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发展没有西医的普及度广?

深水聊养护 2024-11-26 01:46:16

老规矩,我们先来回顾一段历史

1846年11月18日,美国医生莫顿(William Thomas Morton)第一次使用乙醚吸入器,将一名印刷工人麻醉,然后成功的切除其下额处的一个肿瘤

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这名工人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痛苦

通常认为,一种新的医学手段往往普及速度很慢,更别提19世纪中叶在依然被传统中医统治的中国普及了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莫顿医生这次乙醚手术的第二年,1847年10月,著名的传教士医生伯驾就在中国广东鹤山完成了亚洲历史上第一次乙醚麻醉手术

伯驾

手术病人右胳肢窝生了一个巨大的脂肪瘤,当地中医束手无策,求助到伯驾医生

伯驾在他的日记里记下了为这名中国病人实施乙醚麻醉手术的过程:

“(中国农夫)……49岁,鹤山人,右腋下生有一个脂肪瘤,与他的头一般大小,但与腺体瘤截然不同。他被置于手术台上,保持半坐半躺的姿势。然后,我们引导他用力从吸入器中吸入乙醚。我一手握住他的右胳膊,另一只手扶住他的后面,准备将他轻轻放下。43秒,他胳膊的肌肉突然放松,并且同时停止吸入乙醚,进入一种没有知觉的状态。他被向后放在手术台上,而头部垫起。他的胳膊放松了,双眼呆滞,神情恍惚。之后,我的高徒关亚杜为其摘除瘤子,并扎住动脉,手术时间为4分钟。在手术期间连轻微的感觉都没有。……在缝合之前,让伤口暴露在空气中8~10分钟。这时,乙醚对神经的麻醉作用开始减退,病人对针刺产生明显的疼痛反应,尤其最靠近腋窝的部分。伤口包扎完毕,病人被放在病床上,这时他抱怨说缝得太紧了,但是对手术期间的切割一点也回忆不起来……”

在场的中国医生都看傻了,在他们的眼里“吸入器”好像拥有巫术一般,而伯驾就是那个正在做法的巫师,甚至可以抹去病人的记忆……

乙醚麻醉面具

这次手术非常成功,按照我们的理解乙醚麻醉手术理应迅速铺开,成为那个时代外科手术的“圣手”

但有意思的是,这是伯驾第一次使用乙醚麻醉病人,同时也是伯驾最后一次使用乙醚的记录

因为很快他就有了比乙醚更优秀的“替代品”,这就是“氯仿”

1849年12月24日,就在伯驾完成乙醚麻醉手术的2年后,他为一名患有巨乳症的中国妇女实施了乳房切除手术,这又是亚洲第一例氯仿麻醉手术

伯驾在手术病历中写道:

“(中国妇女)……左侧的乳房有2英尺2英寸半大,在三分钟内被切除了。当她(病人)来到手术台时,相当紧张,在第一次使用氯仿时更紧张,同时作为一名罗马教教徒,她乞求圣女玛利和救世主的保佑。但刚在第二次使用后,她就失去了知觉。在随后的一天,她只在缝合伤口时清醒过。一个月后,有2英尺大,重5磅半的右侧乳房亦在三分钟内被切除。此时的她主动要求使用氯仿,并几乎立即处于其影响之下。开始时她处于一种感觉舒适的兴奋状态,在唱赞美诗或唱歌,直到安静下来并不再动……”

相对于乙醚,氯仿对呼吸道没有明显刺激,而且用量比乙醚小,麻醉效果还更好

所以乙醚麻醉技术诞生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彻底凉凉了

19世纪末的欧洲妇女已经使用氯仿麻醉来做生孩子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为什么中医发展没有西医的普及度广?

因为医学是解决问题的实践医学,它存在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

随着人类认知的拓展和科技的进步,一种使用多年的临床医学手段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被新的替代品取代,这背后的逻辑就是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下立判

乙醚麻醉诞生让无痛手术变成一种可能,但它的存在也不过是2年时间就被更优秀的氯仿所取代。而氯仿也在不到10年后被更安全可靠的麻醉剂取代,技术迭迭不休,永不停止

所以2000年的历史又怎样?

岁数大胡子长不代表你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就强,更不意味着更先进可靠的技术要尊老爱幼在临床上给老人家让路

你做的好做的快就继续干,可又干不过年轻人还整天叨逼叨的惹人烦,就不要怪给你清出去回家养老

说这话的确残酷无情,但临床医学就是这样,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主,说再多都没用

所以别整天跟个祥林嫂似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