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选址关键要素解析之一

张总文化 2024-12-10 09:40:47

甲、在中国古代,天人关系备受重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深入人心。《周易》里讲三极之道,天、地、人三才相互关联,六十四卦便是其符号体现。古人眼中,人是自然一部分,与万物一体。像《周易•乾•文言传》提到的大人,能与天地、日月、四时相应,遵循自然规律,此即天德、君德。先民觉得,只有贯通三极之道、知晓天命之人,才可称君王,也就是“内圣而外王”。于建筑哲学而言,天人合一理念也大有可为。建筑不应孤立存在,需考量周边天地环境,像选址依山水形势,布局合四时变化,材料取自然之物,让建筑与自然相得益彰。如此,建筑方能融入自然,成为自然有机组成部分,既满足居住使用需求,又体现对自然敬畏,传承天人合一建筑哲学智慧,使居住者感受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妙。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和法地则天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建筑理论即堪與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披着神秘的面紗的堪與学说,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哲学。“堪與”,又有“风水”、“地理”等称呼。地興学说与《周易》之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两者都是关于天、地之道与人道之间相互联系的学问。《淮南子•天文训》中所谓“堪奥徐行”中的“堪舆”,就是指的天地运行之道以及与其相应的月令阴阳变化。唐代严师古在注《汉书•艺文志》中关于堪舆专著《堪舆金匮》十四卷时说:“许慎云:‘堪,天道;舆,地道也。””据此,“堪奥”之本义,即天地之道;堪舆之学,即天地之学。它主张“法天地,象四时”。将堪舆学说用于住宅建筑,就意味着从建筑的选址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和营造,都要周密地考虑到天文、地理、气象等各种自然因素,从而创造出融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的良好居住环境,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相对而言,堪舆学说所涉及的阳宅(即活人或生人居住之所)建筑环境,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其一,是自然环境;其二,是文化环境。前者,是利用各种相关的自然因素并基于人在物质生活上的实际需要,所营造出来的人工自然环境,后者,是依据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在精神生活上的心理需求,所建构出来的妙在其中的行为心理环境。前者,体现了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后者,体现了古代先民在精神领域中的执着追求,并残留着古代先民由于对诸多复杂现象的认识局限,而做出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描述和猜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或者是作 建筑的自然环境而被物化出来,或者是作为建筑的文化环境而被蕴含于其中。

乙、天时地利与建筑选址

谈到住宅建筑,首先有一个选址的问题。堪舆学说关于天人合一的建筑哲学,在住宅、村溶、城镇等人类聚洛基扯的选择方面,主要体现为如下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形取胜”

所谓“相形取胜“,就是通过对山川地貌、地形地势等自然景观方面的考察比较,而选取其优胜之地。按照这一原则,建與学说关于建筑选址的最佳格局,概括而言就是:“瘦山、面水、血阳。”在中国的以 用中,有一包关于建筑选址问题老话,叫做“前要照,后要靠”。“照”,就是照水;“靠”,就是靠山(又数街山)。电阳,则背明:面劑,则起北。在中国所处之地理结度的地国内,背山,可以阻挡冬天北来之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天南来之凉风;向阳,可以取得良好的日照。在这样一个自然环境中安居落户,上应天时,下取地理,有利于人们安居乐业。其中,水源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近水,可以使人获得必须的生活用水以及其他便利的生活条件。实际上,凡是有人定居之处,必是临近水源之所在;人类文化的发源地,大都靠近河流;人口聚集的城市,大都靠近渡口。中国古人在建立城市(又称立国或营国)的时候,把周围的山川形胜看得比规矩准绳还要重要。所谓“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早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时,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篇》)而面南向阳一说,则与建筑的自然方位密切相关。在风水学说中,建筑选址有所谓“穴位”之说。其实,风水论穴,只是一种比喻。所谓“盖犹人身之穴,取义至精”、“山有来脉,水有来源,犹人身之有经络,树木之有根本也”。风水中的穴位,实乃山水形胜之最佳交会点。所谓“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

头性。

丙、瞻山酌泉

这是堪舆学说在建筑选址中,有关水土质量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民间,有所谓“水土不服”的说法。“水土不限)又称“水士不符”,指的是当地水土中所含化学元素的成分及其含量,与人体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中国古代,人们从长期的生活经验中就已经认识到了人体的健康质量与地方病的发生,同当地的水体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吕氏春秋•尽数》记载,水轻的地方,多出秃头和患大脖子病的人;水重的地方,多出肿腿和不能走路的人;水甜的地方,多出端庄美丽的人;水辣的地方,多出长恶疮的人;水苦的地方,多出鸡胸驼背的人。在评价水质的同题上,与这种以“甘”为费的送法相关,还有以“轻”为费的另一种说法。清代,乾隆皇帝就认为。以水质而言,“其味费苷,其质费轻”、“质轻未必甘”。因而,他曾命令内务府特制一银斗,以较量天下各大名泉的水质。较量的结果,发现只有玉泉、伊逊两地之水质最轻,为斗重一两,且质轻味甘。力此,乾隆还特地写下了《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实际上,在明、清两代,玉泉山的泉水一直都是皇帝专用的饮用水。

上述说法,虽属经验之谈,但却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体同其他的生物体一样,都是地壳物质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化学元素,大都是通过食物而从水土中摄取的。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物质组成和地壳的物质组成之间,始终都保持着一定的动态平衡。人体血液中六十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与地壳及海水中同样化学元素的分布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丰度曲线之间,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如果在某一地区的地壳中化学元素分布得不均匀,并且超出了人体所适应的变动范围,都会引起相应的地方病。

基于上述经验认识,中国古人在选择聚落基址的时候,非常重视水土质量。据《吴越春秋》记载,当年吴王阖阊的都城(今苏州城),就是伍子胥受王命而营造的。伍子首先勘察了当地的土质和水质,即所谓“相土尝水”,而后才选定其地理位置的。隋文帝在统一天下之后,之所以决定在汉代长安城的东南方向另建都城,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长安旧城已经建都数百年,城内水量不足,而且“水皆咸卤”。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古都(例如娄兰吉城)之所以被废弃,首先就是由于水循环的破坏而引起的。《葬经》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古人对水的重视,由此可见一般。在土壤的质量方面,中国古代有所谓“土细而不松,油润而不燥,鲜明而不暗”为佳之说,并有所谓用秤称量土重而验之的方法,此所谓“土壤原来有虚实,称量见古书”。按照风水理论,在确定坐向(又称山向)和穴位之后,还需要开挖验土之深井(在天心十道之处或穴位上所挖者称之为“金井”)。验土的具体方法是:“入土实一斗,称之,六七厅为凶,八九斤吉,十斤以上大吉”。据有关方面的考察,这一基于“累朝郡邑多废置”的历史经验所总结出来的相土之法。从土力学的角度来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相传,郭璞当年曾经相土定址,营建温州城。

据《浙江通志》、《温州府志》,郭璞相建温州城“初谋于江北,郭璞取土称之,士轻,乃过江”。后经权衡,则江南吉,始筑城。经今日地质勘探证实,温州城的地质情况也的确优于江北。由于篇幅有限下次继续分享。谢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