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曾说:“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在这个世界上,诱惑无处不在,人常常在社会渲染的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一些人能够坚守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向前走,即便不小心沾染了不想要的习性,也能及时修正。
实际上,一个人的心灵纯净程度,决定了追求幸福的方式是否恰当,也决定了能否获得纯粹的幸福。
01
学会独处
一个人的痛苦,很多时候源于无法独处。
大多数人所做的事情,往往是为了满足生活需求或遵循大脑的指令而机械地重复。
现在,不妨问问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了多少遍?真的是非做不可吗?
人的可悲之处在于,常常被大脑控制,却不清楚自己为何一直在忙碌一些作用不大甚至毫无意义的事情。
我们总是在争夺所谓的好资源,比如哪些工作热门就拼命去争取。
于是,追求好车、好房、好衣服、好伴侣,却从未思考这些是否真正适合自己、是否是自己真心喜欢的,只是按照别人设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久而久之,在这种急功近利、浮躁麻木的心态下,我们逐渐迷失了自我。
整个人也变得越来越焦虑,无法让自己慢下来,更难以独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与自己和谐相处,独处时不被外界干扰。
这意味着我们无需在其他圈子里不断试错,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浪费时间在对自己无益的事情上。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很宅,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一个星期不出门,这也是独处。
但实际上,这并非高质量的独处。说这些话的人,要么是处于这种状态时间不长,要么就是还年轻。
年轻人总觉得有大把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但当面临生存压力,如车贷、房贷、赡养父母的压力,或者工作事业带来的不确定风险时,还能如此淡定地“葛优躺”或随心所欲做自己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
电影《勇敢的心》中有句台词:“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
年少时听到这句话,可能觉得人生受限,无法施展抱负,做什么都被束缚。
但随着年龄增长,当我们为人父母时,就会明白: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负责。
一个真正有责任感、有担当并为之努力坚持的人,才是真正的成熟和值得尊敬的人。
人活着,不仅是自己的事,也是身边在乎的人的事。我们看似是个体,实则是一个整体。
而能否影响、负责和照顾好这个整体,取决于个人能力。
要获得这种个人能力,就需要学会纯粹地独处。
爱迪生说:“孤独让我有时间去思考,去创造。”
偶尔远离工作和亲近的人,给自己放个假。
这种短暂的“消失”,在回归后会让我们的判断更加准确,尤其是对那些困扰已久的问题。
这种准确度的提升,源于独处时摒弃了杂念,进行了深度思考。
无疑,独处的氛围、环境和质量能够促进这种深度思考。
当工作和事业在生活中所占比例变小时,我们才能看清其全貌,发现其中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短暂的独处是回归初心,是思想的升华,能起到有效的正反馈作用。
一个善于独处的人,在思想、眼界和格局上往往比不喜欢独处的人更有深度和宽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深度和宽度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心灵的纯净程度。
02
干净待人
有句话这样说:“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无论你原本多么鲜艳或纯净,都难以避免被周围的颜色沾染,否则就会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感慨岁月的无情,归根结底是为人生的无意义而焦虑、苦恼和叹息。
其实,只有存在的东西才会消失。
由此可见,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永恒的标准,而生命在其面前则显得短暂而仓促。
更令人苦恼的是,在这个生活的大染缸里,我们难免会被其他事物干扰,其中之一就是人际关系以及物欲和权位的攀比。
很多人活得累的原因在于本末倒置。他们认为别人的成功就是全方位的成功,是轻而易举获得的,是上天的恩赐。
《人间喜剧》中说:“嫉妒是一种软弱的傲慢,是一种没有力量的愤怒。”
这个道理很浅显,在网络上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段子:本来大家一起过得不怎么样,为什么你要先好起来。
确实,当一个群体习惯了相对稳定、彼此没有明显差异的状态时,大家会觉得势均力敌,心理平衡。
但当发现身边有人突然变得富裕,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时,心里就会不平衡。
大家一起“穷苦”,才能心安理得地保持现状。
这其实是一种“穷苦”心态。一个人只有摆脱这种心态,才能向上成长。
只有摒弃人与人之间这种相互“沉沦”的心态,才能干净地成长。
就像林肯说:“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
爱因斯坦被誉为“世纪伟人”,他与很多普通人都成为了朋友。
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时,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常常找机会与他交流科学问题。
这位邮递员对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经过多次交流,与爱因斯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爱因斯坦从不因对方的职业而轻视他,反而非常欣赏他对知识的渴望。
正是因为爱因斯坦不带有色眼镜看待他人,拥有干净待人的心态,对谁都一视同仁,才体现出他的高尚境界。
毫无疑问,爱因斯坦没有功利心,平等对待身边的人,不带目的性,善待他人,这让他的一生充满了魅力,时刻拥有纯粹的幸福。
03
干净做自己
学会独处和干净待人,最终目的都是要干净地做自己。
干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雨果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
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抱着纯粹干净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坚持使用干净纯粹的手段,那么最终的结果必然是积极的,也会拥有纯粹的幸福。
就像《飘》中说:“只有你身边有个疼爱你的人,哭才有点意思。”
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带着迷茫、不确定、复杂、迷惑甚至焦虑的心态,那么这样的执行手段很难带来正向反馈。
就像我们在执行目标的时候,如果内心充满浮躁情绪,即便经受住了一些诱惑,也很难应对接下来的考验。
人的失败往往在于昨天坚持了,今天也坚持了,却在明天凌晨之前选择放弃。
很多人的成功就在眼前,却被自己亲手扼杀在黎明到来之前。
保持本心,放平心态,坚守心灵的纯粹与干净。
干干净净做人,坦坦荡荡做事。不纠结于过去,不畏惧未来,从容自在地生活。
保持内心的干脆与干净,正如《简·爱》中所说:“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
所以,干干净净地做好自己,去拥有纯粹的幸福。这样的生活和人生,岂不是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