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新前沿。近年来,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国在太空军事化方面的竞赛日益激烈,新型太空武器和反卫星能力的发展令人担忧。
现代社会高度依赖卫星系统提供的通信、导航、气象等服务。然而,这些系统也极易受到攻击。譬如,如果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断,英国经济每天将损失14.2亿英镑。因此,保护太空资产安全已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目标。全球主要大国正加速太空军事化进程,掀起新一轮太空军备竞赛。美国大幅提升太空部队预算,从2021年的154亿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303亿美元,几乎翻倍。与此同时,中国正快速扩张太空能力,包括积极发展反卫星武器系统。俄罗斯则被指正在研发太空核武器,引发国际社会担忧。这场竞赛已在轨道空间展现成果:截至2023年5月,全球在轨运行卫星达7560颗,其中美国独占5184颗,中国628颗,俄罗斯181颗,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专家预测,到2031年在轨卫星数量将突破24500颗,太空军事化趋势或将进一步加剧。这场太空军备竞赛不仅反映了大国间日益激烈的战略博弈,也预示着未来冲突可能延伸至太空领域。新型太空武器的出现随着太空军事化进程加速,各国正积极开发多种太空武器系统,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多样的太空武器库。其中,反卫星导弹是最具破坏性的武器之一,可从地面发射并直接摧毁目标卫星。中国、美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已成功进行了反卫星导弹试验,展示了这一能力。与此同时,轨道“抓取”武器正成为新的焦点,如中国的“实践二十一号”卫星就配备了机械臂,能够操纵其他卫星。此外,低成本且易于实施的电子干扰和欺骗攻击也日益增多,通过干扰卫星信号来削弱对手的太空能力。定向能武器,如陆基的重型激光器,可从地面或太空中对卫星实施精确打击,正在成为各国研发的重点。最后,针对卫星地面控制系统的网络攻击也不容忽视,这种攻击方式可能在不造成物理损害的情况下瘫痪卫星系统。这些多样化的太空武器不仅反映了太空领域日益激烈的军事竞争,也凸显了未来太空冲突的复杂性和潜在危险性。
中美俄三国的太空军事战略在当前的太空军事化竞赛中,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国正展开激烈角逐,各自采取不同策略以增强太空军事实力。中国作为后起之秀,正快速发展太空军事能力,被美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的战略包括发展反卫星武器,如2007年成功试验的反卫星导弹;研发“实践”系列卫星等新型太空武器;扩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挑战GPS的主导地位;同时大幅增加在轨卫星数量,截至2023年已达628颗。
美国作为太空领域的传统领导者,正努力维持其优势地位。其主要举措包括大幅增加太空军事预算;成立太空军以加强太空作战能力;升级GPS系统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并与盟友合作加强太空态势感知。这些措施旨在巩固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主导地位,应对来自中国等国家的挑战。
尽管经济实力有限,俄罗斯仍在太空军事化方面保持活跃。据报道,俄罗斯正在研发太空核武器,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外,俄罗斯还进行了反卫星导弹试验,其2021年的试验造成了大量太空碎片,引发了对太空环境安全的担忧。俄罗斯还频繁进行GPS信号干扰,展示了其在电子战领域的能力。这三国的太空军事化竞赛不仅反映了它们在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上的博弈,也凸显了太空领域在未来冲突中可能扮演的关键角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国投入的增加,太空可能成为未来军事对抗的新前沿。太空军事化的影响与风险太空军事化的加速发展正引发一系列严峻的安全挑战和潜在风险,威胁着全球稳定和人类共同利益。首先,反卫星武器试验等军事活动正在产生大量太空碎片,这些高速运行的碎片严重威胁在轨航天器的安全,可能导致灾难性的连锁反应,危及所有国家的太空资产。其次,由于太空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能力有限,各国对太空活动的判断可能存在误差,这增加了误解和冲突升级的风险,可能引发意外的太空对抗。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太空军事化的推进,原本用于和平目的的民用和商业卫星系统也可能成为攻击目标,这将对全球通信、导航和气象预报等关键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各国竞相发展太空武器的趋势正在加剧新一轮军备竞赛,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对于未来战争会不会从陆海空扩展到太空,中国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但又十分敏感的问题。当前太空军事化还局限在对战场进行信息支援,包括应用导航卫星、通讯卫星、遥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等。需要警惕的是太空武器化。太空武器化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卫星的攻击,其中一种是在轨道上用航天器对卫星攻击(天对天),另一种是地对空,即利用反卫星导弹对卫星实施攻击;这属于“硬杀伤”。与“硬杀伤”相对应的是“软杀伤”,指对卫星进行电子干扰,目前对卫星进行电子干扰的“软杀伤”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的太空武器化是太空利用航天器对地面目标实施打击,目前这种设想还停留在研究阶段。最后,现有的国际太空法律框架已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太空军事化形势。缺乏有效的国际规则和监管机制,使得太空活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这种局面不仅威胁太空环境的长期可持续性,也可能导致太空冲突的失控。
中国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防止太空的武器化,各国应该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进行太空军备控制的协商和谈判。军事专家张学峰则提到,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一方面想通过技术优势和发射成本优势占领太空这个“战场制高点”,另一方面又想获得排他的和领先的反卫星作战能力。目前其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和海基的标准3拦截弹都具备成熟的反卫星能力,但是美方却“提倡”别国不进行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的实验,试图独霸这种反卫星能力。面对这些挑战,国际社会亟需加强合作,制定新的太空行为准则和军控协议,以确保太空的和平利用,防止军事冲突扩散到这一人类共同的前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