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客户权益缩水,忙“降本”,此类降本、缩水别太匆忙!
刺激消费银行也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担当与贡献。为刺激消费,今年国家是出台了系列政策,如2024年3月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2024年6月24日发布了《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2024年8月3日又公布了《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等,措施是一个接一个。这些措施不单单就是政府一家的事,也是要求各部委、金融系统、各企业等一起齐努力、同频共振一同来提振市场信心,营造好的消费场景和环境,促进和培育消费增长的。
银行取消或缩减面向个人客户的权益投入,是与刺激消费,共同提振市场信心政策有所背离的。笔者观察到近期中信、光大、农行、广发等多家全国性大型银行广告,均对旗下信用卡客户权益进行了调整,或取消部分服务,或提高服务门槛。如11月13日,建行发布公告,从公布中可见2025年该行多款信用卡用户的权益均大幅缩水,比如明年起全球智尊信用卡(银联版)、龙卡私人银行信用卡、龙卡钻石信用卡等取消全球医疗救援及国际旅游援助服务、汽车道路救援服务等。
银行的利润都是增长的,且还是千亿级,此时说响应过紧日子,就让个人客户权益“缩水”,是伪命题。银行个人客户权益“缩水”,根源也许是银行出于控制成本的考量,响应过紧日子的要求。但我们再看看银行的利润数据,如工商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2690.25亿元,同比增长0.13% ;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2557.76亿元,同比也增长0.13%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143.72亿元,同比增长3.38%…。都是2000多亿的利润,又怎么缺给个人客户权益活动的那点钱。
银行真要过紧日子,可以从缩减对公营销费用着手笔者以为,银行真要过紧日子,可以从缩减对公营销费用着手,而不是缩减面向个人客户方面的费用。
面向个人客户方面的费用,如个人客户权益方面的费用,大多就是大家戏说的银行为活跃客户、促活掌银、维系客户的如信用卡支付/掌银支付/第三方绑卡支付等等与商家合作消费返利的“薅羊毛”以及其他如道路救援等等增值服务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才是与国家刺激消费政策是同频共振的,取消或缩减就是背道而驰的。
而面向对公客户的营销费用,笔者以为才是要真正缩减的。对公存款客户营销,对象要么是政府、要么是国企、要么是规范的大企业、上市公司,做好服务就好,开支大额营销费用,有腐败之嫌。同样,对公贷款营销,银行想营销、需花大力去营销的,仍是政府、是国企、是规范的大企业、上市公司。其余的公司要银行贷款,营销对象那不是反的吗?
总而言之,银行客户权益缩水,此类降本、缩水,笔者以为别执行的太匆忙!
[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请关注我,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