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淮祠和淮渎庙是同一个地方吗?

行吟聊文化 2024-11-04 18:40:59

在桐柏,淮源镇固庙村淮祠和县城老一高院内的淮渎庙有啥关系呢?一同来探究。

一、什么是祠、庙?

祠:最初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后来也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具有较强的家族性和纪念性。

庙:在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鬼神。后来庙的功能逐渐扩大,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具有更广泛的社会祭祀功能

二、始建淮祠

对淮渎的祭祀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周朝。那时,“淮渎视比诸侯”(《礼记·王制》),不过地位虽高但却没有固定的祭祀场所,多是面水而祭或者望而祭之,以此祈求淮渎灵神的保佑。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后,始皇诏令天下即行封祭,“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于是淆以东,名山五,大川祠二,……水曰济、曰淮。”(《史记·封禅书》)。此令中对敬祀的时间和供品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其规格是按“视比诸侯”设置的。南阳郡湖乐乡(今桐柏)的官员接旨后不敢怠慢,旋即派员和工匠选址,由于当时交通、建材诸条件的限制,他们把祠地选在湖阳乐乡东南淮河最上游的不茅之地阳口,即今天的固庙村。

三、高规格扩建

随着淮渎地位提高,淮祠身价也倍增。汉延熹六年,南阳太守卢奴奉旨祭淮,并对淮祠进行高规格扩修和祭祀。隋炀帝封淮渎为“东渎大淮之神”,第一次明确了淮渎神的地位。

四、迁建至桐柏

宋开宝年间,桐柏县治所由今天固县迁址至今天桐柏县城,同时期,由于交通、规格、水位等原因,淮渎庙也迁至桐柏县城东(现老一高院内),与近处金庭观遥相呼应。其规模、规格和景象达到空前。

五、走向衰落

明代朱元璋首次把淮渎“王”地位降为“公”。清朝康熙御笔“灵渎安澜”、雍正亲书“惠济河槽”匾额赐给淮渎庙。清康熙三十年,高士铎出任桐柏知县,重修淮祠,并在一块明代功德石碑的另一面写下“淮源”二字,后人称为“淮源碑”。到民国25年,冯玉祥驻军桐柏,淮渎庙改为学校,淮渎庙香火自此断绝。

六、重建淮祠

虽然淮渎庙从固庙迁至桐柏县城,但原有淮祠旧址得以保存,和淮渎庙并立。1998年、2003年、2022年对固庙的淮祠进行翻修重建,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秦建祠、汉建庙”,桐柏的淮祠和淮渎庙是同一个祭淮场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呼。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