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古城墙能保留下来,请记住1984市长张铁民,建墙维修,各村烧砖铺砖。西安古城墙能保留下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张铁民市长确实在其保护和维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铁民,山西吉县人,1936 年参加革命,1937 年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担任西安市市长期间,他对西安古城墙的保护和修缮工作高度重视。当时西安城墙曾面临着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等问题,甚至有被拆除的风险。张铁民意志坚定、力排众议,主张对城墙进行保护和修缮。他组织工人和学生进行义务劳动,对墙体进行加固等工作。同时,西安周边村子的砖厂也纷纷响应,动工烧制城砖用于城墙的维修。这一系列举措对西安古城墙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城墙的保留奠定了重要基础。
当然,西安古城墙能保留下来也离不开历史上的诸多因素。西安城墙历史悠久,始建于隋唐时期,经过历代的不断修缮和加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历史的进程中,也曾有众多人士和团体为保护城墙积极奔走、呼吁。解放后,各界也一直呼吁要保护西安城墙,使其最终被妥善保护下来。所以说,西安古城墙的保留是众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张铁民市长的贡献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张铁民市长修缮西安城墙的故事如下:
1. 面临困境,决心修缮:
- 资金短缺: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城墙因历经多年风雨侵蚀、战争破坏以及人为因素,已变得千疮百孔、破败不堪。当时估算,如果政府全部出资修缮城墙,需要2.3亿元的巨额资金,这对于当时的西安市政府财政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天文数字。
- 占地搬迁难题:城墙附近存在非法占用约900亩地的96家工厂和1005户居民,要修缮城墙,就需要对这些进行搬迁,而这些居民多为穷人,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非常艰难。张铁民市长为此需要一家一家地去沟通、协调,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 反对声音:在工程进行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修缮城墙是劳民伤财,甚至有人向中央写信投诉张铁民。但他依然顶着这些压力,坚定地推动城墙修缮工作。
2. 发动群众,全民参与:
- 张铁民市长想出了发动全市单位和居民投入义务劳动来修缮城墙的办法。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从学生到老人,从普通市民到部队战士,大家纷纷参与到城墙修缮工作中。当时城墙上的义务劳动是按照承包的方式进行,每个区都分一段城墙来进行修缮。很多家长趁着孩子放学之后,吃完饭就用自行车带着孩子到城墙上参加劳动。一些曾经参加过解放西安战斗的老人,也以义务修城河为荣。
3. 克服困难,推进工程:
- 恶劣天气影响:1983年工程开始后,一直持续不断的雨季让工棚异常潮湿,致使许多工人都生了病。但张铁民市长和施工人员一起克服了恶劣天气带来的困难,坚守在施工现场。
- 施工方案复杂:城墙上有大小洞穴两千多个,每个洞的情况都不一样,施工方案就需要两千多个。面对如此复杂的施工情况,张铁民市长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不断研究、探讨,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4. 成果显著,意义重大:
-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1985年底,西安城墙及周边环境彻底变样。城墙东、南、西三面已经完全贯通,还重建了部分敌楼、角楼和一座魁星楼;环城林地里乱糟糟的10多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树木花草和10多处小游园;护城河里沉淀了200多年的淤泥被挖出,城河经过扩宽修整,死潭变活水。原本预计要2个多亿的工程,因为义务劳动,花费了1亿多就完成了,西安城墙重现宏伟景象。
张铁民市长对西安古城墙的修缮工作,不仅保护了这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为西安的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贡献被西安市民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