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九十六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10-12 07:43:30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九十六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二章 "探析苏轼与黄庭坚:文人书法中的艺术意蕴与美学追求"

第五节 苏轼论学养人格与书品及形式

一、苏轼论学养人格

苏轼极为重视书写者的学养、人格精神对于书法品格的关键作用,此议题乃是文人书法精神的核心要点。

苏轼在《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一诗中写道:“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在这里,苏轼告诫柳氏二外甥,像智永那般笔成冢未必能够创作出出色的书法作品,相较而言,读万卷书更为重要。

此议题源于赵壹的《非草书》,此处不再详述。需要关注的是,赵壹因杜度、崔瑗、张芝三人皆为博学之士,故而认为其草书才有价值,并以此劝诫人们切勿盲目效仿,其出发点较为消极。而苏轼告诫两个外甥要多读书,书法方能通神,这是从积极的层面进行论述的。

读书为何能够通神?主要在于陶冶性情、明白大义,只有这样,书法的道理自然清晰明了。此说法与他“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的观点相互呼应。李昭《乐静集》中的一则记载将这一意思表达得更为完备。其文称:昔东坡守彭门,尝语舒尧文曰:“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识浅”“见狭”皆为学养方面的问题,“学不足”属于工夫问题。三者之中学养占据两分,足见苏轼对文化修养的重视程度。后世论书时出现的“学问文章之气”“书卷气”“士气”等说法,与苏轼等人对学养的强调有着直接关联。

苏轼有关人格与书品的议题十分深刻,彰显出他对“君子之书”的推崇,并且这一议题超越了单纯的人品与书品关系。其文为: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人的外貌存在美丑之分,这些属于外在或天生的因素,与人的内在气质无关。一个人即便相貌平常,其言谈举止或许能展现出君子的风范。

同样,言语和书法也是如此。书法字体的工整通过学习能够达成,但未必具备君子的气质;相反,具有君子气质的作品不一定工整,甚至外表可能并不美观。此议题表面上关乎人品与书品的关系,论及君子之书与小人之书的区别。另一层面则涉及“形”“神”关系,且对传统“形”“神”关系的固有观念有所创新。下面分别阐述。

在中国古代,君子、小人是用于划分人的重要等级。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诸多有关君子、小人的理论,此书堪称一本论及如何成为君子之著。君子、小人不仅存在身份和社会等级的差异,更有在人格修养方面的分别。

依孔子之见,有德者方为君子。故而,成为君子乃是古代士大夫的追求目标。苏轼所强调的应是具备君子风范的书风,当然,他心中的君子风范未必是后来朱熹所界定的那种道学家气质。苏轼所涉及的问题之一在于,君子、小人的书作均有各自相应的形式,若要有所建树,强化主体修养必然是关键所在。

对于此论题,孔子曾有过探讨。《论语·宪问》中记载:“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孔子突出“德”对“言”的支撑作用,“德”乃君子的人格根基,“言”系其外在表现。此间存在两种可能,其一为立德在先,必然伴有相应的外在之美;其二是仅有外在之美,却未必具备内在之德。因而立德至关重要。

(此讲内容共计:1333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主编)

2024年10月11日星期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