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丨中兴通讯CDO崔丽:智网天下万物生发

回望互联科技 2024-08-23 22:46:39

8月21日至23日,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举办,本届大会以“网络全球 决胜未来”为主题,邀请全球顶级专家围绕新锐的网络技术趋势与课题方向,针对国家未来网络发展战略等重要议题开展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立体化的精彩演讲。演讲嘉宾包括国内外院士和权威专家,以及国内著名企业负责人等。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受邀出席主论坛并发表题为《智网天下 万物生发》的演讲。

崔丽认为,“网络、算力和AI”三大领域将加速融合创新,形成泛在、高效的数智引擎,加速整个人类社会的智能进阶,从而孕育出更加繁荣的新应用和新业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大模型开启变革周期

过去的一年多,大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高速迭代,产品层出不穷,新场景和新业态蓄势待发。虽然生成式AI依然处于发展初期,但大家已经有普遍共识,即全球已经进入AI驱动的产业革命,AI将对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变革。

崔丽以甲子光年智库的一张图呈现了AI的前生今世和演进脉络,以及未来可能的趋势和应用的判断,她表示,AI经历近70年的发展,数度起落,这一波以Transformer为特征的浪潮,从学术和技术的本质而言,并没有根本性变化,但大数据、大算力和Transformer的同频共振,终于实现了“量变到质变”,即泛化和能力涌现。“能力涌现”意味着可以处理更复杂的事情,“泛化”意味着可以作为基础技术更经济更广泛的赋能,崔丽认为,这是引发变革的根本。

而当前,大模型技术优化也在进行中,例如Mamba、MOE、TTT等Transformer效率优化,基于超长上下文窗口的记忆能力提升,基于COT、大小模型结合、RAG和多Agent协同等技术的增强专业性和准确性增强,以及致力于其可解释性的各类努力等,这些创新还在层出不穷,我们也有信心AI的明天会更好。但从应用落地的角度,生产价值对经济和社会的直接贡献依然高于情绪价值,所以AI的端侧下沉和行业的应用深化至关重要,并基于此构建数据飞轮和铸就商业闭环。因而,结合数字孪生和具身智能等技术的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神同步”和“互操作”,可能会成为智能再度进阶的关键。

智网服务新范式

崔丽指出,这也开启了网络和AI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新征程,加速效率、体验和生态升级进阶。

如果AI是大脑,具身智能是身体,网络就是神经,三位一体。2024年,既是5G-A的商用元年,也是大模型应用浪潮年。中国5G和光网络发展进入中场,“价值变现”一直是悬在产业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C端和家庭因缺乏体验进阶而增长乏力,B端因碎片化和规模化难以平衡尚未突破爆发的瓶颈。而这波AI浪潮带动的AI端侧下沉、云边端协同、具身智能、数字孪生、领域落地等,都将进一步激发网络潜能,加速价值变现;同时,AI也将助力自智网络加速从L3向L4+进阶,助力运营商降本、提效、增质。而从5G-A和全光网演进的角度,万兆体验、千亿连接、极致确定性、通感一体、天空地一体化等,在助力AI能力进阶的同时,也将更好的支撑智能泛在和普惠。

她指出,未来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逐本溯源,洞察变化中的稳定,从而更加坚定前进的方向。这也需要我们从“效率、融合、敏捷”三个方面加速拓新,为其保驾护航。

大道至简:效率

崔丽强调,首先是“效率”,任何一轮产业革命,核心就是资源(尤其是能源)效率大幅提升。就智能革命而言,大模型对算力的巨大需求,将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据估计,目前人工智能的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3%左右,到2025 年,人工智能将消耗全球15%的电能,大幅全域提升能效势在必行。

在DICT行业,小到一颗芯片,中到一个产品,大到一个网络,核心就是三件事情: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数据存储,而芯片就是集成度和性价比的极致。因而,我们可以从极致的芯片,一窥效率提升的根本。在后摩尔和大模型时代,能效提升的核心路径,首先是工艺持续微缩,虽然已经是后摩尔时代,但红利依然有空间;其次是软硬协同,领域定制加速,将进一步提升能效水平;最后就是新架构+新模型+新器件,从冯诺依曼架构到数据驱动,各类算法新突破,以及光电融合等创新,有望带来能效大幅拉升。

衍生开来,这些路径将体现在当下我们携手正在进行的各类创新突破。崔丽表示,比如,“以网强算”:对于Die 2 Die芯片内高速互联网络,通过自研IP和先进封装,可以实现异构计算和网络处理在内的多种芯片架构,提供更高性能和更优性价比;对于Chip 2 Chip跨芯片互联网络,通过开放互联标准、光电融合互联、高速互联接口等技术结合,突破算力芯片互联规模瓶颈;对于Server 2 Server智算集群的互联场景,依托关键芯片的转发能力升格和产业生态协同,助力打造无阻塞、高带宽及超低时延的新型智算中心网络,支持构建百卡-万卡规模智算集群。对于DC 2 DC的广域连接场景,通过400G OTN部署助力打造算力网络高效全光底座。

大势所趋:融合

崔丽进一步解释,第二个关键点是“融合”,当下几乎所有技术都无法独立演进,在DICT领域更是如此,多层面的跨界交融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对此,她对从底层到最上层的各类融合进行了列举。

底层,是软硬件融合和光电融合。软件解决灵活性和速度,硬件解决效率和性能,展望未来,由于市场碎片化和不确定性,软硬件边界将越发模糊,并且会加速转化,先以软件支持灵活匹配和快速迭代,稳定后硬件固化提升性价比和竞争力。光电融合则重点体现在光电共封装和光电混合计算,光电共封装通过将光芯片、光互连与传统电子芯片无缝集成,可以显著缩短电互连长度,提升带宽密度和能效;而光电混合计算,则在光计算成熟的基础上,有望大幅提升高性能计算效率。

向上,是多能力融合,通/感/算/存相互渗透,以实现最佳能效。如微观层面的在网计算、近存/存内计算,设备层面的通感一体、算网业5G一体机、算存FTTR、训推一体机,以及电动汽车行业的舱驾融合。再向上,是云边端的协同,实现资源的逻辑融合与协同调度,加速应用部署。

最上层是开放解耦,这也是生态繁荣的根本。其实通信行业高度标准化,是互联互通的基础,也是开放解耦的标杆。而对于未来AI领域,中兴通讯有类似主张,软硬解耦实现“换芯不换座”,支持开放的高速无损互联;训推解耦支持工程能力工具化,实现模型无感迁移,目前我们可以实现5天可用,15天好用;模型解耦主张构建模型仓库,兼容并蓄,共享产业最新成果,能力共享。

唯快不破:敏捷

崔丽介绍,第三个主题词是“敏捷”。我们正处于一个加速且动荡的时代,不得不直面宏观不确定、资源短缺、市场碎片化、竞争跨界、气候变化等挑战,作为企业而言,其核心本质就是交易,对内体现在能力的共享复用,对外体现在提升交易效率,以此激发自身动能,快速适应外部变化。中兴通讯的数字星云架构,核心就是组装式研发,灵活敏捷,以快打快。因此,我们在三年多前提出“数字星云”的交易架构,并以此打造对内组装式研发和对外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一致架构时,其核心理念就是以确定的架构持续优化底层核心能力,抽象共性特征,构建80%-90%的可复用且灵活组合的组件,同时辅以DevOps等低代码能力,快速实现10%-20%的场景化定制开发,持续迭代演进。通过复用降低成本、交易扩展边界和资产复利增长实现企业敏捷生长。

知行合一,万物生发

谈及知行合一方,万物生发,崔丽提到,中兴通讯持续携手产业、行业和生态合作伙伴在多个领域进行创新实践。

在基础网络上,中兴通讯近期和紫金山实验室以及江苏未来网络集团密切合作,成功完成全球首个IP 400GE广域确定性测试,在满载情况下,经过2030公里传输后,依然能保证业务抖动小于5微秒,可以有效满足高精度应用场景对网络的新要求。在新业务场景上,利用5G-A的大容量、低时延特性,中兴通讯携手央视和北京移动,实现龙年春晚的超高清无线移动直播,并携手中国移动与当红齐天,于千平米广阔空间内,实现了超50路多人XR游戏对战。同时,在面向6G的太赫兹技术验证上,中兴通讯通过创新的波束自愈合技术,实现了在遭遇障碍时,从18cm近距离,到远超行业水准的20米外的波束自我重建,确保高频接入信号的畅通无阻。

面向生产域,联合广州明珞打造5G原生产线,实现算网业一体化部署;联合武钢有限和中国联通,建成全球钢铁行业最大的5G专网,部署6大类25个钢铁应用场景,持续提效减排。

面向新经济,在南京滨江经济开发区,中兴通讯携手江苏电信、中电信无人科技实现滨江上空10平方公里低空通感覆盖,助力南京滨江打造低空物流“空中走廊”;和多个行业伙伴完成NTN相关验证,为天地融合网络应用部署加速铺路;与天翼交通合作,在苏州成功部署覆盖162公里的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网联自动驾驶网络,引领网联自动驾驶新实践。

而在大模型应用上,基于中兴通讯的星云大模型,研发大模型实现编码提效30%,通信大模型中的智保专家,将保障效率提升5倍;工业大模型降低质检人力成本70%,故障维修周期缩短30%。

演讲的最后,崔丽强调,算力与网络、智能与连接不断加速融合,正以澎湃之势释放出前所未见的新质生产力,为千行百业注入强大动能。未来正在发生,我们都已置身其中。中兴通讯愿与全球的行业伙伴携手合作,持续探索,不断创新,共同描绘美好的数智未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