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施压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反倾销措施,德国的反应相对保守。欧盟汽车产业开始感受到中国电动汽车的压迫感。正在蓬勃兴起的中国汽车出海显然正成为影响中西经贸格局的新领域,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不再是单向消费世界的汽车产能正开始反向输出,它将引发一系列涟漪效应。
文丨智驾网 黄华丹
在中国汽车出海成为2023年的关键词之际,欧盟将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采取反倾销调查的消息一石激浪。
这一消息是真是假,有多大可能会成为欧盟的产业政策付诸实施引发关注。
智驾网对这一消息来源与进展进行了调查。
关于这一消息最权威的报道来自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
其报道称,法国正在向欧盟施压,要求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调查,目标是确认中国是否通过不正当的补贴政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欧盟销售电动汽车。
同样来自Politico的报道称,由Denis Redonnet领导的欧盟委员会贸易防御部门目前正在讨论是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允许欧盟征收额外的关税或采取相应限制措施。
被问及此次调查时,内部市场专员Thierry Breton表示:“我非常赞成尽快对电动汽车展开倾销调查,”并补充称,“ 进口的快速增加已经成为欧盟工业面临的问题。”
其中一名高级官员表示,第一批调查将于7月12日公布,而另外两名官员则没有确认具体日期。
后续有报道称6月29-30日的欧盟峰会可能会对此议题进行讨论,但目前并未有直接的相关报道。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峰会后发表的演讲中提及对中国的态度,称欧盟的态度是去风险,而非脱钩。
经济上的去风险指的是减少欧盟在双方经济关系中的脆弱性。首先是需要转变目前欧盟与中国已接近4000亿欧元的贸易逆差。其次,冯德莱尔表示,欧盟的企业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与中国企业在欧盟受益的公平竞争环境相反,欧盟希望中欧经贸高层对话能有助于解决该问题。第三是欧盟对关键原材料和稀土的高度依赖性。
对于欧盟是否在就中国产电动汽车进行双反调查,其中并未明确提及。
Politico的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布鲁塞尔对未来的任何调查“不予置评”。
01.
中国汽车出口猛增
目前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仅收取10%的关税。中国对欧洲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为15%-25%。而美国则早在特朗普时代便已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27.5%的关税,拜登政府更是推出《通胀削减法案》,通过对在北美生产的电动车和电池提供补贴,为美国本土品牌提供贸易保护。
相较之下,当前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政策非常友好。
也因此,即便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售价普遍高于国内售价,在欧洲市场上,中国电动汽车依然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
从整体来看,欧洲已成为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欧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6%升至39%,而中国对亚洲、南美洲、非洲出口量的占比则在下滑。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2年在欧销售的电动汽车有16%是从中国进口。而其中,比利时成为中国电动汽车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根据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SAR) 的预测,假设部分中国品牌在欧洲建厂,到203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在西欧的销量将达到120万辆。2023年销量将达到36万辆,占比3.4%,以上汽名爵品牌为主,比亚迪品牌较少。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增至61万辆(5%),比亚迪和名爵将成为领先品牌。
不过,据界面新闻报道,2022年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多为在中国生产的美系及欧系汽车,包括特斯拉、宝马等。中国本土品牌汽车仅占四成。2022年,仅特斯拉中国就出口了30万辆电动汽车,且多数销往欧洲市场。
德国保险公司安联旗下Allianz Trade 5月份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纯电动汽车每年将给欧洲汽车制造商造成70亿欧元的利润损失,除非欧盟采取行动。
这份报告也刺激了欧盟内部的不安。
汽车工业是欧洲最大的产业和雇主,占制造业活动的10%。
而标准普尔数据显示,中国的汽车出口量仍然很小,仅占去年欧洲汽车销量的3.5%左右。但绿色非政府组织“交通与环境”预计,到2025年,中国企业将占据全电动汽车市场9%至18%的份额。
中国汽车的整体出口数据也在大幅增长,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0%。
2023年一季度,中国正式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同时,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也有着绝对的优势。数据显示,中国控制着全球约76%的电池产能,同时中国在电池原材料上也有明显优势。中国在动力电池制造上的优势可为整车带来约20%的价格优势。
但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Ferdinand Dudenhoeffer教授认为,从长远来看,保护主义措施并不可取。
他认为,中国市场的新车数量超过2000万辆,而欧盟接近1500万辆,如果欧盟对中国采取双反政策,则很可能会因为约仅占5%的中国出口车辆而使得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失去整个巨大的中国市场。
同时,他也认为对中国采取保护主义行动将适得其反,因为现在中国在纯电动技术上处于领先位置。
02.
德法态度分歧
这恰恰也体现了欧洲内部的两种态度,法国希望对中国电车采取措施,而德国则怕会招致中国的对等报复。
法国从车企到政府层面的态度都是希望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调查,进而对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增收关税。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去年五月的一次演讲中表示,欧盟不应允许中国扼杀其一个大型产业。马克龙表示:“我们绝不能在电动汽车市场重蹈我们在光伏领域犯下的错误,我们在光伏领域造成了对中国工业的依赖,并使其制造商繁荣起来。”
而近日,法国经济部的一名官员也表示,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想法“符合我们的立场,不幼稚,公平竞争”。
促使法国采取此立场的原因很简单,法国汽车制造商对本土市场的依赖性很强,如果欧盟内部的市场遭中国车企的直接竞争,将对其汽车制造产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同时对法国经济也会产生巨大影响。
而法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包括Stellantis,雷诺等品牌,在中国的存在感都很弱,即便真的会失去中国市场,对法国品牌来说也是可以承受的后果。
但德国不同。
中国市场对德国汽车品牌来说至关重要。包括奔驰、宝马、大众都专门制定了中国战略。以大众为例,中国市场销量占比超过其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规模仅次于欧洲本土市场。2022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318万辆,超过2022年中国出口车辆总额。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其损失可想而知。
因此,德国官员的警告是,如果欧盟对中国采取行动,可能招致对等报复,进而损害欧盟对华出口,以及大量在华投资欧洲企业的利益。
但德国人并非没有担忧。来自中国多个品牌的出口也对德国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Allianz Trade的报告同样另德国人不安。
而德国国家统计局 5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进口量占今年一季度德国电动汽车进口总量的28%,是2022年同期的三倍。包括蔚来、比亚迪、长城等品牌均已进入德国市场,并可能蚕食德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在大众市场和高端市场的份额,使德国汽车制造商面临数十亿欧元的损失。
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显示,德国是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的第三大目的地,排在比利时与英国之后。
德国人同样担心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攻击会伤害整个欧洲的汽车产业。尤其是欧盟已确定在2035年禁售燃油车(虽然还为e-Fuel混合燃料车留了一个口子)。欧盟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将与日俱增,
但德国人的整体态度,从政府到企业,都是采取谨慎态度。
“(我们)宁愿不(限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德国汽车高管表示,“这可能会给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带来不良后果。如果确实有限制措施,中方不会坐视不理。”
03.
尾声
欧盟是否将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反倾销措施?
巴黎雅克·德洛尔研究所(Jacques Delors Institute)的贸易专家埃尔维尔·法布里认为,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倾销调查很有可能成功。
“委员会很可能很快就会获得有效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所需的所有信息,而且我们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先例,”她说,并预测这一次事情可能会发生变化,不同的国家会更加团结。
但欧盟的态度似乎并没有这样激烈。2012年和2013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时,中国与欧盟一度陷入贸易战的边缘,这对双方都不是好的回忆。
而冯德莱尔的发言,透露出更多的信息也是希望通过高层对话来协调双方在贸易和竞争上可能存在的分歧。
不过,据Politico的报道,最早欧盟可能于7月12日公布首批调查。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来说,是否在后续出口欧盟时需要面对新一轮的关卡,暂时仍是未知数。
但可以确认的是,欧洲确实已经感受到来自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压迫感,而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政策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已因应这种变化需要引起决策层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