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干部密集北上的全国大棋局

青记爱观察 2024-08-01 00:15:38

跨区域之间的人事交流和产业合作越来越频繁。

7月25日,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过表决,决定任命温暖为山东省副省长。

温暖此前长期在浙江任职,曾是浙江第一位“70后”市长。上月,温暖由浙江绍兴市委书记调任山东,7月8日以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的身份出席了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

除了温暖,最近一段时间还有多位长三角干部密集北上。

原宁波市副市长朱欢,原南京市高淳区区长蒋冰履新东北,其中朱欢任吉林省梅河新区党工委书记、梅河口市委书记,蒋冰任辽宁省丹东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

跨区域干部之间的交流是常态,但近期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干部密集北上,却有一个特殊的背景:

国家正在下大力气加速跨区域协作、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实际上,除了干部的交流输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国家战略区域在产业层面的跨区域协作也在提速。

这里面还有更深的一步棋。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已经定下,那就是: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但跟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在全国分配很不均匀。

因此,三中全会特别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7月27日至28日,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来到青岛市调研,并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期间,他分别去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

调研中,林武表示,三中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高端人才引育,抢占科技制高点,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科院海洋所一直扎根青岛,近年来又增加了招收本科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

而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原本是青岛希望引进的本科招生的校区,但在相关规定下暂时转为了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基地。

可以预见的是,在三中全会明确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海洋特色突出的青岛还将进一步在吸引海洋领域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培养上加快布局,尤其是海洋工程领域。

整体来看,下一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黄河流域等国家重大战略之间在高能级科创平台和重要产业项目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将进一步提速。

1

今年以来,山东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国家战略区域的协作明显提速。

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是,双方党政“一把手”带队的交流协作愈发频繁——

4月12日至13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率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山东省学习考察,围绕落实重大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大市场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现代农业等多方面探讨合作。

紧接着,4月18日至22日,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率考察团接连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围绕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对接合作。

5月26日至30日,省委书记林武率代表团再访香港、澳门,并出席2024港澳山东周活动。

而在去年11月,省委书记林武还率考察团到广东省考察,深化拓展产业、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

相比于单纯的战略签约,此番山东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的协作尤其注重增量项目和本地已有项目的结合,实现存量资源的有效盘活。

比如,在浙江考察的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三家企业,都在山东深耕多年。此番考察,山东与正泰集团达成一系列合作,包括潍坊市碳达峰园区项目、泰安市泰山智造产业园项目、德州市户用光伏整县推进项目等。

在上海考察的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也都是山东的“老朋友”。

考察期间,同样有不少新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如中国宝武集团与山东港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济宁市与新加坡金鹰集团签署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合作协议等。

在港澳山东周期间,山东共签署131个合作项目,涵盖数字经济、能源转型、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

包括,招商局集团与山东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浪潮云与香港科技大学就成立联合实验室签署合作协议,以及烟台东方航天港鲁港澳空间合作和卫星探测项目、三井临沂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综合利用项目、亿和威海打印机智能制造升级项目等。

在广东考察期间,山东与华为合作再升级,双方签署全面深化制造强省数字强省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济南市历下区、威海高新区、山东机场集团、恒丰银行、浪潮集团、万华集团、歌尔集团分别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再落实到具体的产业大项目、科技大项目,山东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协作同样迎来了一个个突破。

比如,去年12月28日,启动已2年多的中国宝武、山钢集团战略重组事项终于落定,山东省政府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及相关投资协议,中国宝武战略投资山钢集团。

香港最大的科研基地香港科学园,即将北上在上合示范区建设山东分园。根据山东省政府今年5月印发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大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其中已明确指出“推动香港科学园在上合示范区建设山东分园”。

另一个细节是,作为山东省驻港窗口联系公司的华鲁集团,已密集开展对接交流活动,帮助山东企业赴港投资合作。

信息显示,华鲁集团自2023年以来已协助50余个团组赴港澳开展对接交流,帮助10余家山东企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领域与香港机构开展实质合作,今年还助推香港科学园与青岛上合示范区签订战略协议,挂牌成立“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打造两地科创企业便利的交流合作平台。

2

山东与各大战略区域合作提速背后,是国家层面正全面加快跨区域协作,以“一盘棋”思维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从这一角度来看,山东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入海口省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其与长三角、大湾区合作提速,将成为全国推进南北均衡发展的“先手棋”,大大拉动沿黄省份、北方地区与长三角、大湾区的合作,加速区域协调发展。

6月28日,山东省举行省委常委会,会上专门研究了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关事项,强调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协调联动,以高水平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除了山东,其余沿黄省份、北方省份与长三角、大湾区的合作都在提速。

比如陕西,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不断走实,双方经贸、投资和科创领域合作密切、成果丰硕。其中,在2020年10月举行的“大湾区·西安高新周”招商推介活动上,西安高新区成功签下23个项目,总投资达1226.65亿元,包括10个硬科技项目,如中兴新司南科技产业园基地,投资总额约121亿元;4个央企项目,如中国十九冶集团西北总部,投资总额约934亿元。

辽宁连年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辽宁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2022年,辽宁三大招商活动共计推介项目1962个,对接洽谈项目1575个,成功签约项目463个,签约总额达4562.47亿元。

3

再看长三角与大湾区,也在“强强联手”,推动合作走向深化。

比如,在产业协作方面,两地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2021年底,无锡“科创飞地”落户深圳,以“研发在深圳、产业在无锡”的格局,推动两地集成电路产业结硕果——

在深圳,由无锡经开区与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共同建设的无锡深港协同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了面向长三角供应链和市场的崭新机遇;在无锡,太湖湾信息科技产业园迎来大批集成电路项目入驻,带动产业链创新链更上层楼。

客观地说,相比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已形成高度一体化、同城化,沿黄流域省份以及北方省份内部一体化程度还远不够。

这便导致的一个现状是,沿黄流域省份和北方省份产业协同效应不强、产业一体化程度不高。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沿黄流域省份之间产业合作也在升温。

去年12月8日,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加之即将全线开通运营的日兰高铁,两条高铁将形成互补,并借助京沪高铁和陇海客专,在鲁西和豫东之间形成一个跨省高铁圈,为鲁豫抱团发展创造新的想象空间。

再到今年5月25日,“2024·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沿黄九省(区)代表共同发起《关于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倡议》,推动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合力打造国家和区域物流枢纽,畅通连接日韩、欧亚、东南亚的陆海联动大通道。沿黄九省“抱团”迈出重要一步。

在国家愈发强调跨区域协作、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补足高铁等交通短板、放大沿黄流域唯一出海口优势,山东还将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担当重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