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乙未状元陈循原是来自温州平陽陈氏之后人→→

热爱光明人家 2024-12-20 04:50:43

明朝永乐乙未状元陈循是温州平陽陈氏后人

--据杨士奇《东里文集》记载。其太祖陈涣龄任元吉州路儒学教授,为平阳陈氏迁居江西庐陵第五世。

文:光明人家 2024-12-18

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间,共录取有姓名记载的文状元682名。有事迹可稽者531名。其中,浙江占68名。在浙江状元中,杭、嘉、湖、宁、绍各有7-11人不等,温州占7名。

在历代文状元682名中,平阳县占有2名。以全国有两千多个左右的县计,也是颇为不易,即南宋的周坦、徐俨夫两人。而且是连续两科的文状元。是为全国少有的科举奇迹。其后元明清三代,平阳没有产生状元。下面介绍一位明代陈氏状元,其与平阳的陈氏有深厚的渊源关系。

温州平陽的陈氏之盛

在浙南温州鳌江流域(平阳、苍南、龙港)的姓氏,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满街排。”之称,其实说的是这几个姓氏人口之多。陈氏是老平阳的主要姓氏,根据七普人口统计,平阳县的陈氏人口有12.6842万人,占目前平阳县户籍人口大约88.8万人的14.3%,此足可见平阳的陈氏之盛。陈姓作为浙江和浙江多数县市的第一大姓(占全省人7.74%),从根源上决定了陈姓人口在平阳的规模。

陈姓其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周朝。在浙江,陈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是虞舜之后裔。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厉公的儿子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陈姓的图腾为一只大鸟,代表着陈姓的起源与鸟有关。陈姓的主要堂号有颍川堂、义门堂、德星堂、安溪堂等。平阳陈氏的历史名人进士众多,如陈经邦、陈经正、陈彦才、陈桷、陈有功、陈高、陈奎、陈玑等。

平阳陈氏的迁徙来平阳,主要发生在三个时期;一为五代时期,二为明朝嘉靖年间,三为清康熙九年(1670)展界时期。据《平阳姓氏》载;平阳陈氏支派主要有南朝陈、龙湖陈、太傅陈。一是南朝陈(颍川郡、聚星堂),大致为陈后主陈叔宝、宜都王陈叔明、义阳王陈叔达、南郡王陈叔澄的后裔。分布于全县各地,最有名的是凤山陈。二是龙湖陈(颍川郡、聚星堂),闽粤及台湾尊奉陈元光为“开漳圣王”,其后裔称为龙湖陈,又名“北陈”,明万历年间,几任平阳县令招垦,闽省大批陈元光后裔迁居平阳,形成望族。三是太傅陈(颍川郡、聚星堂),陈实二十二世孙陈忠,仕唐赠鄂国公,其子陈邕,唐中宗进士,官至太子太傅,与宰相李林甫不协,于开元二十四年(736)被滴入闽,其后裔繁衍成大族,谱称太傅陈,又陈“南陈”。

当然,由于迁徙频繁,年代久远,牒谱失散等诸多原因,平阳陈氏的迁徙分布来源尚有许多不解与疑点之处,需要花大力气搜寻与考证。如明代监察御史、太仆寺丞陈汭,据明吏部尚书王直《抑庵后集》之《陈处士墓志铭》一文所载,其先頴州人,是为唐宰相陈夷行(?--844年)之后裔。“夷行后三世曰檄者,始居闽之长溪,又二世居善,复居温州平阳上莆里。故今为平阳人。高祖彦慱,宋南康军教授。曾祖铭道,祖云翼皆不仕。父国光,仕元为闽清县尉。”

陈汭家族其明确的世次排行为:陈夷行(唐宰相)→囗囗囗→囗囗囗→陈檄→囗囗囗→陈居善(迁居上浦里)→陈彦博(南宋南康军教授)→陈铭道→陈云冀→陈国光(元闽清县尉)→陈升(子让)→陈汭(字汝常,明太仆丞)。

另外,在宋元之际,有许多温州平阳陈姓仕人在外为官,其后裔迁徙散居于各地。其中有为官者迁徙江西省庐陵(吉安),其后裔有成为状元者。

明代江西科举之鼎盛

江西是明代的一个重要省区,吏治得到朝廷的充分重视,这间接地促进了江西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明代江西科举有了较大发展,一度出现“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盛况。江西是明代官办教育及科举考试的重镇,科举人才在全国名列前茅;而白鹿洞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在明代有着特殊地位,南宋大儒朱熹曾在此讲学,明代哲学家王守仁亦曾执教于此,书院所育学者名流如林。理学在江西得到空前发展,形成“江右王门”等诸多学派,涌现众多思想家。

明代是中国科举制度最为成熟、最为兴盛的朝代之一。“明制,科目为盛,卿相皆由此出。”有明一朝,江西省在科举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自开科取士至明灭亡(1368-1644),加上南北榜共开科90次,取状元90名(不含武状元)。江西省共产生状元18名,约占20%,仅次于江苏,位居全国第二。而江西的科举人才进入了全国进士排行榜的三鼎甲。据多洛肯统计,明代江西有进士3117人,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浙江和福建;有巍科人才67人,亦居第三位,仅次于南直隶和浙江。另据沈登苗统计,明代江西有进士3114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浙江;有巍科人才85人,居全国之冠,高于浙江(81人)和江苏(79人)。

明代的科举制度已与官僚政治、儒家文化三位一体,结成强大的政治联盟,支撑着传统社会的结构,左右着明代及其后的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作为中国科举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江西科举达到极盛状态,翰苑名流半出江西。“翰林多吉水,朝内半江西”。从永乐初年到成化末年,入阁的内阁大臣共三十九人,其中江西人十二人,占阁臣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尤其是永乐至正统年间,江西阁臣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在地位上也掌握着内阁的实际大权,这些阁臣也同时是台阁体的主要成员,他们不仅左右着朝政,也领导着文坛,是台阁文学的核心力量。

此外,在明代江西科举中还出现了一种地区性集聚现象,在江西地区,阁臣、进士最多的地区是吉安府,吉安府中又以吉水、泰和两县最多。根据上表统计,在从永乐至成化年间的十二位阁臣中,有十位出自吉安府。永乐初年间入内阁的五名江西阁臣中,有三人出自吉安府。台阁体的重要作家如杨士奇、胡广、曾綮、王直、周忱、李时勉、周叙、陈循、邹缉、梁潜等皆为吉安府人。由此可知当时流行的“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话并非虚语,而是当时的现实。可知明代台阁体作家以江西人为主,而江西台阁作家中又以吉安人为主力。其中杨士奇在内阁任职时间最长,达四十年之久,而且年长位尊,是执掌实权的内阁首辅,也是台阁体的盟主。

杨士奇《东里集》记载陈循世系

杨士奇(1365—1444),名寓,以字行,明代江西泰和人。建文初,以史才荐入翰林院,充《太祖实录》编纂官。成祖北巡,留京辅佐太子。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宣宗、英宗时,与杨荣、杨溥同掌国政,均为台阁重臣,并称“三杨” 英宗正统六年(1444)卒,赠太师,谥文贞。其所代表的诗派又称“台阁体”。著有《东里诗集》。

陈循(1385-1464),字德遵,号芳洲,明代江西泰和县人。永乐十三年(乙未1415年)廷试第一(状元),授翰林修撰。正统中,累进户部右侍郎。景泰帝即位,进少保兼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尝集古代帝王行事,撰写《勤政要典》。明英宗复辟,谪戍铁岭。石亨败后,陈循上疏自讼,释为庶民。著有《芳洲集》十卷与《东行百咏集句》。

乙未是科,温州有三人中进士,据《历科进士题名录》载:永乐十三年乙未科(1415) 陈礼,浙江永嘉人,第二甲第十六名。方以正,浙江永嘉人,第二甲第八十一名。张真,浙江平阳人。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八名。张真,字行素,平阳人,永乐乙未进士,官任太常博士,安陆州判官。

作为从江西泰和出来的同乡与仕人,杨士奇与陈循两者关系密切,在杨士奇的《东里文集》中有《赠翰林侍讲承德郎陈彦和墓表》、《陈氏族谱序》两篇文章是专门为陈循家族所写,里面解开了陈循身世及与平阳的渊源之疑。

《赠翰林侍讲承德郎陈彦和墓表》

--明-杨士奇《东里续集》卷三十一

余观古史,记叙述施德行惠长者之事,未尝不嘅焉。想见其人,而又窃叹夫遇之之难也。盖慷慨激烈急人之急,如饥渴于饮食,视弃千金如掷寸莛,去之而不顾者,固不可易得而求。夫达于义利之重轻,随其力所至从容,行之而不以为名者,盖亦寡见也。其非以为名,则或有所激或力,于初不能无变于其终者,亦恶足取哉!如吾里陈彦和甫,其君子之有取者,欤举其一二。

吾所知者里有售居地者意属彦和,甫而欲得地者十数人争,致其直售者固愿予彦和,甫曰:是长者不吾欺也。而十数人者交为危言惧售者,彦和甫曰:奈何以我故?而令人相雠虐哉!乃计地之直出赀,各予争者而倍其直予售者,而受地焉?尝以榖千四百石贷人,久不能偿,彦和甫改书其劵为九百石,曰五百石以为赠,而九百石徐徐丰岁酬我也。及彦和甫病革语诸子曰:“人非志于负我?顾其力不逮耳,我死尔并以九百石予之。”卒皆不取。此其心岂以为名与有所激乎?至其殁执其志不变,非诚于中欤。

彦和甫自少事父母孝,谨虽兵戈艰窘之际无间,蚤丧父、彦和甫卒时其母尚在,哭之恸曰:“奈何?以八十之年而失孝子”。哭不已,岁馀亦卒。彦和甫居乡,恂恂和易,无迕于物,岂非善人者欤?其讳某其,卒以洪武己巳九月二十三日,享年四十。

陈氏之先居温州平阳,元初有仕于吉者,留家庐陵,再世徙泰和,至彦和甫四世矣。祖元寿、父观定,母刘(氏),其配曾氏,有孝睦慈惠之行。继胡氏,子男三,德逊、德逵、德循。德逵早卒,女二,萧玄、安高仰其婿也。男四;瓛、璩、玓、玦。女五。彦和甫之葬于邑城之北也。与曾氏合墓,方循父丧时生十岁,永乐十三年廷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后升侍讲。洪熙元年,朝廷推恩其父母,赠彦和翰林侍讲、承德郎。曾氏胡氏皆安人。世称为善有后,观于彦和甫之应可以信矣!余故表诸其墓为劝。

《陈氏族谱序》

明-杨士奇《东里集》卷四

  西昌陈氏有二族,其一五代时讳晖者,自金陵徙。其一宋季讳云仲者,自庐陵之武冈徙自金陵来者子孙为盛,盖于今二十世,其居已久,积而发之也多。自武冈来者裁八世,其居未久积而发之也迟,溯武冈之先,出汉文范先生六世孙逵,仕晋为长城令,因家吴兴。吴兴之后有讳洽者,仕唐为秘书郎,徙闽之剑浦。剑浦之后讳贞者称栖衡处士,又徙温州之平阳。处士十二世至迪功郎崇忠生涣龄,宋郴州桂阳主簿,入元改吉州路儒学教授。其子浚源家庐陵武冈之阳,遂为庐陵人。浚源子四人,仲子云仲赘西昌罗氏,遂为西昌人。云仲生文胜,文胜五子,仲子原寿,号碧潭,碧潭生民焘、观定。民焘生一敬,洪武中举孝廉,为荔波及贺县丞,观定生彦和,彦和生德逊、德遵。德遵名循,永乐乙未进士第一人及第,为翰林修撰。西昌科第,自宋至国朝彬彬乎盛矣!而第一人及第实始於循。

发迟而弘者,理之固然也。武冈而上,其谱见於文胜之孙观瑞所传一敬,始断自云仲以下,着西昌之谱,至是德逊俾德遵以西昌谱求序。余与陈氏宗族同里闬,一敬忠厚乐义,其卓识远略度越群辈,佐治两县皆得民心,德逊温雅惇行,德遵履操端洁,皆余所敬爱者也。第念一敬平生故人,少之时相辅以学,有莫逆之契,其罢官家居也。约余买田筑室东皋之上,将耦耕以终老,既先后皆以徵起,不得如志。而在京师相聚处半岁,公务之暇相与谭咏酣嬉,而忘其身之在客外也。一夕,就余家奕棋饮酒,翛然而没,於今又十年矣。睹物兴怀,其能自已乎?故因序此谱,并致余情云耳。

永乐状元陈循是平陽陈氏后人

杨士奇《赠翰林侍讲承德郎陈彦和墓表》文中记载:“陈氏之先居温州平阳,元初有仕于吉者,留家庐陵,再世徙泰和,至彦和甫四世矣。”此明确了陈循父亲陈彦和的祖先是温州平阳人,宋末元初在吉安为官,留家庐陵,再迁徙泰和县,到陈彦和时是第四世,那么到陈循是第五世。

而《陈氏族谱序》(蔡听涛发现)记载则更加详细,陈循祖上陈氏世系最早可查询的是出汉文范先生六世孙逵,仕晋为长城令,因家吴兴。吴兴之后有讳洽者,仕唐为秘书郎,徙闽之剑浦。剑浦之后讳贞者称栖衡处士,又徙温州之平阳。处士十二世至迪功郎崇忠生涣龄,宋郴州桂阳主簿,入元改吉州路儒学教授。其子浚源家庐陵武冈之阳,遂为庐陵人。其具体世系可查如下:

陈寔(东汉闻喜县令,文范先生)→→陈逵(六世孙,晋长城令)→→陈洽(?世孙,唐秘书郎,徙闽之剑浦)→→陈贞(?世孙,栖衡处士,徙温州平阳)→→陈氏居平阳(又十二世)迪功郎陈崇忠→→陈涣龄(十三世、南宋郴州桂阳主簿、元吉州路儒学教授)→→陈浚源(十四世,居武冈)→→陈云仲(十五世)→→陈文胜(十六世)→→陈原寿(十七世)→→陈观定(十八世)→→陈彦和(十九世)→→陈循(字德遵,永乐乙未状元,二十世)。

从陈循世系来看,陈循是为平阳人南宋郴州桂阳主簿、元吉州路儒学教授陈涣龄的第七代孙,从祖籍来看,与平阳的关系已经超越三代的地籍关系,而从祖籍三代陈云仲(十五世,陈涣龄孙,尚籍属平阳)其居籍归属泰和陈循是其第五代孙,已经是地道泰和人,只能说祖籍是平阳。这样认为,当然也是无可非议。如果我们今人从文化和家族的文脉传承来看,状元陈循仍然与平阳有莫大的关联,毕竟其祖先当年是从平阳出仕后任职宋郴州桂阳主簿、元吉州路儒学教授有关。

而发现明代状元陈循世系最大的意义在于其与平阳陈氏关系,由于迁徙频繁,年代久远,牒谱失散等诸多原因,平阳陈氏的迁徙分布来源尚有许多不解与疑点之处,需要花大力气搜寻与考证。从陈循世系来看,其最远可以可以追溯到汉代文范先生陈寔,具体到迁平阳始祖可以追溯到栖衡处士陈贞,到了南宋直接有具体世系,从(十二世)迪功郎陈崇忠直接到(二十世)明代状元陈循。或许,从现存平阳地方陈氏族谱上能够找到同宗之线索。

另外,此前发现明代平阳人、太仆丞陈汭的世系,明吏部尚书王直《抑庵后集》之《陈处士墓志铭》来看,其是唐宰相陈夷行之后。与现在的氏族记载完全不同。总体来看,陈氏迁徙平阳来源不一,而从现在地方氏族统一修谱来看,也非常容易造成族系混乱。因此,也期待本文能作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地方氏族寻根朔源的迁徙脉络梳理能够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东里集》《东里续集》明-杨士奇 四库全书

2、《万历吉安府志》明-余之祯总修 王诗槐纂修

3、《明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朱万曙主编,黄山书社,2005.

4、《科举学的系统化与国际化》刘海峰.主编,华中师大出版社,2016.

5、《明代江西举人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研究》姜传松

6、《明代吉安府科第状况研究》郑立勇[D] 湘潭大学 2017

7、《平阳姓氏》平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