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休学躺平后如何快速回到学校?四个字:缓解焦虑

艾玲知识 2024-11-25 08:52:27

孩子三天两头不舒服,要不要给他请假?孩子休学了会不会再也走不进学校?我家孩子不上学,要不要给他一对一补课?等他回到学校了能跟得上?我的答复是,想让孩子快速回到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缓解焦虑。

爱不需要太努力,爱需要更智慧。

01休学的误解

孩子休学后最大敌人是谁?父母一般认为是以下三种原因。

懒惰。休学后,孩子在家快速进入舒适区。没有了上课时间的约束,惰性被放大;

上瘾。不受时间限制地打游戏刷视频,形成很强的电子设备依赖,享受短时满足,对努力越来越不感兴趣;

自我封闭。休学在家的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与外界互动,社交功能减弱,越来越社恐,回学校遥遥无期。

但是,我要告诉父母,以上三种都不是孩子休学的最大敌人,最大的敌人叫做焦虑。

无止境的焦虑,往往会造成无止境躺平。焦虑是汽油,让躺平的列车停不下来。

02为什么会这样呢?

躺平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个特点:自我评价极低。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很糟糕,是一个不被喜欢的人,即使那些在父母面前表现的像个刺头一样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深处,也隐藏着深深的自我否认。

他们会给自己打上标签,思索自己到底归属于哪一个群体,到底要如何存在于这个世界。

当自我怀疑成了习惯,又缺乏情绪的出口,孩子在沮丧难受到了一定程度无法坚持,最终决定换个环境——回到家里,寻找重新开始的可能性。

绝大部分孩子躺平初期是没有放弃自己的。他们内心里不断思考啥时候能回到学校,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到学校,手里玩着游戏,心里想的却是如何重新开始。

这就是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刚开始休学那阵子,每到周末都会计划周一回到学校,甚至整理书包,穿好校服,但是第二天起床时却怎么也起不来,有的孩子是到了学校门口,无论如何都迈不进去学校的大门。

是什么推动他们不断趋向于摆烂?确实在懒惰中沉溺于舒适,在上瘾中逐渐失控,在自我封闭中丧失社交功能。这些,会让事情更糟糕。

这些,只是明面上我们能看到的原因,也是父母很担心的问题。

在桌子下面,在看不见的暗处,有一个绳子操控着孩子。这根绳子就叫焦虑。

什么意思呢?懒惰还有另一个说法叫“放松”。在家里放松本有助于恢复元气,但是焦虑着放松,大脑并没有真正的放松,就会让人趋向于拖延与懒惰。

上瘾还有另一个说法叫“娱乐”。躺平在家,娱乐可以缓解压力,但是,焦虑着娱乐就会让人趋向于上瘾。因为那一刻,压力一点都没有减少。

同样的,自我封闭还有另一个说法叫“独处”。独处可以让人思考,但是焦虑着独处,就会趋向于自我封闭,甚至社恐。

这就是躺平在家的孩子,根本就没有真正起到休息和调整的真相,他们带着焦虑去放松,去玩游戏,去独处,都会让他们产生更大的焦虑。

休学的孩子原本对自我的评价就低,焦虑进而加深自我怀疑,进一步自我否认:“我怎么这么差,我怎么管不住自己,我还有时间吗?是不是已经回不去了?”

孩子本身已经没有多少能量,还把能量消耗在自我矛盾冲突上。最终能量耗尽,给出自己肯定的答复:我确实已经回不去了!所以,他们会彻底摆烂。

03如何帮助孩子战胜“焦虑”?

“王老师,我家孩子又让我给他请假,这一周已经是第二次了,我要不要给他请假?”

“要呀。不然呢?”

“可是这一周他只去了两天?!”

“回来在家他除了打游戏,什么也不干呀!”

“回家了什么也不干就对了,他需要休息。”

“这不是躺平摆烂吗?难道他一辈子这样,我都要允许吗?”

类似的短信,每天都收到很多。

孩子暂时休学在家,家长难道真的能阻止他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干吗?阻止不了。如果能的话,直接阻止他回来岂不更好?

家长能阻止他玩游戏吗?阻止不了,以前都阻止不了,何况现在。

家长能带他积极面对外界吗?不能。如果能的话,他也就不会躺平了。

这些都是我们家长很想做也很正确的事,但是也是我们暂时都做不了的事情。

那家长能做什么?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接纳孩子躺平摆烂,缓解他的焦虑。

当孩子回到家里,我们要放下企图让他快速回到学校的执着。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先不让事情变糟。

告诉孩子,不想做事就不做,但不要因为不做而产生焦虑;不想动很正常,要休息就好好休息。等你有力量了想做再去做。

告诉孩子,如果想玩游戏也可以玩,但不要因为想玩游戏而产生焦虑,玩游戏是为了娱乐放松,想玩就玩舒服了。玩够了自然就会放下了。

告诉孩子,如果不想要出去,可以不出去,但不要因为不想跟别人社交而产生自我怀疑。每个人都需要独处,不想出去就不去,什么时候想出去了,妈妈陪你去。

最最糟糕的情况是,父母妄图做一些让孩子尽快回到学校的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反复拉扯,加剧双方的焦虑。

所以,我会告诉家长朋友,孩子休学在家的这个时间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减轻孩子内心的焦虑,不让事情进一步变坏。与此同时,家长快速把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不带任何评价的去观察,去思考,去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可以怎么做。

0 阅读:3