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很残酷,洪承畴要真的能一直怯战就好了,这仗就赢了。
辽东战场上,明军不怯战的时代,都是以十万人为单位狂送的时代。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广宁之战,都是十万规模明军全军覆没。当然,广宁之战实际上死的人应该也不是很多,大部分人逃入关内了,那是因为这一战开始怯了,不像前两战那样刚起来逃不掉了,很多人都是望风就蜂拥逃跑了。
再后来辽东这里就改变了打法,除了大凌河一战因为准备阶段过于拉胯,导致大凌河守军被迫试图突围和长山之战明军被迫救援外,其余从天启六年一直到崇祯十三年,这十几年的时间,辽东都是靠怯战才守住的。
野战打不过就不出去浪,能勉强守住城,让清军没法前进,已经是最好结果了。打仗这种事是要讲科学的,不是有胆子就能赢。当年胆气无敌的杜松、贺世贤这些人,结果都是身死军灭。这么多年来,明军能守住城,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硬要说这是怯战,那不如直接说自己想去送。
松锦大战过程中,无论是守锦州的祖大寿,还是救援的洪承畴,在这个认识上高度一致,都是认为绝对不能去野战硬刚。洪承畴两年时间,几乎一直就是各种小规模战术袭扰,让清军处于战斗状态但打不成大仗。
因为清军最大软肋就是后勤,打久了没法支撑。
清朝的粮食,主要还是靠辽东种出来的。而辽东在当年开发程度很低的,有明一代都没有单独设省过。现在皇太极再能治理,他能让亩产翻番?
所以清军的战斗,除非是到关内吃自助餐这种,否则从来都时间很短。
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广宁之战这种大战役都不足十天。而且这几个大战役其实都是若干小战斗的集合,大量时间都是战斗中的间隔时间。
抚顺之战、清河之战、开原之战、铁岭之战这类一个城的战斗,都是一天以内。
宁远之战打三天就不打了,就是超出后金当时的战斗时间预期,所以后勤跟不上了。
对蒙古的很多战斗,比如援救科尔沁、与内喀尔喀两次战斗、援助喀喇沁,从出兵到达到战略目的,也都是几天内的事。
到了皇太极时代,因为明军守城水平提高,一些战争时间开始变长。
宁锦之战打了一个多月,大凌河之战共打三个月。
当然,几次入塞、三征察哈尔、两打朝鲜,时间都更长一些,最多能达到七八个月。但是,这几战都是可以以战养战,打仗同时获得大量补给的。
真正缺乏战争获得补给,只能靠自己后勤支持,过去的极限也就是大凌河之战三个月。
而松锦之战,清朝固然此时的积累已经今非昔比,但战争持续两年,依然让清军近乎到了极限。
最后阶段,围城的清军也只能骑兵一天两碗粥,步兵一碗。而且前线只有四万清军,更多队伍压根不敢派往前线,就是后勤已经无法支持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洪承畴和祖大寿但凡还能这么所谓怯战,继续城里城外一起跟清军拖一阵,清军就很可能不得不粮尽撤军了。
从战争后来情况看,洪承畴大军被包围时,笔架山还有大量存粮,而锦州祖大寿部更是在大战结束后快半年才粮尽投降的。明军后勤是也难受,不过再怎么也比清军充裕。
结果好了,崇祯等不及了,看不下去怯战,连续要求出击。这回明军不怯了,十三万明军全军出击。
洪承畴解释不通,也不抗命,就这么摆烂听话全军出击了。然后清军就在即将粮尽的时候,等到了这天上掉的馅饼。沈阳的皇太极立刻总动员也投入战场,前线清军也十三万左右了。
然后就是清军立刻组成三层包围圈,明军全军覆没。几个跑得快、运气好的,如吴三桂、唐通这几个逃出来了,洪承畴等人,以及锦州的祖大寿,最终无路可走,半年后粮尽投降。
战争是个高度科学的东西,能不能打得过,不是靠一腔血勇就行的。明军的战斗力问题涉及到很多制度架构问题,关宁军、秦军和西军精锐基本已经是现有制度下战斗力极限。这个极限依然野战打不过清军,但是守城和小规模战斗是完全可以胜任的。更不用说明朝即便千疮百孔,后勤依然好于只有一隅之地的清朝。
所以这时候打仗,压根不是不顾客观实际,嗷嗷叫着亮剑的时候,守住城,小袭扰,拼后勤,才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办法。
非觉得这是怯战,二十多年野战都没赢过了还得逼着全军出击,这能不全军覆没?
最后说下洪承畴的用兵特点。
洪承畴整体来说,是战略强于战术的那种人,用兵非常稳重,擅长的就是步步为营,增加时间宽度,收获更好战斗效果。
关内打农民军时,他整体调配和统筹能力非常强,特别是崇祯十年到十二年间,三年时间逐渐把各路农民军分割、围剿、招抚,扑灭了第一次起义高潮。
松锦大战时,他的对耗战术非常到位,清军两年时间里打的同样十分难受,被迫与明军在山地进行众多小规模拉锯战。包括多尔衮等高级将领们几乎都有了撤军念头。
入关后顺治二年江南起义高潮后,又是洪承畴去总督南方军务,在军事实力明显占优情况下,洪承畴并不急躁,一直到顺治四年后,扑灭了南方此次抗清高潮。
到顺治十年,有了西营加持的南明永历朝再次掀起抗清高潮后,洪承畴再次经略五省,总督军务。洪依然不急不躁,坚持政军结合,稳定占领区,在对耗中等待战机,终于到顺治十六年彻底击垮永历朝,大局基本稳定。
看洪承畴用兵,几乎没有闪电战这种打法。哪怕后来用战斗力更强的清军且在足够优势情况下,他都要保证足够稳定才予以出击,轻易不去冒险。
当然洪这种打法最大好处就是胜率高,且能把战斗胜利转化为稳定战果。
所以洪承畴属于典型的战略大师,无论是对农民军或者反清军队这种需要很大政治成本的仗,还是松锦大战这种以弱对强的仗,都是他最擅长的,因为这时候战略素养远比战斗能力更重要。
他的这个特点,多尔衮和顺治都意识到了,所以在清朝时候两次总督军务,多尔衮和顺治先后都给其充分便宜行事权,甚至要求吏部、兵部、户部都必须对洪的要求全力配合。就是明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洪承畴的能力。
而崇祯是不允许怯战的,洪承畴自然无从发挥自己的水平,最后也只能如皇帝所愿送完全军,自己去跳槽了。
就是崇祯瞎指挥,用人就疑,那没个能赢!对比一下曾国藩和洪承畴,两个人都是打呆仗,洪承畴采用步步为营、慢慢消耗的方式,本身皇太极拿他没办法,但因为崇祯的逼迫,最后洪承畴不得不改变策略,导致松锦大战失败;而曾国藩学洪承畴的打法,步步为营,最后把太平天国耗死了,不是洪承畴不行,而是没碰上好人!
崇祯逼孙传庭决战,孙传庭也战死。大明再无还手之力
王朝末期的最显著特点,军队野战能力大幅度滑坡,逢战必输,最后只能守城挨打
洪承畴既然能被孝庄服软,皇太极服气,可见崇祯帝浪费人才,自灭大明是真的。
这家伙是金国后裔,看形势打仗。汉人式微,就打得满清满地找牙,汉人闹得厉害不可收拾,便战败投降满清。他的想法和皇帝一样,江山决不能落到汉人手里。
指挥不行,多数将领怯战,松锦之战只有曹变蛟王廷臣在死战,曹变蛟甚至突进皇太极中军大帐
无聊狗血
战争本身打得就是消耗战,主要看谁的耐力大谁能坚持到最后。就像是秦赵大项战,其实双方都已经到了极限最后还是赵国坚持不住了。其实到这时秦国也快坚持不住了…
洪承畴虽然是二臣,但绝对是有能耐的。崇祯逼着催促决战导致战败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后面电影大明劫里逼着孙传庭决战也不是电影演义,历史上就是这样,哎呀,再不决战钱粮扛不住了,赶紧决战那。每次都这鸟样,所以说洪承畴投降就个人而言其实是对的,这是什么样的傻逼鸟皇帝,天天还觉得自己挺勤劳的,结果是越忙越乱,完全在瞎搞
后方吃紧,前方紧吃,你要是皇帝,你丫咋办?卖媳妇儿?
小洪没听小编的导致失败
洪承畴已被乾隆皇帝编入贰臣传里,洗不干净了
外行指挥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