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不过一西域小国,为何鼎盛期的大汉付出巨大代价才打服他?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09-02 16:31:05

西汉时的大宛,辖有大小属邑70多个,有户6万,人口30万,军队6万,算是西域小国。

而当时的大汉,则已经在一系列作战中连续大破匈奴,迎来了鼎盛时期。

按常理,连强大的匈奴都干翻了,大汉要收拾大宛,似乎是泰山压顶,不需要怎么费力。

然而,事实是,大汉为了打大宛,大汉王朝却付出了极沉重的代价!

大汉征大宛,前后延续4年,“天下奉其役连年”,“损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甚至导致“天下骚动”!

煌煌大汉,打个小小的大宛,何至于此?

迎难而上

大宛的国力确实完全无法与大汉相提并论,但大汉要打大宛却绝非易事。

大宛在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大部分地区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与长安相去万余里。

而且,其间旷漠、大山阻隔,大片为人迹罕至之地,无论是行军还是补给都是困苦艰难的。

因此,大汉虽强,要打大宛,困难却又是极大的。

然而,汉武帝还是下定了打大宛的决心。

许多朋友认为,汉武帝主要是为了汗血宝马才要远征大宛。

确实,大宛的马匹,极为优质,对大汉是极有吸引力的。

然而,事实上,仅仅只是为了汗血宝马,汉武帝是不必有此役的。

毕竟,此时,漠北之战都打完了,大汉反击匈奴的作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而没有获取汗血宝马之助的大汉骑兵,已经表现出了足以取胜的战斗力。

因此,“汗血宝马”虽好,却不是大汉的必需品。

汉武帝之所以决心攻大宛,绝不单纯是贪图汗血宝马,而是从打击匈奴的战略全局考量的。

匈奴虽然连遭打击,但已经遁入漠北,再要直接打击,成本已经太高,风险已经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尽管匈奴遭到了沉重打击,但是,由于他在西域仍然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而富庶的西域,可以使匈奴在经济上依然保持较强的实力,使其足以与大汉长期相持下去!

只有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切断匈奴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才可能给匈奴以致命打击!

因此,漠北决战后,汉武帝已经将重心放在了对西域的控制上。

不久前,大汉“不破楼兰终不还”,已经对楼兰用兵,迫使楼兰倒向大汉,并“暴兵威”,以争取西域各国。

然而,楼兰实在太小,因此,破楼兰之威的影响力不足以撼动匈奴的影响力。

只有对西域相对较大的国家用兵,才可能真正达到耀兵威,争取西域各国支持大汉的目的。

当时,西域较大的国家,主要是三个:乌孙、大宛、大夏。

其中,乌孙当时已经接受了大汉同盟之请,而大夏比大宛又要更遥远,如此,大宛也就成了唯一符合条件的打击目标!

如此,迎难而上,攻大宛,也就成了大汉必为之事!

低估困难,损失惨重

攻大宛,是要迎难而上的。

迎难而上不可怕,只要正确的评估难点,认真做好准备,总归是可以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

然而,遗憾的是,大汉从一开始就低估了困难。

此前,征楼兰时,大汉风驰电掣,迅速破之,尤其是赵破努率700轻骑突袭楼兰,一战擒获楼兰王的壮举,似乎使汉武帝低估了西域各国的战斗力。

因此,汉武帝相信了姚定汉的妄言,以为“兵不过三千人”,即可“尽虏破宛矣”。

于是,汉武帝给了李广利6000属国骑兵和数万未经训练的“郡国恶少年”,让他们去攻打大宛。

显然,汉武帝完全错估了形势!

确实,楼兰也罢,大宛也好,在大汉眼中,不过都是偏远的蕞尔小国。

但是,“小国”与“小国”之间实际上的差异是极大的!对于远征来说,打大宛跟打楼兰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楼兰几乎就在西域的入口处,自霍去病取河西后,已经与大汉的控制区几乎接壤。

而大宛地理位置更远自不必说,更严重的是:大汉要征大宛,沿途需要经过许多国家,情况的复杂程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就实力而言,楼兰不过是一个典型的城郭小国,户1570,人口1.41万,兵卒2912人,“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

这样的军队规模,远征军只要到达,楼兰自然就毫无抵抗之力!所以,只要赵破奴找好向导,别迷路了,敢于突进,取胜就是有把握的!

而大宛有兵6万,经济基础较好,远征军的规模如果不大,是难以取胜的!

显然,大汉以破楼兰的经验来评估征大宛的难度,是极为草率、自大的,是不知彼的!

如此,首战,自然就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

汉军原计划要从沿途各国获取补给,但是,由于远征军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因此,沿途各国多拒绝为汉军提供补给!

如此,汉军只好发兵攻打,打下来了就能获得一些补给。有的打下来了,汉军就获得一些补给,有的数日不克,汉军就罢战而走,一路打打走走,沿途损失颇大,打到大宛东部的郁成城时,汉军已是仅剩数千人的疲惫之师了···

汉军猛攻郁成城,敌人以逸待劳,汉军损失惨重而不能克。

李广利与众将商议:郁成都打不下来,何况他们的王都呢?

于是,汉军撤军而回···

到汉军撤到敦煌时,士卒仅剩下十之一二!

如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仅仅“摸了摸”对方的国门,就失败了···

高昂的动员

此时,大汉要再征大宛,需要做得就更多了。

首先,征大宛不利,使大汉已经没有退路了!

汉武帝认识到:如果连大宛都收拾不了,那么,西域各国必然轻视大汉,大汉要经营西域、斩断匈奴左臂得企图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大宛,必须再打,大汉没有任何退路!

而首战失利的教训又表明:如果不大规模动员,大汉根本不能奈何大宛!

因此,这一次,汉武帝重建军队,组织了一支6万人组成的主力兵团,一支由10万头牛,3万匹马及杂畜万余组成的后勤部队,另外还有大批“私负从者”随军出征。此外,汉武帝又征发甲卒18万人屯守酒泉、张掖一带,以为远征军的后援!

同时,此时,匈奴已经再次对大汉用兵,赵破奴得2万士卒被匈奴所歼,边疆形势高度紧张!

这个情况下,大汉既要保证远征大宛的所需,又要保证对匈奴方向的投入,所需要的动员规模十分巨大!

要知道,漠北决战后,大汉国力已经损耗极大,国民已经疲惫不堪了,此时,大汉不得不再次进行大规模动员,自然如一个人拖着病体强行打起精神,透支着身体和健康!

天下骚动,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胜之不易

即便如此,汉军最终取胜,还得靠李广利的正确用兵!

1、不服者诛。

这一次,汉军规模大,沿途各国自然不敢螳臂当车,多纷纷开门出迎。

不过,到底还是有人仍然不服。

比如轮台。

轮台自负其强,闭城不出!

只轮台不服,本不影响汉军继续西进。

但是,李广利知道:如果不严惩带头的,那么,后面各国就可能有样学样,汉军的麻烦就大了!于是,李广利停了下来,全力攻打,破城后屠城而去!

如此,此后西行,再无人胆敢抗拒和骚扰!

2、不做纠缠,直扑王都,加快战役进程。

大宛大小邑七十余,如果一个个攻打,代价是难以估计的。

李广利决心直扑其王都!

于是,除一部分军队在郁成围攻外,3万精兵随李广利扑向其王都贵山城,加快战役进程!

3、抓住其他软肋,一举迫降。

贵山城坚固,李广利的兵力并不占绝对优势,破之不易。

但是,李广利抓住了敌人的致命弱点:大宛没有掌握打井的技术,因此国都“城中无井”,用水都是依靠汲取城外河流之水。

因此,李广利出征时就特地带了一批水工随行,计划在作战时首先将其河流改道,断绝其城中水源。

汉军遂断其水源后,“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突入贵山城之外城。

大宛贵族为求自保,杀其王向汉军求和,表示愿意出汗血宝马,任由汉军挑选。

李广利遂与之订立盟约,然后引军回国!

此时,已经是前101年的春天!

后人论及征大宛之战,往往称李广利无能,并认为是李广利无能,才导致损耗如此之大的。

实际上,李广利确实非卫青、霍去病一般的人物,但也是有相当军事能力的。

以征大宛之战来说,李广利的战术运用是十分精当的。

他不在沿途纠缠,长驱直扑贵山城,既节省了时间,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在围攻之时,又抓住城中无井的弱点,首先切断了敌人的水源,令其不攻自乱···

可以说,李广利的指挥,加快了战役进程,为大汉取胜立下了大功。

因此,征大宛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并不是李广利无能,相反,如果不是李广利有两把刷子,真换一个平庸之辈来指挥,汉军还真未必拿得下大宛!

代价虽大,意义非凡

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书.西域传》

征大宛之战,确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是,毕竟最后取得了胜利,而且,胜利的意义更是历史性的!

此后,西域各国震惧,纷纷倒向大汉。

如此,匈奴在西域诸国的影响力大减,大汉逐渐掌握了对西域的控制权!

这一切,既为大汉最终赢得汉匈战争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加快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经营!

代价是不小的,但意义是历史级的!

大汉征大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其中原因,并不是主帅李广利无能。

首先,大宛虽国力远不及大汉,但西去长安万余里,其间旷漠、大山阻隔,人迹罕至,无论士卒征战还是补给都是极为困苦的,其组织难度甚至在漠北之战之上,本身就是很难打的。

何况,沿途要经过许多立场摇摆的西域国家,外交压力极大;而大宛本身的实力在当时全球范围内也算得上一个规模中上等的国家,抵抗能力较强。

所以,大汉远征大宛,在当时本身就是史无前例的大远征,难度极大。

汉武帝初时低估了难度,造成了不必要的挫折,又极大加重了损失···

因此,后世对汉武帝征大宛常有批评态度,认为是武帝穷兵黩武的标志性事件。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从“千古”的角度看,虽然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但是,远征大宛,为大汉经营西域,开拓边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又是值得敬佩的!

汉武帝,虽然有失误,但终归无愧是“千古一帝”!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