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聪慧的孩子不会是鸡娃,大多数鸡娃高中都不具有竞争力,一届一届的案例都是如此,鸡娃的家长未必没有认知。但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恐怕并不是以高考为最终目标,而只是中考和小升初。
很多考入重点高中的鸡娃,是通过各种技巧训练,超越更聪慧的孩子,挤掉本属于更优秀孩子的名额。他们不鸡娃,很有可能上不了重点高中,甚至普通高中,这才是鸡娃的嘴现实意义。
上不了重点高中甚至普通高中,未来的上限大概率就是打螺丝,但升入重点高中,以后好歹是一位大学生,身位不一样,出路也不一样,有了本科的文凭,可以考研,也可以考公,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在未来的就业中有所淡化。
绝对聪慧的孩子,可以凭借超强的个人能力,无视其他人各种培训造成的外力加成。但大多数孩子不属于此类,他们更优秀,但这种优秀在成绩上的体现,却比不过那些培训班的套题背题。
这是初中阶段难度和强度所决定,在以知识普及为主的教育模式下,课内的不分层教学,就不会有明显的应试特征,这就使得多培训,多刷题就能提分,反而是真正思考的孩子,在成绩体现上并不具备优势。
你培训超过我,我就需要通过培训超越回来,然后你再加大培训力度,这就形成了剧场效应,鸡娃之所以有如此强的扩散性,就是这种心理叠加教育焦虑的产物,使得培训班成为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