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欧洲人的脸皮也是够厚的,说出去的话转头就忘,不知是真忘还是假忘。最近一段时间,欧洲的几大军火商纷纷表示,他们正在竭尽全力的囤积一种中国棉花产品,学名叫“棉短绒”。这些军火商对于中国棉短绒的需求已经到了痴狂的程度,照单全收、来者不拒,从中国进口的比例达到了70%。
说他们健忘是因为就在短短3年前,欧美企业还掀起了抑制新疆棉花的运动,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硬说新疆棉花里有“强迫劳动”的成分。现在3年过去了,新疆仍然是我国产棉第一大省,年产量高达500万吨以上,2023年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9成,欧美的抵制已完全破产。
棉短绒是棉花加工的主要副产品,是从棉籽表面剥下来的短纤维,你要说中国棉短绒里没有来自新疆的棉花成分,估计连欧洲人自己都不信,然而为什么他们还要自食其言,疯狂收购中国棉花呢?
说起来这竟和乌克兰还有挺大关系,因为棉花是生产军用弹药的重要原料。俄乌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已经打了两年多,现在发展到了消耗战的阶段,双方对每一城每一地的争夺都要倾泻大量的弹药,把城市打成了废墟。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军事遗产,炮弹等弹药的库存相当庞大,生产能力也很强,开战后又将炮弹产量提升了数倍。饶是如此,面对巨大的炮弹需求量,俄罗斯也有点儿吃不消,甚至打起了从朝鲜进口炮弹的心思。
至于军事工业几乎已被摧毁的乌克兰,对炮弹的渴求就更强烈了。在2022年11月的时候,有报道称乌军每天要发射6000发炮弹,那么一个月就是18万发,一年要200多万发!到了今年2月份,外媒报道乌军每天打出动的炮弹是2000发左右,每个月6万发,每年也得七八十万发。
这并不是说乌军对炮弹的需求少了,而是因为炮弹实在不够用了,乌军被迫降低了发射量,结果造成被俄军炮火压着打的颓势。
乌克兰自己的弹药生产能力已经被俄军炸得七七八八,不得不依赖北约向其提供炮弹和导弹。由于消耗量实在巨大,很多年没打过地面战的北约都没料到,乌克兰的炮弹消耗速度远高于多国的产量之和,竟然吸干了他们的炮弹库存,被迫到巴基斯坦、韩国这样的国家去寻找炮弹。
现在的欧洲军火商,连乌克兰的弹药消耗都供应不起,更别说充实一下本国被搬空的弹药库了。这个时候就很敏感了,如果此时欧洲再卷入另一场战争的话,将根本没有炮弹可用,是非常危险的状况。于是欧盟发了狠,计划提高弹药生产能力,将北约标准155毫米炮弹的产量增加到每年140万枚。
但是欧洲的军火商却遇到了难题:生产炮弹用的火药和炸药,需要大量使用一种关键的原材料:硝化纤维。这种物质俗称“火棉”、“硝化棉”,是纤维素和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一般是通过浓硝酸和棉花发生反应来获得。
硝化纤维易燃又易爆,是一种危险品,但正因为这种性质,使它成为生产火炸药不可或缺的成分,是炮弹生产的关键原材料,棉花就是这样和炮弹产生了联系。
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硝化纤维生产大国,产量达到了全世界的九成。按说欧洲向中国大量购买硝化纤维也就行了,但是我国对硝化纤维进行了出口管制,欧洲军火商不那么容易买到了。至于理由嘛,当然很充分:这东西可是易燃易爆危险品,为了安全,当然不能随便出口啦……你懂的!
这么一来,安全是安全了,可就要了欧洲军火公司的命了。由于其它国家的硝化纤维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他们只能自己生产。但这时又遇到了一个问题:生产硝化棉用的棉花不是普通的棉花,而正是前面提到的棉短绒。棉花中含有长纤维和短纤维,长纤维用来纺线织布做衣服当然是好的,但拿来做硝化纤维就不合适。
而棉短绒恰恰因为纤维较短,受到了军火商的青睐。棉短绒就是棉花加工过程中剥下的较短纤维,通常长度在16mm以下。这些短纤维被紧密地包裹在棉籽上,棉花轧花后可用剥绒机将其剥下,按长度和外观分为头道绒、二道绒和三道绒。由于纤维较短,棉短绒很多特别的用途,比如生产高级纸张。我国的人民币,就是用棉短绒造的纸做出来的。
棉短绒也很适合生产硝化纤维,这使得它成了一种战略物资。可以想象的是,我国既然棉花产量高,棉短绒的产量当然也高,不仅质量好,价格还便宜。欧洲军火企业想要用棉短绒自行生产硝化纤维,却还是绕不开中国,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棉短绒。
由于棉短绒不像硝化纤维那么危险,是大宗商品,因此我国并没有出口限制,贸易量占到了全球的近一半,结果欧洲就开始大量进口,70%以上的棉短绒依赖中国。
以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为例,它有一家生产硝化纤维的子公司Nitrochemie,在俄乌战争开始后就下手囤积,搞出了可供三年使用的棉短绒库存。结果还不满足,每个月还在从中国大量购买。这种情况也引起了欧洲方面的担忧,他们竟然怕中国在棉短绒出口上卡他们的脖子,于是也想建立自己的生产线。
不过欧洲人的低效率是出了名的,Nitrochemie公司想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建厂,但却需要6个月到2年左右的时间,到那时怕是俄乌战争都打完了。就算建成了棉短绒厂又能怎么样,那不还是得需要棉花作为原料嘛,结果还是离不了中国。
这下子欧洲人就彻底忘记了他们抵制新疆棉花的事了。几年前,一个叫许秀中的华裔澳大利亚记者,不知道脑子里搭错了哪根筋,捏造了新疆棉花生产存在强迫劳动的新闻。这样的报道正中西方的下怀,他们利用一个名为BCI“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的组织,纠集了许多著名跨国企业,抵制新疆棉花的使用,着实把我们恶心了一把。
现在中国棉花有90%都是新疆产的,来自新疆的棉短绒自然也少不了。如果欧洲人讲信用的话,现在他们就应该化验一下从中国进口的棉短绒,看看里面有没有新疆棉花的成分。如果有的话,按他们自己定的规则,就不应该拿来生产炮弹,否则就自己打自己脸了不是?
然而事实证明:当事到临头的时候,欧洲人真的需要新疆棉花了,他们是根本不在乎打不打脸的,不仅照买不误,还多多益善。不知那位许秀中看了现在这副光景,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