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作家|吴仲尧:萦绕在方言里的乡音

冰海谈小说 2024-06-24 10:36:36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何以如此激动?不在其人,而是乡音。一个人从呀呀学语时说过的方言,早已渗透到骨血里,与生命无法分割。如若在异地他乡的茫茫人海中,突然听到来自家乡的声音,肯定倍感亲切,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呢?

我经常自我调侃,是绍兴方言忠实的守望人,坚定的践行者。众所周知,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当下,说普通话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参加工作时,会讲普通话的教师寥寥无几,那时也没有上课必须用普通话的硬性规定,加上学生都是本地人,我随大流,就用轻驾就熟的绍兴方言讲课,效果挺好,特别是讲到动情处,觉得不用方言简直无法表达,说不到点子上,从此习惯成自然,乡音难改了。

后来我走上领导岗位,少不了要参加社交活动或上台发言,在许多清一色普通话的场合里,我自感卑琐,羞于启唇,觉得说方言土得掉渣,寒酸,没面子,难登大雅之堂。为此,我曾“老人学绣绷”“赶鸭子上架”学普通话。或许我是语言天赋比较差的那种人,或者绍兴方言对我的影响太深根蒂固,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中常夹杂方言,自己的齿舌受苦,听的人云里雾里觉得很别扭,勉强坚持了一段时间,结果闹出不少笑话,经常出现“台上我一本正经讲,台下教师哄堂大笑”的尴尬情形,我再也不受“鹦鹉学舌”的罪了,坦然面对,重新使用熟稔的方言,仿佛一下子摘掉了背负在身上的沉重枷锁,顿感说话轻松自如。

在这方面,我十分佩服伟人毛泽东的定力。他以我为主、我行我素的性格,在对待方言的态度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使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他依然用浓重的湖南方言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此后,他在普通话重重包围的北京生活了二十八个年头,始终以一口“我自岿然不动”的湖南乡音,或谈笑风声,或正言厉色,从不向普通话低头。是呀,任何语言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载体,没有孰优孰劣,何必要自惭形秽或强人所难呢?

方言是绽放在故乡土壤上的一朵奇葩,是流淌在游子血脉里挥之不去的乡土情愫,不管背井离乡多少年,一旦触及到养育过自己的家乡,总绕不开祖祖辈辈说惯的方言。这方面,鲁迅先生最有发言权,他曾说:“我是绍兴人,所写的背景又是绍兴居多……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所以,鲁迅的作品中,采撷了许多绍兴方言,在他的笔下显得生气盎然,妙趣横生,致使塑造的人物莫不生动活泼,形神毕现。例如《阿Q正传》中有一句“赵太爷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的话,这里的“肚里一轮”是正宗的绍兴俚言俗语,可作“脑里一想”理解,但更带有强调思考速度之快的情感,突出了赵太爷的精明狡诈,真是妙不可言。

一般来说,要想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方言永远都是必经之路。绍兴方言是我们的母语,是与生俱来的生命感悟,田间地头、河渠沟塘、村落集市,到处遗存。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一句绍兴方言,是生活状态下原汁原味代代相传的文字符号的呈现,独具绍兴水乡和酒乡的特质,也透露出绍兴人的幽默和诙谐,不仅不土,还雅俗共赏,富含哲理。比如绍兴方言中提倡勤劳,“做做做勿煞,坐坐要坐煞”;提倡坚韧,“盯牢黄包车”;提倡乐观,“跌跤请坐坐”;提倡节俭,“有了一千一万,也要薄粥搭餐”。又如说人狡猾,“踏道泥鳅”;说人倔强,“撑硬头船”;说人吹牛,“海马屁打仗”,说人贪婪,“谋心户头”;说人背时,“吃隔夜螺蛳”。再如形容人见多识广,“游过三江六码头,吃过爨桶热老酒”;形容人生活拮据,“前世勿修,腌菜过酒”;形容人逍遥自在,“老酒日日醉,皇帝万万岁”;形容人感情深厚,“陈酒味醇,老友情深”,等等,不胜枚举。

方言源自生活,扎根于生活,往往又能以高于生活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一个地方有方言,就会有用方言演唱的歌曲,也会有用方言演绎的戏曲。这是农耕文明时代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也是人们生活中情感倾诉的方式。绍兴自然不例外,无论是婉约缠绵的越剧,还是高亢激越的绍剧,其唱词和音韵,都具有绍兴的乡土特色。绍兴莲花落尤甚,这种纯粹以绍兴方言说唱的地方曲艺,带有浓郁地域色彩,从耄耋老人到垂髫稚童,都会哼上几句耳熟能详的曲调,讲述家长里短、奇闻异事。

如今,随着时代的步伐,普通话越来越普及,一方面有利于国民在更大范围的无障碍交流,便捷信息传递,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且是对流传了世世代代的方言一次集体扼杀,对人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生活成分进行削足适履地整饬,使之趋于单调、萎缩、整齐划一,不再鲜活可爱。不管什么地方的方言,一定有它产生的缘由,与具体的生活、生存和生命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根脉的传承,是一声亲切的乡音,是一缕扯不断的乡愁,更是地域文化特色的标志。只是在势不可挡的普通话面前,方言显得太弱小,不堪一击,甚至濒临消失的地步。写到这里,我猛地想到绍兴电视台的三档节目——《实话实说》《师爷说新闻》《师母来哉》,全用绍兴方言主持,意在让生活在绍兴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每个人,听得懂方言,说得了方言,给绍兴方言保留一片生长的空间。为绍兴电视台的这个创意点赞。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方言是一个人的故乡。”这话我笃信不疑。或许是我固执,坚持认为除了在某些社交场合,除了职业需要,与家乡人说话,应该入乡随俗,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方言,回到自由、轻松、本能的说话状态,才不会被人骂忘祖背宗,才能享受到鱼儿游入大海般的畅快。假如某一天,我们一旦发现忘记了那一口温柔敦厚的绍兴土话,就像一个人丢失了埋藏着胞衣的故乡,等到自己的魂魄流离失所时,再醒悟,恐怕悔之已晚矣!

作者简介:

吴仲尧,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微刊投稿邮箱:1505105907@qq.com

◆总编兼创作基地主任: 刘云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