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断臂后,为何无一人去探望他?把他和孙二娘的关系看透就懂了

渡啊 2024-09-17 04:42:1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武松这个名字,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提起他,人们总会想到那个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英雄好汉。可谁能想到,这位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虎的英雄,最后竟然默默无闻地在六和寺中出家,一直活到80岁才寿终正寝。更令人唏嘘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竟然无人前来探望。这是为什么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头说起,从武松的人生轨迹中寻找答案。

武松的故事,要从他初次登场说起。那时的武松,可不是什么英雄好汉,而是个在老家犯了事的亡命之徒。为了躲避追捕,他逃到了柴进的府上避难。这个开场,就像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戏剧,让人不由得对武松的过去产生好奇。他到底犯了什么事?为什么要逃到柴进府上?这些疑问,成为了武松故事的悬念。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武松生病期间,他竟然被宋江不小心踢到了火锨柄。这一下可把武松给惹火了,二话不说就想动手打宋江。这个细节,展现了武松急躁易怒的性格特点。但是当武松得知宋江的真实身份后,立马认错服软。这一举动,又显示出他能屈能伸的一面。

宋江对武松的评价可谓是相当高,认为他是一条好汉,还用"身躯凛凛,相貌堂堂"这样的词来形容他。这个评价,为武松日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宋江的赏识,无疑是武松在梁山上站稳脚跟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在人们以为武松会就此沉沦时,他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在景阳冈上,武松凭借一身胆量和本事,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吃人老虎,一举成名。这一壮举,让武松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英雄好汉。这个场景,就像是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将武松的英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然而好景不长,武松因为杀嫂的事情,被押送到了孟州。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对他极为友善的牢头——施恩。施恩待武松如上宾,甚至想让武松帮忙夺回快活林。这段经历,为武松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施恩的善意,成为了武松后来行事的一个重要动机。

后来,武松辗转投奔到了鲁智深的二龙山。在这里,武松一来就被直接任命为三当家,可谓是春风得意。这个情节,展现了武松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但是命运总是喜欢和英雄开玩笑,在一次战斗中,武松遇到了一个叫"灵应天师"包道乙的高手。这个包道乙可不是善茬,一刀下去,就把武松的手臂砍得只剩一层皮相连。

面对这种情况,换做常人可能早就崩溃了。但武松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决断力。他二话不说,自己动手将那只几乎断掉的手臂砍了下来。这一幕,恐怕连天地都为之动容。武松的这个决定,体现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也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断臂之后的武松,命运可谓是急转直下。虽然被好兄弟鲁智深救走,但他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战斗力。曾经威风凛凛的英雄好汉,如今竟被宋江称为"废人"。这个转折,让人不禁唏嘘。英雄落难,人情冷暖,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无奈之下,武松只能选择留在六和寺,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你可能会问,武松这么有名,怎么会无人问津呢?要知道,在古代社会,英雄好汉之间的义气可是重于泰山的。可是武松断臂后,却鲜少有人来看望他。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和武松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要说武松的性格,那可真是一言难尽。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吃人嘴短,拿钱办事"。说白了,就是谁给好处就帮谁。这种性格,在江湖上可不太受欢迎。它让武松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显得有些功利。这种功利主义的性格,或许就是武松晚年无人问津的主要原因。

举个例子吧,有一次武松在十字坡遇见了孙二娘。这个孙二娘可不是善茬,她原本是想要害武松的。但是武松不仅识破了她的阴谋,还因为张青的求情和招待,最终和他们义结金兰。这件事看似平常,但却折射出武松的性格特点——他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左右。

武松和孙二娘的关系,可以说是他性格的一个缩影。一开始,孙二娘是想害他的。但是当情况发生转变,孙二娘和张青对他示好时,武松立马就改变了态度。这种见风使舵的性格,在江湖上是很难赢得真正的朋友的。

再说说武松和张都监的事,武松原本是为了替施恩出头,要教训蒋门神。可是当张都监许诺给他荣华富贵,还赐给他玉兰时,武松立马就有了为张都监卖命的心思。它让武松失去了很多真挚的友谊,也为他晚年的孤独埋下了伏笔。

武松这种"谁给好处就帮谁"的性格,注定了他不适合真心相待。在江湖上,讲究的是义气相投,而不是利益交换。武松这种性格,恐怕很难赢得真正的朋友。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他断臂后,鲜少有人来看望他。

所以当武松断臂后,失去了利用价值,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来看望他了。就连在征讨方腊结束后,宋江对武松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起来,只是简单地提醒他该回京。而武松则表示不愿赴京,想留在寺中当道人。面对这种情况,宋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任从你心",就不再过问了。

这种冷漠的态度,不正是武松性格带来的恶果吗?他用自己的行为,把那些曾经对他有好感的人一个个推开了。这种结果,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

最后武松在六和寺中出家,一直活到80岁才寿终正寝。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竟然无人来探视。这个结局,不得不说是令人唏嘘的。曾经威风凛凛的英雄好汉,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

回过头来看《水浒传》这部小说,有人认为里面恶人遍地,好汉也不一定是好人。其实作者施耐庵的用意并不是要通过梁山好汉来表达"邪不胜正"的道理,而是以一种客观的视角,展现那个特殊时代的世间百态。

武松的故事,正是这种百态的一个缩影。他有英雄的一面,也有凡人的弱点。他能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虎,展现出惊人的勇气;也能在利益面前动摇,显露出人性的软弱。这种复杂的性格塑造,才是《水浒传》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

所以,当我们再次翻开《水浒传》,看到武松的故事时,不妨多想想他性格中的这些特点。他和孙二娘的关系,他对张都监的态度,都反映出他"吃人嘴短,拿钱办事"的性格。正是这种性格,让他在断臂后失去了昔日的光环,最终无人问津。

最后让我们带着这些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我们是否也曾像武松一样,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忽视了真挚的友情?我们是否也曾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失去了重要的人?希望武松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