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兵的童年回忆——《作死亲》

文赋看趣 2024-10-11 04:21:15

前言:

这是我爷爷在1957年8月15号写的回忆录,是他老人家关于童年在老家农村时的见闻,从这些见闻中能看到当初的风俗,能从中读到很多前人的名字,而这些名字现在只存在于人口中,被当成历史来看,却从没有仔细记录他们生平或生活的记载,爷爷的回忆录填补了这一块。他关于童年的回忆录中记载经历,就是80年前老家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曾记得爷爷说过为什么是回忆录而不是日记,在参加革命工作后,时常有被日本鬼子围在村里再突围经历,如果去记录身边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还有一起参加革命的同志人名,在遇到日本鬼子突围时,首先要烧毁一切文字的东西,避免敌人按图索骥给组织造成损失。

我边读边与历史印证,不管是历史事件还是乡野传闻,都得到了证实,有些历史事件爷爷还是亲历者,他的第一人视角的回忆录比网上流传的更加详细,乡野趣闻也补充了因为条种原因造成的断代,让我对老家以前的的地理、风俗、家族历史有了清晰的认识。

此篇回忆录为《做死亲》,是爷爷关于农村老家为死人举办婚礼的回忆,这个在我小时候好像还有(现在也有),就是未婚男女在死后不能单独埋,要与其它人结婚后才能埋入祖坟,所以当未婚男女死了后,就会单独埋、或马上找一个以前死了的人结为冥婚。

我也问过,一个20岁的人在10年前死了,按道理说应该是30岁了,和一个现在刚死的、20岁的人结婚,年龄差距是不是太大了?有人说,人死了年龄就停了,所以是同样的年纪。或许也对吧?

《做死亲》1957年8月15

现在这种风俗好像已经没有了,不过在二十年前(日寇侵华前)在我们家乡一带还是很盛行的。(后人注1:爷爷所说的20年前,应该是1937年左右的样子,因为老人家写这篇时的日期是1957年8月15号,所以从这句话上推断他所说的20年前约就是1937年左右的样子)

做死亲是两个死人由别人做主结婚,具体给我这个印象的是某某某,他们夫妇没有儿子,保有一个女儿,某某本是粮食贩子,特别爱喝酒,外号小诸葛亮。

这个女儿长着一个长长的瓜子儿脸,脸色总是黄黄的,苗条的身材,走路、说话、做事都是很稳当,见人羞答答的,有点像古书上说的大家闺秀,不幸的是,到了十四岁那年一病不起。

那时我十三四岁,虽然个儿头长的不小,究竟还是小孩子,正好在街上玩,也被人叫去“抬重”(抬棺材去埋人)。好多人抬着走,走到隔壁村的村边,才看到刚挖开一个坟坑,里边露出了腐朽的棺材,这已不是我们村的地界了。我有些奇怪,可为什么埋在人家的地方?又为什么坟坑里已经有了棺材?一问才知道,这叫“做死亲”,那时候的家长们不但包办活人的婚事,连死人的他们都包办呢。

下葬之后,某某的老婆在坑沿对着棺材说:“活着的时候儿给你找婆家,你总说不,如今也不能跟你商量了,跟你男人好好过吧!我的肉哇……”(后人注:这个“我的肉哇”,是指从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指特别舍不得)大声哭起来了,旁边的人们尤其是婆家村的人就赶快劝说:孩子死了,还有不想的,可这也是一件喜事情,再啼哭就给他们添背幸了(后人注:这个背幸是指走背字,会有祸事)。

后人注:

抬重:在3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才有的,那时候人死了要抬着到坟地,有中间不能落地,那落地就埋在那的说法。若是抬不动了就换人。

以前有:“你死了没有抬”的说法,是说人品不好尽做坏事,人死了以后没有人去帮忙抬棺材,以前的棺材虽然比现在的小、轻,但加上杠也有千余斤,八九个人抬起来很压肩。

老家有“不抬重不成人”的说法,所以我抬过,压的我东拖西歪的,有人看到后怕我摔倒了影响其它人就换了我。棺材抬到坟地下葬后,有管事的人高喊一声:谢乡亲,孝子们纷纷跪地磕一个头。

现在没有抬重这一说了,都用拖拉机往外拉,当然也是棺材太大太重实在是抬不动了,到了坟地也不用人抬,拖拉机上带升降机,一下子就放进去了,很是先进。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