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国没有投降选项?看看俄罗斯这屈辱的20年,投降就意味死亡

品味红梦史说 2024-09-29 04:39:53
前言

今年5月份,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禁止进口俄罗斯铀法案》,意味着三个月之后,美国将在铀进口领域,对俄罗斯展开一场全方面的封锁。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这种新闻已经屡见不鲜。

不论是军事、政治还是经济领域,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可谓步步紧逼。

甚至大力倡导公平公正的奥运会,都不允许俄罗斯参加。

双方针锋相对已经二十多年,为何俄罗斯仍旧在苦苦支撑?

怎么不跟美国坐下来好好谈,各退一步又能怎样呢?

其实俄罗斯建国之初头二十年时间里,用实际行动证明,作为一个大国,投降放弃抵抗就意味着死亡,没有任何其他选项。

1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

长期以来,外界往往将苏联解体的关键原因,归咎于苏联内部腐败。

实际上在苏联走向“毁灭”的过程中,国外势力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同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1996年的通话内容公之于众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此次交谈中,克林顿竟然道出了当初美国如何支持叶利钦竞选并且连任俄罗斯联邦总统。

事实情况已经表明,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无时无刻不在干涉俄罗斯内政。

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在一开始的明争暗斗中,可谓势均力敌,甚至苏联还一度处于领先地位。

但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苏联民族主义情绪急剧上升,导致其内部出现了反对苏维埃国家思想的声音。

俄罗斯历史学家普拉托诺夫在《俄罗斯荆棘之冠:共济会历史1731-1995年》提出了一个举世震惊的观点,苏联社会之所以在后期要摇摇欲坠,与一个叫做共济会的组织密不可分。

俄罗斯历史学家普拉托诺夫

这一组织就像是推动苏联走向解体的催化剂。

在苏联内部培养反对派的代理人,通过渗透苏联政治体系等方式,让苏联内部的矛盾愈发激化。

2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成为苏联最大的继承国。

为了加强对西欧诸国的控制,美国将俄罗斯树立为“假想敌”,如今双方在俄乌战场上可谓剑拔弩张。

甚至为了支持乌克兰,使其能够在正面战场上给俄罗斯造成压力,西欧诸国还斥巨资对乌克兰进行援助。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俄罗斯刚刚成立的时候,竟和美国还有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

可对于俄罗斯来讲,这却是个惨痛的教训!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便是在苏联后期政坛尤为活跃的叶利钦。

当他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后,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美国的邀请。

更让人大跌眼界的是,美国甚至放下了之前的偏见,对俄罗斯的民主道路毫不吝啬赞赏之词。

表面上看来,老美是打算和俄罗斯化干戈为玉帛。

但实际上却是为后续干预俄罗斯内政做铺垫罢了。

之所以在公开场合多次力挺叶利钦,只是美国将叶利钦当作“代理人”来培养。

并且在叶利钦大手一挥宣布实行“紧急治理”后,美国直接对俄罗斯提供了一份价值15亿美元的援助计划。

一开始俄罗斯民众并不清楚美国的意图,但看到美国大手一挥,将大量的援助源源不断运往俄罗斯时,还是忍不住感到意外。

实际上美国不是慈善家,这些经济援助往往带有很多附加条款。

不仅要求俄罗斯在改革的道路上,要充分“尊重”美国的意见,还通过这些援助,在俄罗斯内部收获了大量的支持。

美国不愿意承担巨大风险,于是找到了西方七国集团,将风险均分,向俄罗斯提供了一份价值240亿美元的援助,老美自掏腰包,先行垫付45亿美元。

身为大国领导人,叶利钦的眼光确实让人感到失望,他竟然“见钱眼开”,落入了美国的圈套。

早1993年同美国签订《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承诺十年之内,会将攻击性核武器削减至3500枚。

而潜射导弹核弹头的数量,也将削减至1750枚。

叶利钦对美国的指令可谓唯命是从,称其“放下武器缴械投降”一点也不过分。

这其实就是美国一贯的伎俩——“休克疗法”。

他们的设想十分明确,就是在俄罗斯还没有在国际舞台上站稳时,通过迅速推进私有化以及放开物价等手段,让俄罗斯进行经济转型。

但让两国始料未及的是,俄罗斯在这一道路上遭受重创,国内经济混乱动荡,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峻。

在叶利钦的带领下,俄罗斯不仅没能实现“卧薪尝胆”,反而将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九十年代初期,俄罗斯的GDP就出现了不对劲,甚至在1993年负增长已经高升至8.7%,为俄罗斯后续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在1996年大选中,虽然叶利钦得到了美国的公开喊话支持,但这种干预却加剧了俄罗斯内部政局的不稳定。

不知道当时叶利钦是怎么想的,明明俄罗斯在美国的干预下变得摇摇欲坠,为何就不悬崖勒马呢?

3

当普京接过叶利钦手中的接力棒,成功出任俄罗斯总统时,外界都纷纷对这位新任总统的外交政策走向产生了众多猜测。

但作为叶利钦亲手培养出来的接班人,普京在很多政策上都延续了叶利钦时期的想法,并且在2001年6月16日,首次会晤了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

普京的态度得到了小布什的充分认可。

甚至普京还被小布什等人称作“值得信赖的人”,但这一切,不过是美国画的大饼罢了。

我们都知道如今俄乌冲突的导火索之一,便是乌克兰加入北约。

可又有几人知道,当初普京在任职初期的时候,也产生了加入北约的想法。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普京在第一时间向美国送去了慰问,并且在信件中提到了加入北约的想法;

2004年,乌克兰内部爆发颜色革命,北约“东扩”趋势愈发明显,普京实在坐不住了于是再次申请加入北约;

2008年,俄罗斯同格鲁吉亚爆发军事冲突,但在访问法国的时候,普京又一次表达了加入北约的想法。

这三次表态,无一例外都遭到了老美的拒绝。

首先对于西欧国家,例如英法等老牌强国来讲,俄罗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一旦加入北约,定然会对其在北约的实力造成影响;

而对于美国来讲,他们自然也不会接纳俄罗斯,毕竟还要通过树立这样一个“假想敌”,来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于是从2008年开始,当普京最后一次表达完加入北约想法被拒后,他便就此醒悟,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此撕破脸皮。

但这一次,普京却做对了,与其对美国俯首称臣,倒不如将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尽管这一年正值全球金融危机,但在随后几年时间里,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稳步推进,石油价格也逐渐恢复了正常水平,俄罗斯经济迎来腾飞。

设想一下,有了中东国家的前车之鉴,倘若当时的俄罗斯并未脱离美国的束缚,又怎能把握住这次机会。

除此之外,俄罗斯政府也意识到了自身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

与其靠美国的“空话”,倒不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一条符合实际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于是在非能源产业,俄罗斯政府也加快了脚步,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结语

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美国必然不会将其招至麾下,虽然提供所谓的“经济援助”,但都是为了加强对俄罗斯的干预罢了。

好在普京任职期间能够幡然醒悟,最终带领俄罗斯民众,在西方国家的重重包围之中取得突破,逐渐扭转被动的局面。

有了曾经近二十年的惨痛教训,相信俄罗斯再也不会轻易“放下武器,选择投降”!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