对弱一些,对价格相对敏感,既想上档次,又要图便宜,分不清真假,就很容易选购这种高仿进口食品。

但是这些高仿食品看似便宜,危害性也是很明显的,一些不合格的仿冒食品,配料不达标,添加剂超标,风险很大。

其二,造假商的“隐遁术”。

造假商会将高仿产品从同一货源处通过各种违规操作进行分批销售,制造不同窝点,使得监管部门追溯不到产品的真正来源。比如在网络销售平台上,造假商会利用多个身份证开通多个店铺进行商品售卖,监管人员在追查时会发现开通商铺的身份证是造假商盗用他人身份得来的,背后真实的售卖商基本无法查证。

而且,这些造假商的生产地大多都在偏远农村,大多数都是小作坊,擅长躲藏,打游击战,很有可能听到风声就已经隐遁,监管难度大。

其三,造假商的“时间战”。

造假商们最会利用法律流程来掏空子。在我国,大多案件从立案到受理,需要2个月,一审6个月,二审3个月,一个诉讼加起来整体诉讼会达到一年多,甚至很多法院案件堆积严重,处理审判的时间会被拉得更长。

造假商一般会将高仿进口食品在半年内卖到各个销售点,半年后取代它的另一款产品又会被很快造出来,而关于版权之争的法律流程需要走半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半年内官司也没那么快到造假商手中。

在罚款方面,法院会依据对造假商实际查获的数量来判定金额,而造假商又很会隐蔽自身出货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很可能造假商会用三年时间打一个赔偿只有3万人民币的官司,甚至官司还没打完,高仿产品已经不在市场上出现了,这时造假商的第一波钱实际上也已经赚够了。

保护力度需加强

对于国内高仿泛滥,中国也在不断加强打击力度,例如,中国已于2022年对外公布了新一轮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细化了各类恶意仿冒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了赔偿数额。该法律不久即将面世,将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再增一道屏障。

实际上,不仅是国外的食品在中国会被仿制,中国的产品在国外部分国家也会被仿制,国际利益在不断地遭受重创。

这一问题,使得国际贸易规则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贸易格局中,不同的经济体、组织之间,规则不尽相同,如WTO(世界贸易组织)、东盟发起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亚太国家组成的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

简单来讲,WTO主要是针对货物的贸易协定,更适合工业化初期,而随着贸易环境越来越复杂,CPTPP则更进一步地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政府采购,以及金融和投资等全方位的框架协议。

陕西某跨境电商负责人告诉《中亚观察》,“不同经济体之间,保护机制不同,企业投放都是根据市场的真实反馈选择的。关于商标和技术等知识产权,WTO范围内和RCEP范围内都是不保护的,你造出来啥人家就可以学啥,但是在最新的CPTTP里头是受保护的。”

据知识产权供应商华进专家与顾问委员会报告显示,CPTPP要求成员国建立更加健全的商标注册和保护制度,以确保商标持有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如,CPTPP第18.76条第5款规定,关于依职权保护,可对进口、出口、过境环节中被怀疑属假冒商标货物或盗版货物启动边境措施,这正是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中所缺失的地方。

中国自2021年9月,已正式申请加入CPTPP,正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开展相关领域改革和先行先试。

“中国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后,对商标侵权国内外诉讼、仲裁等都有很大推进,也会极大促进跨国贸易的发展。”上述人士表示。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