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只见疾病不见人”,强化基层医生对心身疾病全面认知

元元的备忘录 2024-10-01 08:53:19

心身疾病是一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疾病。随着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发病率越来越高,患病人群普遍都缺乏社会关注和应有的综合性治疗。为加强基层医生对心身疾病的认识,我们特邀北京市中关村医院的陈瑾教授为我们答疑解惑。

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现状如何?

陈瑾教授: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

现在很多人更关注症状和疾病,忽略整体认识每个患者和他的疾病以及生活的环境。

心身医学跳出单一疾病范畴,关注和研究心和身的关系,从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去理解各种临床现象,进而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更为综合的预防、治疗和改进方法。

现状:医生与患者往往将过多的注意力聚焦于疾病本身,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投入在疾病的治疗上,从而忽视了疾病背后那个完整的个体——患者以及他所生活的环境。这种倾向导致追求疾病治愈只是一厢情愿,因为局部改善不等于整体疗愈。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理念的不断进步,我们正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更为全面的医学模式转变。这一转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医疗的本质,不再仅仅将其视为对疾病的机械性治疗,而是开始关注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拥有的情感、社会联系及生活背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患者不仅拥有疾病,他们还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朋友,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些元素共同逐渐还原一个个真实,独特,鲜活的人。

在生物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通过对心身疾病的研究,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心身医学为患者带来人性力量和仁心的温暖。

心身疾病问题往往难以辨别,请问您在临床上如何识别患者可能存在的心身疾病问题?

陈瑾教授:通过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了解患者多方面信息非常重要。

患者就诊时,往往侧重于详述其躯体症状(如头晕),并会分享这一症状对生活造成的具体困扰。在倾听过程中,我们不仅聚焦于症状的细节,还应敏锐捕捉患者的情绪波动,并进一步询问其近期生活状况。这一过程旨在全面构建患者的健康画像,涵盖疾病史、家庭背景(包括绘制家谱图、了解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及职场关系)、睡眠与饮食习惯等,以获取更广泛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患者在倾诉中便感受到了症状的缓解,这得益于我们以患者为中心的访谈模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治疗的基石。此医疗模式促使患者不仅关注于具体病症,更深刻认识到症状背后的生活压力根源。

比如通过深入交流,我们能引导其认识到近期的工作生活压力才是导致头痛的一大诱因,这种理解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了基础,为后续治疗及鉴别诊断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在问诊过程中也常常面临挑战。初期,患者可能因种种原因(如病耻感)而隐藏真实的心理压力,如夫妻矛盾、子女学业难题等,导致我们难以迅速洞察其全貌。尤其在心身疾病领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患者往往更难以启齿,更倾向于接受如高血压等更易于被社会接受的诊断。这一现象无疑增加了疾病诊断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医生具备更高的同情心与洞察力,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帮助患者。

在医患沟通中加强人际信任,在信任中协商治疗计划,更好帮助患者走出疾病困扰。

您认为当前基层医生在心身疾病认知方面存在哪些主要的挑战或不足?

陈瑾教授:在探讨基层医生在心身疾病认知方面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时,一方面是在心身疾病的识别与深入治疗策略上,可能存在知识盲区或者经验不足。因此,当前正积极推进针对这一领域的专项培训,填补知识缺口。

此外,基层医务人员自身也承载着繁重的工作与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往往导致他们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而由于自我认知的局限或治疗资源的不足,这些问题可能未得到及时识别与有效干预。鉴于此,我们同样重视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自我健康意识,从关注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出发,通过培训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适与寻求帮助。

同时,为了深化医患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我们正积极推广巴林特小组等模式。这些小组以医患关系为核心,鼓励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深入探索患者的心理状态,理解其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需求,进而促进更加人性化、全面的医疗服务。

对于各种心身疾病患者,单靠药物治疗很难取得满意疗效,往往需要“心身共治”。在您的诊疗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病例?您是如何治疗的?

例子一:中年职场领袖的身心健康挑战

一位43岁的男性企业中高层,近期饱受心慌、胸闷及睡眠障碍困扰,影响工作与生活。初步检查排除严重器质性病变,但症状显著。通过深入访谈,揭示其背后原因:工作压力巨大,加之独自在京照顾老人,经济与精神双重负担沉重。对于患者我们未直接用药,而是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他释放压力,仅一小时便感轻松许多。后续反馈显示,其症状明显缓解,睡眠质量提升,证明心理干预对缓解其身心压力至关重要。

例子二:青少年厌学现象背后的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孩子厌学甚至拒学的“躺平”状态,家长常误以为是懒惰所致,实则可能是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家长自身的焦虑与无助亦不容忽视,亲子关系紧张往往是问题的根源。通过专业医疗团队的介入,不仅能帮助孩子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还能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改善家庭氛围,共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恢复。

例子三:老年患者的情感关怀与养老挑战

在老年患者的诊疗过程中,除了身体疾病的治疗,情感需求同样不容忽视。许多老人在病痛之余,还承受着孤独、恐惧等情绪困扰,却因不愿给子女添加麻烦而选择沉默。作为医务人员,我们需具备识别并缓解这些情感压力的能力,通过耐心倾听与情感支持,帮助老人及其家庭减轻心理负担,使养老过程更加温馨和谐。

陈瑾教授:患者访谈是建立治疗关系的起点,而治疗方案则是我们共同抗击疾病的蓝图。在药物与非药物疗法并重、中西医结合、身心同治的原则指导下,我们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治疗服务,助力其早日恢复健康。

在与患者的初次访谈中,我们全面而细致地了解了其病史、家庭背景、既往治疗经历乃至家族遗传史,旨在构建详尽的个人健康档案。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患者现状的理解,也为我们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治疗方案的设计是多维度、个性化的,针对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及心理状态进行设计,旨在全面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我们会在严格评估后,适时引入药物治疗,以快速缓解其躯体及临床症状。然而,治疗并不仅仅限于此,我们同样重视非药物疗法的运用,如放松训练、心理创伤处理等,这些基于心身医学原理的干预措施,旨在从根本上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身心和谐。

此外,我们还将中医中药的精髓融入治疗方案之中,通过辨证施治,调理患者气血,增强体质。同时,联合康复科的专业力量,为患者量身定制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以期在身体功能恢复上取得最佳效果。心理康复同样不可或缺,我们将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重建积极的生活态度,提升应对困难的能力。

陈瑾

北京市中关村医院

副主任医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心理医学科)1993-2013神经内科,2013年至今心理医学科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心理在职研究生学习进修经历:北京博爱康复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协和学习心理医学科,德国弗莱堡大学心身医学以及艺术心理治疗。2013年加入德国弗莱堡-协和心身医学FURIT学习,心身医学学院SGIPPS一期学员,二期中方教员。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青年委员巴林特联盟认证组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