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走在大街上、公园和游乐场里,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经常看到的是妈妈带着孩子,真的很少能看到爸爸带娃的!
(一)
妈妈再努力也带不动孩子
阿惠在孩子出生以后,就辞职回家做全职妈妈了。女儿萌萌四岁了,她全心全意地照顾,把家里也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称职的妈妈,孩子的事儿也从来都不用老公操心。
老公上班很忙,一天在家的时间很少,就算是在家里,女儿也基本上很少和爸爸互动。
爸爸总是很烦躁,嫌弃小孩子的事情太麻烦。而且爸爸的严厉,没有耐心,也让女儿对他敬而远之。
妈妈以为萌萌被养育得很好,但是,在她带孩子进行了一次测试后,却很震惊,感觉啪啪被打脸了。
测试结果表示,家庭教育分数只有50分,根本不及格,女儿缺乏安全感,而且有些内向、自卑,原因是爸爸对孩子的陪伴严重不足。
(二)
爸爸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心理学家格尔迪曾说过:“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男主外,女主内”,似乎妈妈照顾孩子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对孩子却不一定是好事。
“从小和爸爸亲近”,和“从小和爸爸不亲的孩子”,长大的差距真的很大!
第一,孩子的性格差距大。
有一部电视剧很好看,《我们的日子》中的女主角叫王雪花。
作为观众,我特别喜欢小时候的王雪花,她善良可爱、直爽豁达,敢爱敢恨,仗义有谋略,被街坊邻里称为“小霸王”。
与其说观众是喜欢雪花这个人,还不如说是喜欢这样的性格。
而她爸爸王宪平很喜欢这个女儿,陪她一起练军体拳,一起玩游戏,给予了她足够的父爱和陪伴。
也正是爸爸的付出,成就了雪花讨喜的形象和性格。
爸爸是孩子的男性榜样,他们的勇敢、果断、坚韧等品质,都会在孩子与爸爸亲近中,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当孩子看到父亲在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积极应对,孩子也学会了这种应对困难的方式和态度,长大后更勇敢、有出息。
而从小不与爸爸亲近的孩子,可能会自卑、懦弱,长大后很难有大的成就。
第二,孩子的情感认知,和以后的择偶、婚姻观差距很大
如果爸爸跟儿子不亲近,那么儿子就很难理解男性的行为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对性别角色的认知产生偏差,可能会“娘化”。
如果爸爸不跟女儿亲近,女儿就可能缺乏安全感,这会影响她成年后的情感认知和心理健康,容易遇到渣男,也容易在感情和婚姻中受伤。
但如果爸爸跟儿子和女儿都亲近,那么孩子对于自身的性别认知会更清晰,知道“男孩要有血性,女孩要温柔而坚强”,今后子女的择偶和婚姻都会更顺畅一些。
第三,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差距大。
有的孩子很外向、善于交际,你会发现这些孩子的爸爸,陪伴都比较到位,孩子和爸爸也比较亲近。
因为在家庭里,爸爸通常都是那个在外边交际广泛的人。
爸爸的很多行为都可以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比如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家庭聚会、朋友聚餐等,让孩子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环境,所以孩子社交能力强,将来朋友多,更容易成大器。
而那些与爸爸不亲的孩子,可能就没机会参加这些提升社交能力的活动,性格相对内向,再加上没自信,可能朋友少,人际交往能力差一些。
既然与爸爸亲近的孩子,将来更有优势,那么如何让爸爸们更多陪伴孩子呢?
(三)
五招,让爸爸陪伴孩子质量更高
第一、妈妈让爸爸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让爸爸阅读育儿书籍、参加育儿讲座或与其他有经验的父母交流,让爸爸了解到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爸爸的陪伴对孩子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当然也可以转发我这篇文章,给老公们看,让他们明白“一个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的道理。
第二、爸爸要制定具体的陪伴计划
爸爸知道重要性以后,就要付出实际的行动了。
当然行动之前,爸爸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制定具体陪伴孩子的计划,毕竟要养家糊口,还要自我成长嘛。
比如,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游戏,进行户外运动等,哪怕每天十分钟,放下手机陪孩子玩,也会让孩子更亲近你!
第三、爸爸多点耐心,多和孩子互动
比如爸爸有时间,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孩子完成作业、陪伴孩子参加课外活动等。
当然,爸爸偶尔可以创造一些有意义的陪伴时刻,比如,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共同完成一个手工艺品、一起参加社区活动等,不仅父子俩关系更好,也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第四、妈妈要提供必要的支持
多跟老师吹点“彩虹屁”,鼓励爸爸积极参与育儿,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第五、爸爸陪不了,妈妈也要想办法弥补父爱
比如,可以让爷爷、姥爷、舅舅、叔叔等男性长辈多与孩子相处,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和榜样示范。
妈妈还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勇敢的人物故事,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习男性榜样的品质。
这些,都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总之呢,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陪伴都很重要,在温馨、有爱的家庭里,孩子才能培养成完全的人格,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拉倒吧,小学四年级以后看到别人女孩跟爸爸太亲昵我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得瑟]
你当每个爸爸都是优秀的勇敢的。阳光的男人的?
这基本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