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24考研报名人数为438万,较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人,减少36万人!下降约7.6%!
在已经连续6年报考人数增长率在10%以上的背景下,第一次低于10%的23考研直接降到了3.72%,与22考研21.22%的增长率相比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虽然总体还是上涨,但上涨的幅度下降了很多。
*考研历年报名人数
而24考研的报考人数是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那么25考研又会情况如何?今天就和小研一起来看一下。
0125考研报名人数会下降吗?
有人说,24考研已经下降了很多,证明了24考研是“考研热”开始降温的转折点,那么25考研报考人数是不是还会继续下降?
根据高等教育普遍规律来看,博士生的生源来自于研究生,研究生的生源来自于本科生,而本科生的生源来自于高中生,因此,参加高考的人数是计算当届考研人数的重要参考。
网上有人预测,高考人数会在2032年到达顶峰,对应的就是2014年出生人生的顶峰。
也就是从大趋势来看,未来8年充足的大学本科生生源就决定了考研人数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在未来一段时间,考研报名人数会稳定在一个区间,而并非持续下降。
这也说明了,24考研报考人数下降,并不代表考研热出现了拐点,而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大家想清楚了:考研并非是一个必然选择;哪怕考上了也并不一定会逆袭;读研3年还不如先出去工作;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还不如直接考公……
考研在前几年的确有大量跟风,很多人仅仅是因为周围人都在考,那自己也跟风考。但现在整个群体在逐渐回归理性。
那么具体到25考研报名人数,又会如何呢?
0225考研报考人数预测
24考研报考人数下降,与留学、考公等选项的分流有一定关系。据统计,2024年度国考热度不减,共有303.3万人报名过审,比2023年新增43.53万人,增幅为16.76%。
我们可以看出来,虽然2024考研人数下降了,但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躺平了,反而是考生们的选择更加理智了,会综合自身和环境,选择更加适合自己/有利的选项。
同时,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为443.1万,对应参加2024年考研;2019年高考本科招生431.29万人,对应参加2023年考研。
而2021年高考本科招生444.6万人,仅比2020年的高考本科生招生人数多1.5万人。也就是说,在报名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应届本科生考研的学生人数可能没有较大变化。
因此,25考研的报考人数应该还在430~440万的范围内。
除此之外,从这几年数据来看,考研报名人数与高校毕业生人数间存在着比例关系。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909万,考研人数为377万,考研人数占比约41.47%。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6万,考研人数为457万,考研人数占比约42.47%。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8万,考研人数为474万,考研人数占比约40.93%。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79万,考研人数为438万,考研人数占比约37.15%。
可以看到,考研人数约为高校毕业人数的40%左右,但由于出国、考公等选择的增多,占比逐年下降。
因此,预估25年占比为34.5%,结合2025年高校毕业生的预估人数约1248.7万人,那么25考研报考人数约为431万人。
因此总体来说,25考研报名人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应该会小浮动。
这代表虽然24考研报考总人数下降了,但选择二战、三战的往届考生并没有明显下降,下降的是应届考生。
往届生包含了在职上班回去考研和考研二三战的同学,该数据表面,往届生可能在以后都成为主力军,二三战已是一种常态!
而往届生因为复习的时间更长,在考场上也更有经验,相对而言更有优势,也更容易考出高分。
因此,25考研的环境依旧严峻!
● 更多院校采取专业统考此前,据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提到:鼓励招生单位选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试卷,自命题考试回归统考。并且,从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起,教育专业学位硕士业务课考试科目将增设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供相关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高校加入统考大军,24考研如此,25考研更是如此。目前全国统考的科目名单如下小研在这里也提个醒,更建议同学们在选择报考院校时,优先选择专业课统考的院校。24考研有部分院校在专业调剂时明确表明仅接受专业课科目统考的考生。因此,对于25考研来说,报考人数也许不会大幅上涨,但竞争程度依然激烈,毕竟如今考研成功的同学可都是铆足了劲才能够上岸的。
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要风雨兼程,抛开杂念,一往无前!!!
加油!同学们!
● 公共课难度升高其实回顾往年的情况,也都会发现,每年都会有考生吐槽题目难度变大,事实也是考研的难度在逐步增加。由此看来,25考研的难度大概率会继续延续往年年的“优良传统”,只会继续加大难度,降低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复试占比明显提升24考研中,不少高校提高复试成绩占比,比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复试占比提高至60%。如福建省大多数高校专业的复试占比在40%-50%,已经逐步向50%倾斜,可见高校越来越重视复试。
考研唯一的作用是名正言顺的带动了消费,也创造了一些就业,也缓解了当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但不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