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临近,“预防式”或“应对式”降息的抉择更显扑朔迷离,与此同时,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在全球货币政策环境趋于宽松的背景下,投资者后续应重点关注哪些因素?
解读:
若美联储选择“应对式”降息,相较于25pb更具急迫性,或许考量在于经济衰退。然而,无论是就业市场还是通胀指标,均未显现该趋势。一方面,尽管8月非农新增就业不及预期,但失业率却实现近五个月来的首次下降,这一变化伴随着暂时性失业人数的显著减少,永久性失业人数则保持稳定,表明企业并未采取大规模的裁员行动。与此同时,时薪环比增长达到0.4%,位居近六个月高点,进一步反映出劳动力市场虽略有降温,但仍保持稳定态势。通胀上,原油期货价格下行可能会对即将公布的美国8月CPI产生下拉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纽约联储的周度经济指数以及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同比增速均出现边际回升,加之美国非制造业PMI仍保持在扩张区间,核心CPI仍有一定支撑。因此,从当前的经济数据来看,尚未发出深度衰退的明确预警信号。
数据来源:Wind
另一方面,尽管美联储尚未正式启动降息进程,但房地产市场与融资环境已出现政策宽松迹象,这一态势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实施大幅降息的迫切性。具体而言,随着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下行,30年期按揭贷款利率已下滑至6.4%,低于7%的平均租金回报率,激发房贷申请量的回升,进而促进美国7月成屋和新屋销售的回暖。在直接融资领域,高收益债与投资级债的信用利差正处于历史性的低水平,融资成本的显著降低促使信用债发行活动大幅增加。据统计,在5月至8月期间,美国信用债的发行量实现了20.6%的同比增长。
如此一来,除非新的衰退压力出现,美联储或更多地偏向“预防式”降息。值得警惕的是,当前道琼斯指数已出现顶背离信号,并且美债10-2年收益率已为正,美企将面临估值、每股盈余风险,若美股市场出现大幅回调,美联储不排除会采取更为激进的50bp降息措施。全球资本市场进入“动荡期”,叠加大选临近,市场神经愈发紧绷,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引起波动加剧。伴随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市场流动性压力缓解,需求预期有望阶段性修复。当前,创指已明显未创新低,而大盘易于在悲观情绪中加速落底完成,投资者宜关注反弹弹性更大的港股对于A股的拉动作用,结合估值性价比和基本面趋势综合考量,发掘前期被错杀的优质标的,方为长期投资的策略。
本文仅记载杨博光(执业证号:S0340619060008)的观点与心得,不代表所任职机构的立场,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所发布的观点和陈述不构成对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