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股份:完成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材料的技术储备

锂电数码书 2024-11-03 18:50:51

近日,山东联创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创股份)公布2024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环比增长7.26%,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环比增长,第三季度毛利率9.86%,盈利能力连续两个季度提升。并且,公司在固态电池材料的布局方面,顺利完成了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材料的技术储备。

据消息,联创股份与中山大学联合共建的“中山大学—联创碳中和技术研究院”将重点推进碳中和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特别是在下一代二次电池及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开发方面。近期联创股份的这一布局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进展,“一种软硬段结合的含双增塑剂的交联聚合物基准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一种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聚脲)嵌段共聚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两项发明专利先后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标志着公司顺利完成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材料的技术储备。

一种软硬段结合的含双增塑剂的交联聚合物基准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该项发明由氢化丁腈橡胶与聚碳酸丙烯酯的交联物、小分子锂盐与增塑剂组成,所述增塑剂由含氛基官能团增塑剂和含碳酸酯键官能团增塑剂组成,四者的质量比为5:1~3:1~3:1~3。该项发明制备的固态电解质具有锂离子传导能力强、机械强度好、界面兼容性高等优点。其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1.23×10-4S cm-1,其机械强度可达0.76MPa,可自支撑用作固态电解质膜。制备方法可原位合成匹配现有工艺,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料成本低等优点,易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用于锂金属二次电池,可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一种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聚脲)嵌段共聚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该项发明由(聚碳酸酯-聚脲)嵌段共聚物、锂盐和增塑剂组成,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分别制备聚碳酸酯和聚脲预聚体,然后将聚碳酸酯和聚脲预聚体与异氰酸酯一起进行嵌段共聚,分离纯化后得到(聚碳酸酯-聚脲)嵌段共聚物作为基膜,加入锂盐和增塑剂后得到。该项发明具备独特的微相分离结构,高度结品的聚脲链段能够为电解质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同时不影响聚碳酸酯的链段摆动,减小对锂离子传导率的影响。在性能方面,该项发明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锂离子迁移数、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宽电化学稳定窗口以及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成膜性能。

关于研究院

联创股份出资5000万元,与广东中山大学签署了《中山大学与校外单位共建联合研究院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和运行“中山大学-联创碳中和技术研究院”。重点围绕先进能源存储与转换的相关材料及相关技术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及产学研合作。首期围绕开展新型锂电池粘结剂、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新型二氧化碳基综合利用的研发工作。公司向新能源相关的新型锂电池材料、先进光伏胶膜材料、多业态细分领域绿色发展的规划,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业务的产品竞争能力,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中山大学是一所国内双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 类、“985 工程”、“211 工程”行列。中山大学现有69个院系,有22个两院院士,4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国家级研究机构,223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学校学科实力强,影响力突出,有1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拥有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3项,学校建有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科研创新平台。

联创股份成立于2003年1月29日,主要从事聚氨酯、氟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公司以化工环保新材料为主业,在原有的含氟聚合物、聚氨酯及聚酯等系列产品基础上,着力于发展聚氨酯新材料,第四代制冷剂,第四代发泡剂,含氟新型聚合物,精细化学品为核心产品的新材料产业链,发掘其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超级温室气体减排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其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另外,此前联创股份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公司子公司华安新材作为聚偏氟乙烯(PVDF)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目前给个别固态电池企业有小批量供货。

参考来源:

联创股份官网、联创股份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络公开信息等

文章来源:中粉固态电池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以及对其内容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