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oundCloudyBay动圈入耳式耳机体验-TDSREVIEW

我是音频数码怪 2024-06-04 01:57:51

G-Sound Cloudy Bay Dynamic IEM - TDS REVIEW

G-Sound Cloudy Bay ダイナミック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3194111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G-Sound Cloudy Bay: IV (Recommend)

这是基音声学 G-Sound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一个产品。

这个塞子来源于一个之前自己写些东西的朋友,他后来也在一个我们提及过的厂商负责过一些事项,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正,决定以一个新的角色重新进入行业。Cloudy Bay 就是他的第一个正式耳机产品。正式型号叫做 GD-01。

包装与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Cloudy Bay 的包装体积不大,设计相对简单,仅在包装正面印刷了一副海天交汇、空中乌云与夕阳交织的图画,中间躺着一只酒杯相伴的黑猫——不清楚是不是算品牌吉祥物。考虑到 G-Sound 的品牌 logo 也是一只猫,或许在之后的产品上我们还能继续见到它?包装呈天地盖结构,没有复杂之处。

配件包含一个织物表面的拉链包、两种共七对硅胶套、一张单独封装好的超纤擦拭布,耳套有单独的耳套固定盒。

拉链收纳包的内部空间可以放得下耳机本体和一条中等体积的尾巴,厚度不算很高,目前被我拿来临时装 Team 1 或者 BTE-8 出门用(跑题了)。耳塞套收纳盒可以容纳六对耳套的固定收纳。

Cloudy Bay 所附带的耳塞套共有两种,包括三对 Deep Blue“深蓝”耳套和四对 Gray Clouds“乌云”耳套。深蓝耳套的结构类似于 AET07,通体为定制的两种蓝色拼色,柔软程度适中;乌云耳套提供了四对(其中一对 M 号已经安装在耳机上),相对较矮、开口较大,可以理解为稍微厚实、硬挺一点之后的茶杯套。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

按照主理人的说法,Cloudy Bay 有两种外观版本,一种是面板四周有一层金属圈,另一种则是量产时主要出现的这个全树脂腔体,两者的主体配色没有区别。面板使用的是天蓝色的云母片,在不同光线下质感也会产生变化。前腔体的颜色则是混有闪粉的、饱和度与深度都更高的海蓝色。前后腔之间的过渡区域为澄清乳白色,混杂了一些暗金色闪粉。整体看上去确实有点海湾处海洋与云层在远处相接的感觉。腔体所用的树脂质感并不能说很优秀,但是考虑到成本和定价,至少看上去是好看的。

腔体的一体程度不错,尽管我手上这个版本没有金属圈而做了颜色渐变处理,但是实际摸上去没有任何突兀感。看上去也没有前后腔之间的过渡问题,表面非常光滑。

腔体的体积控制也做得很好,在保持类定制公模的基本造型之后,腔体的大小缩减到略超出耳甲腔外沿的程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难会产生与耳甲艇顶部的明显接触。腔体内侧做了造型适配,虽然并不是十分严格的贴合,但舒适程度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单边重量相当轻,自然坠耳问题也就不存在。腔体厚度适中,对于侧躺佩戴的友好程度中规中矩。

导管的粗细适中,对于耳塞套的兼容性不错,也不必担心过分粗的导管影响换套和佩戴。

腔体表面的开孔共有两处,一处位于插针母座下方,一处位于腔体内侧导管基座与腔体衔接部分附近。佩戴好之后没有气压平衡问题出现。腔体的被动隔音能力在相近造型的动圈入耳中属于还不错的程度。

线材、扬声器配置与功率需求 | Cable, Driver & Power Demand

官方宣称 Cloudy Bay 所配备的线材材质为纯铜,并没有进一步说明纯度等信息。四股编制,编织的紧密程度还不错,单股线材相对较细,整体也偏细、偏柔软。线材没有可见的自缠绕问题存在。

可换线结构基于 0.78mm 2PIN 平座改造而来。类似于我们之前介绍过的 SUPERTFZ 系列耳机,Cloudy Bay 的母座会比腔体表面略突出一点,而默认线材的插针保护壳外也会把母座进行包裹。这种母座对于平座插针、凸插针的双针线材都能够有所兼容,搭配默认线材也能有所保护。

Cloudy Bay 搭载了直径为 10mm 的 LCP 液晶复合振膜动圈单元。阻抗 32Ω,灵敏度 104dB/mW,相对来说是较为好推的动圈塞。实际搭配下来,中低价位的小尾巴就能够非常完整地发挥潜力了。有 3.5mm 模拟耳机接口的手机亦可以实现正常响度和饱满度,无需过大功率储备。

下面的声音描述全部基于“乌云”耳套、原线搭配状态得出。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低频量感适中略偏多一点,厚度适当,相对会突出一些饱满度。弹性还不错,下潜能力中规中矩。收放速度不算快,但是收得还算干净。氛围烘托的程度不算浓郁,有轻度的晕染感。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有一定的前倾,或者说大多数人声与乐器其实都在一个离耳朵偏近的距离上。Cloudy Bay 的中低频听上去是扎实、饱满的,对于乐器的质感有着很好的铺垫,没有拖泥带水。

中频,人声的距离比较近,口型大小基本正确,厚度是相对合适的状态。对于人声的质感和线条刻画之间的重视程度方面,基本上会更偏向质感的表现,当然,这不意味着 Cloudy Bay 是一个人声线条淡化、柔化到一定程度的状态。由于液晶振膜的一些特性,你还是能听到比较清晰的人声细节以及相对硬一点的线条。男女声之间的偏向性不算明显,但普遍更适合声线不过分厚的类型。由于总体顺滑程度良好,它的颗粒感并没有保留很多,所以在一些声线粗厚的人声表现上会有点“厚度够了但还缺点东西”的意思。音色渲染并不算多,听上去是一个略偏暖但是没有明显音色扭曲的样子。喉音位置基本正确,气声比例相对合适,换气声等细节的信息量在同价位基本算是比较充裕的那类。人声的通透程度还不错,在有足够厚度的情况下没有闷感。

乐器方面,总体是更加偏向于质感表现而不是线条着重刻画。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的质感相对扎实,拉拨弦细节不会刻意拱出来,细节的量符合定位。大提琴的形体感表现尚可。铜管类的气势感还不错,但是会有点占据空间稍大。需要亮感的小号等有着适当的亮度。木管类的表现普遍偏扎实,会缺一点空气感。乐器的泛音不算很多,相对自然。打击乐器的存在感适当,不抢戏,刺激感不强。

高频的亮度适中,大体平滑程度还不错,有一些尖峰但是不会很突出。极高频的延伸中规中矩,滚降比较自然,稍微快了一点。Cloudy Bay 并不会像名字那样给你一种多云天气的压迫感,而是呈现出较为舒展、较为自然、不过亮不刺激的中高频。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前端下,可能高频听上去有轻度的偏散。

声场规模不算大,横纵向都相对距离不远,声音的“高度感”也不算突出,但是由于横纵没有那种散得很远的感觉,反倒降低了声音的平面化趋势。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中规中矩,整体感不错。解析能力在同价位属于中上,没有刻意强调“解析感”。动态不错,瞬态还 OK。

总结评价与玩法建议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

Cloudy Bay 在大多数风格不特化的前端下都呈现出一个较为平衡、略偏暖、总体平顺的风格,悦耳程度和耐听程度都比较高,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这位主理人之前参与的一些项目。它适合于进行华语流行、民谣等注重人声表现的泛流行曲目的欣赏,对于欧美和日韩流行的包容性尚可。布鲁斯、乡村、偏软一些的部分摇滚也有着不错的听感,电子类则更适合需要一定低频弹性、不过分要求速度和场面的类型。对于金属、爵士等的表现还有不足。器乐类适合一些弦乐小编制的欣赏。经过适当的搭配,它对于 RnB 和泛流行大类的表现基本上可以处在预设价位的前列。

在搭配官方一同寄来的 Dark Copper 暗铜升级线之后,声音的框架会更加出色地突出出来,整体的能量分布没有明显改变的同时,还做到了更好的分离度(也与这条线默认是平衡输入有关系)和更加清晰的线条感。

这条线是包含在一同发售的 TK-01 配件盒中的。这套99元的配件盒包含一个 PP 工程塑料材质的带可 DIY 衬垫工具箱、一盒三对 Deep Blue 硅胶套、一条 Dark Copper 平衡线材、一个做工优秀的 3.5mm to 6.35mm 小转大转接头以及一张超纤布。它适合于作为日常便携器材的携带收纳,内部空间相当大,按扣的结实程度也不错。你也在 G-Sound 的某宝店铺能见到一些收纳实例,比如我那张拍得很粗糙的图…… 其他配件也是较为实用、做工不错的。事实上,99块单独买这么一条线也是值得的。

Cloudy Bay 的声音作为独立品牌的第一个产品完成度确实不错。我会继续期待包装上的那只侧靠在海滩上的黑猫出现在更多的产品上,继续与自己的酒杯和五光十色的自然为伴。它侧靠在那,没有躺平,但确实是一个自得其乐、舒服自在的状态,就像这条耳塞的声音一样。

KingTsui, TDS Studio.

June 2024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