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发生于1950年9月15日、逆转朝鲜战争初期战局的仁川登陆作战,一般军迷都知道,由于此战号称人民军是以2万新编杂牌军对付美韩军7万精锐部队,所以从账面力量上看根本没有赢的可能。
美军上将麦克阿瑟现场观摩仁川登陆
那么据美军战史公开资料显示,参加仁川登陆抗击作战及后续汉城防卫战的人民军部队为:驻仁川港月尾岛的第918独立炮兵大队、第226海军陆战联队,正向天安呈一字长蛇阵移动的第18师团(辖第22、47和70联队),正向金泉移动的第9师团87联队和第105装甲师团849反坦克联队,正在铁原训练的第25旅团和正在沙里院训练的独立第78联队。
笔者在参考了一些相关文件后,发现这份名单既有遗漏,又不全对,故这次就来首先介绍下参加仁川-汉城地区作战第一阶段抗登陆作战中出现的两支人民军部队:第918独立海防炮兵联队及第18步兵师团(下辖第42、47机械化联队,第64、70步兵联队及第22炮兵联队)。
那么首先就来说说这个第918独立海防炮兵联队。该联队于1950年1月组建于黄海南道南浦市,最初为炮兵基干部队,朝鲜战争爆发三周后才扩编,通过招募黄海道本地人,该联队很快被扩编为三个大队九个中队。这里需要指出的是,“918”并非该联队番号,而是该联队在人民军内部的部队编号,类似于我们常说的“解放军第8848部队”这种,该联队具体番号笔者目前尚未找到确凿信息,也暂未找到该联队各级主官的信息。
人民军的榴弹炮兵部队
第918独立海防炮兵联队的每个中队有官兵78人,装备有苏制76毫米口径野战炮四门(储备炮弹800发)、用于运输火炮的卡车四辆、步枪40余支(储备子弹7500发)、手榴弹300余枚及有线电话两具。但因为仓促上阵,新兵入伍后只是在南浦市以北8公里处的炮兵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火炮实操训练,这也是导致登陆前美军驱逐舰在向月尾岛上的炮台近距离射击时,人民军火炮虽然反击猛烈,但很少能击中美舰的主要原因。
在完成了为期三周的训练后,第918独立海防炮兵联队第1、2大队于8月25日离开南浦市,其中第1大队被部署到半岛东部的咸镜南道沿海地区,第2大队4、6中队被部署在仁川港沿海地区,其中第4中队被部署在港口的月尾岛,第5中队则被部署在仁川以南80公里处的水原沿海地区,而第3大队及联队司令部仍待在南浦市,负责保卫黄海南道沿海地区。这也是美韩军在仁川登陆之后不再遇到该番号所属部队的原因。
1950年9月13日,第918独立海防炮兵联队2大队4、6中队面对美军舰队对月尾岛的近距离炮击,进行了勇敢的还击,虽说技艺不精,但还是击伤美军驱逐舰科利特号、加尔凯号及斯温松号,击毙美军水兵1人,击伤8人。两个中队的官兵在后续抗登陆作战中大部分投降被俘,军官则基本全部阵亡,只有第6中队1小队队长李春松少尉(江原道人)被俘。而至于被人民军宣传为月尾岛保卫战英雄的第4中队长李大勋大尉,能确认的也只有这个人的名字而已。
关于李大勋保卫月尾岛的绘画
接下来说说在月尾岛与美军陆战队作战的那个神秘的“第226海军陆战联队”,众所周知,人民军在朝鲜战争期间是没有海军陆战队的,该部队实际番号应为第18师团64步兵联队,“226”和“918”一样,只是该联队的部队代号,美军审讯人员会弄错也是情有可原。该联队同样于8月初在南浦市组建,起初通过招募新兵和补充战俘,扩编为两个步兵大队及一个机械化大队,并在训练两周后被部署到仁川,加入第18师团序列。
8月24日,第64步兵联队又增编一个第3步兵大队,该大队以8月初在清津招募的新兵组成,但由于四处奔波接收军服和武器,以及为躲避美军空袭,该大队实际上只接受了3天的简单训练,随后就被部署到汉城以南40公里处的南阳,始终未与联队大部队见过面。仁川登陆后,该大队奉命前往乌山,结果在途中溃散。而联队部及第1大队、机械化大队则驻扎在汉城,部署在仁川的则是该联队的第2大队。
在编制上,第64步兵联队的每个步兵大队有官兵700余人,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和一个迫击炮中队,每个步兵中队有2挺重机枪和12挺轻机枪,重机枪中队有14挺重机枪,迫击炮中队则因为没有炮而沦为搬运工中队。步兵中队里有三分之二的战士装备有步枪,每人配有100发子弹和1枚手榴弹,其余三分之一战士则为徒手。机械化大队则有官兵500余人,分为三个中队分散驻扎在仁川各地,由于缺乏车辆事实上和步兵中队没啥区别。
在仁川被俘的人民军,可能来自第64联队
所以,9月15日与美军陆战队争夺月尾岛的是第64步兵联队2大队的一个中队,虽说其官兵均系新兵,但作战意志还是得到了美军的称赞,当然美军这边也只是情况稍好而已,三分之二的陆战队员都是仅训练两周的新兵或预备役人员。加上第918部队的那个中队,月尾岛上实际兵力应为150+78=228人,比美军估计的400人要少不少。最终美军在月尾岛上捕获战俘136人,也就是说有92人在与美军的交战中牺牲或被推土机活埋在洞穴工事里。
接下来,要提的就是本文的主角——仁川抗登陆战中的主力——人民军第18步兵师团,该师团原为战争爆发后人民军在铁原组建的第18步兵旅团,代号第863部队,下辖两个步兵联队及两个迫击炮大队,这两个联队一个即为第64步兵联队,另一个则是之后仁川战斗中的主力——第70步兵联队,代号第565部队。第18步兵旅团长则为金兴(김흥)少将,出生于1915年,据说曾在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服役过。第70步兵联队长为35岁的韩青上校,抗战期间在沈阳做地下工作,八路军曾克林部挺进东北后曾任命韩青为义勇军先遣纵队司令。
7月20日,在经过一周的简单训练后,第18旅团部及第70步兵联队就被部署到汉城,由于属于后备部队,所以该旅团相较于前线各师团,服役人员平均年龄普遍稍微偏大,达到26-27岁。与扩编后的第64步兵联队不同的是,第70步兵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及一个炮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及一个侦察中队,其中每个步兵中队有3挺重机枪和9挺轻机枪,每个侦察中队有90支冲锋枪,所有分队长、小队长和中队长也都配有冲锋枪。
与苏军一样人民军侦查队装备有大量冲锋枪
8月15日,由于前线攻势不利,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开始着手扩大后备部队的规模,第17、18两个旅团被陆续扩编为师团。为了帮助第18步兵旅团扩编,来自人民军第7、9师团的伤愈出院军官及50名据称是从中国回国的朝鲜族军官被加强到该旅团。9月10日仁川登陆前夕,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发布命令宣布正式组建第18步兵师团,然而该命令之用意不是为准备在仁川进行抗登陆作战,而是为将该师团调往洛东江前线作战。
第18步兵师团成立后,又有两个联队级单位加入该师团,分别是第22炮兵联队及第42机械化联队。其中第22炮兵联队成立于1950年7月初,代号第503部队,首任联队长是李红廉上校,据说他在二战期间曾在日本读大学,后来被旧日军强征入伍,结果在中国华北作战时开小差投奔了朝鲜义勇军,并担任在延安的朝鲜军政学校教员。在李上校这位炮兵专家的指导下,第22炮兵联队接受了为期六周的炮兵训练,随后于8月28日被转移到汉城地区,并由30岁的许燮上校接手部队。
第22炮兵联队下辖一个榴弹炮大队及两个野战炮大队,其中榴弹炮大队下辖三个中队,每个中队掌管一门122毫米口径榴弹炮,野战炮大队下辖三个中队,每个中队掌管二门76毫米口径野战炮。机动能力上,每个中队都拥有一辆俄制卡车,此外联队部还单独掌管一支由10辆卡车组成的运输中队。进驻汉城并加入第18步兵师团后,第22炮兵联队的每个官兵都配发了一支缴获的美制步枪或卡宾枪,每人配发子弹100发。
在仁川-汉城公路上被击毁的人民军T-34坦克
而第42机械化联队则于8月上旬组建于中朝边境的新义州,招募的官兵大多是新义州本地人,经过为期三周的训练后,该联队于9月7日移动至汉城并加入第18步兵师团序列。该联队编制较小,只有官兵600余人,下辖侦查中队、坦克中队、指挥中队和维修中队各一,其中侦查中队拥有100支冲锋枪,指挥中队下辖一个工兵小队和一个警卫小队,坦克中队下辖三个小队,每个小队拥有5辆苏制T-34中型坦克,由小队长和两个分队的官兵分别搭乘。
仁川登陆前夕,第47机械化联队也被加强给人民军第18步兵师团,该联队代号第348部队,其编制与第42机械化联队基本相同,总兵力也是600余人,但坦克只有10辆,另有一个自行火炮中队,装备有苏制Su-76自行火炮5辆。该联队指挥官是白鹤林(백학림)中校,1918年出生于平安南道,曾跟随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加入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参加过著名的普天堡战斗,后退入苏联,担任苏军远东第88独立旅侦查员。
综上,仁川登陆前的人民军第18步兵师团,下辖第64、70步兵联队、第42、47机械化联队和第22炮兵联队,总兵力9000余人。其中第64联队1、2大队驻仁川,并得到第918独立海防炮兵联队2大队4、6中队及第22炮兵联队2大队5中队的支援,第42机械化联队驻永登浦,师团部及第22炮兵联队驻汉城,第47机械化联队及第918独立海防炮兵联队2大队5中队驻水原,第70联队正开往洛东江前线,已走到天安,以上就是仁川登陆前,仁川地区人民军及第18步兵师团的具体部署情况。
美军登上红海岸
9月15日下午五点半,美军陆战5团在夺取月尾岛后,即开始向被称为“红海岸”的仁川港陡堤发起登陆作战,驻守仁川的人民军第64联队官兵起初尚能猛烈射击,但当美军全部爬上岸后,人民军基本一触即溃,美军以很小伤亡代价攻克了陡堤旁的墓碑高地,并在次日上午占领了控制着仁川市区制高点的游览山,市区内的人民军则趁夜间全部撤走。
人民军第18师团长金兴少将对于美军的登陆意图仍不是很清楚,于是在16日晨从永登浦调来第42机械化联队的6辆T-34/85坦克进行试探性进攻,结果被在上空巡逻的美军海盗式战斗轰炸机当场炸毁4辆,炸瘫2辆,人民军同时也击落美军战机1架。美军陆战1团随后在M-26潘兴重型坦克的掩护下发起反击,虽然被炸瘫的T-34/85坦克首先开火,但由于开火距离太远而未能击穿美军坦克,这两辆T-34/85坦克随后被美军击毁。
意识到在仁川的美军实力强大后,金兴少将大惊失色,但由于白天发起反击会遭到空袭,第二次反击只有选在17日凌晨进行,参与反击的又是第42机械化联队的6辆T-34/85坦克,及由第22、42联队拼凑出的250余名步兵。结果这次反击在拥有重型坦克和反坦克火箭筒的美军陆战队的袭击下被再次挫败,250余名官兵大部牺牲,显然,金兴少将在对仁川滩头的反击上犯了逐次增兵的错误,当然,他手中本身就也没什么有价值的部队。
在仁川上空巡逻的美军海军航空兵使得人民军无法使用坦克在白天反击
9月17日晚,美军陆战5团继续扩大战果,袭占金浦机场,在机场防御的人民军第64联队残部战斗力实在太差,将这一南韩第一大型机场完好无损的拱手让给美军。另一方面,金兴少将继续执行他的添油战术,把第42机械化联队的最后4辆T-34/85坦克派上战场向仁川反击,结果依旧被美军击毁,就这样,仅用不到两天的功夫,人民军第42机械化联队就被完全打光。此时在仁川的美军已推进到永登浦以西的素砂镇,人民军只能依靠布设雷区来迟滞敌人。
整个9月18日,战线变化不大,人民军第64联队残部依然以小股部队不断扰袭金浦机场,但已没什么用,美军陆战1团则在缓慢穿过素砂镇,并由于受雷场影响,前进速度很慢,双方都在等待后方生力军的到达——美军第7步兵师正在不分昼夜地乘登陆舰在仁川集结,人民军第18师团的主力第70联队也在与第47机械化联队的7辆T-34/85坦克汇合后紧急赶往永登浦地区。
到19日,美军第7师32步兵团终于与人民军第70联队在永登浦外围的仁川-汉城公路及118高地交上火,美军方面后续参战的还有陆战1团,人民军方面后续赶来的还有在9月20日参战的第9师团下属的第87步兵联队(代号第319部队,这个笔者会在之后的文章中介绍)。应该说人民军这两个步兵联队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硬是顶住了美军两个团的进攻达三天之久,期间第70联队的一个大队还一度发起反突击,夺取了陆战1团的两个阵地。
美军各路推进图
不过,到9月22日,由于防御阵地遭到美军陆战队渗透,导致退路遭到威胁,加上北面已经渡过汉江的美军陆战5团开始进攻汉城市区,人民军第70、87联队在永登浦的防御最终崩溃,残部退往汉城市区集结,从这一点看,只能说人民军的这种二流部队也只有打打正面阻击战的水平。退入汉城后,第18师团所属的第22、42、47、64和70联队残部尚有5000余人,在将防御阵地交给第25旅团和其他独立部队后,第18师团退往汉城以北的议政府地区。
此后,第18师团乘火车一直退撤到中国东北的珲春地区进行整编,经过重新整编,又恢复到1万余人的规模,并编入人民军第六军团序列。第三次战役结束后,第18师团于1951年1月28日回国,2月20日抵达沙里院地区,4月以后,被部署到镇南浦、恩安地区,主要负责黄海南道的海防战线,考虑到该师团战斗力有限,从此其再也没有上过前线。
曾任第47机械化联队司令的白鹤林次帅
以上就是人民军第18师团在朝鲜战争中的参战经历,该师主要领导如师团长金兴、第70联队长韩青、第22联队长许燮在战后的事迹,笔者限于资料有限暂时都未能查到,只知道曾任第47机械化联队长的白鹤林中校,在战后升任人民军第8师团长、社会安全部部长、军事委员会成员,并于1992年被授予人民军次帅军衔和“共和国英雄”称号,最终于2006年去世,终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